坐标襄阳,记录一种不怎么好吃,但很特别的面(顺带说说牛肉面)

BY小企9999

在襄阳两天时间了,吃了好多碗(家)不同的牛肉面。和在其他城市觅食的经历差不多,每一种地方名小吃,在外地人看(吃)来,从口味类型到形式,理所当然的大同小异。差异化的区别当然会有,不过都很细微,无非是味型上动过手脚的小心思,选材和配料上的方向小变化,乃至于大到环境小到盛器的视觉影响。

先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襄阳牛肉面!

关键词:香辣、牛肉、牛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狮子头的牛杂面:相对而言口味中正平和,牛杂是我喜欢的稍微耐嚼的口感,狮子头粉的比例偏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碗牛肉煮得比较软烂,辣度相对前面那碗稍微带劲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碗牛肉明显香料粉下手较狠,另外面(粉)的调配料除了大众化的葱花香菜,还有清脆的豆芽,突出差异反而成了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碗牛杂面也比较够味,看图似乎面条(带生)更有劲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牛肉汤为载体,加料为豆干的素面,也可以选择加海带。

襄阳牛肉面的特点在我看来,1、大体上面都喜欢煮成稍微带生的状态,虽是细面但是有一定的嚼头;2、重视打底的汤,基本上经营这个的店都有相当大的一口锅,里面往往是牛骨头等久熬而成的汤。3、味型以香辣为主,芳香类中药材配比思路大致相同,总体而言辣度不算高,重点突出香味。4、牛杂中的牛肠是一大亮点,肥厚柔嫩,口感类似比较薄的猪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研究重充分满足牛肉面和牛杂带来的快感,特意吃了一顿牛杂火锅。里面有卤过的大块牛肋排,牛腩肉,内脏类的材料主要是牛肠,似乎有少量的牛肺,牛肚百叶毛肚黄喉基本上没有。这个更能在不浪费粮食或者吃得过撑的前提下大快朵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酸浆面:用芹菜沤出来芹菜酸菜好大一盆摆在台里,面煮好后舀几勺淋上,直接就给面条降了温,再补充熬制的炸酱增香调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酸汤其实酸性不大,稍微有一点类似北京豆汁的气味,不排斥的话喝起来会觉得有点儿清爽的感觉。提味主要靠上图黑乎乎的炸酱,我觉得那个酱除了豆瓣和部分干菜,肯定还有肉的成分,要是不加酸汤,直接用它来拌面应该也好吃。喜欢吃辣可以自己加。

相对于名满天下的牛肉面,这种酸浆面不算特别好吃,但挺有意思,如果把牛肉面当做太极的阳,那么这个就是阴,一阴一阳一张一弛才符合宇宙运行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