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教育的基础,需要的是:共情、引导、放权、信任。被理解、被看见、被信任的孩子,才会有“能力”去爱你。

——萨姐

作者:暖心

知乎上有网友问:为什么孩子会讨厌自己的父母?

有一个网友的回答很扎心:

孩子天生是爱父母的,当孩子讨厌父母的时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比如:

当父母习惯于一切“我都是为了你好”,过度的干涉、要求、控制孩子,让孩子会感到压抑和愤怒,甚至仇恨。
父母在外人面前,不分场合训斥孩子,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否定、贬低,这些行为都会伤了孩子的心。

每个孩子初始的时候,都是爱着父母的,但是很多父母却用错误的方式将孩子“越推越远”。

心理学家贺岭峰曾说过一句话:

“什么叫做亲子关系?就是你能跟你的孩子保持正常的关系,你对他就有影响力;
如果你不能跟他保持正常的关系,就不再有影响力了。”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差劲,那一定是方式错了。

好的亲子关系缺的从来不是爱,而是正确的相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亲子沟通用“共情”

微博上有一个女孩讲述了“屏蔽父母”的原因,真相很扎心。

她说,小时候被同学说坏话,妈妈却说:“早叫你别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现在知道错了吧?”

她看见搞笑的视频,和爸爸分享,爸爸却大声训斥:“大晚上笑那么大声干嘛?就知道瞎嚷嚷。”

妈妈总是对她诸多挑剔,就连她抿嘴笑,妈妈都会说“不好看”。

工作后,被领导批评,父母也会责骂她:“那就要怪你自己了,为什么就批评你不批评别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一件件小小的事,成了女孩心里抹不去的伤痛。

她非常痛苦地说:“我只是想找你们聊天,而不是听你们说教。”

当父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忽视孩子的感受那一刻,会将孩子的内心一点一点“冰冻”起来。

孩子有一点错事,父母就会嘲讽、鄙视,

孩子想和她说心里话时,一开口就是讲道理、批评。

时间一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孩子不愿意对父母说真心话。

缺乏“情绪感知能力”的父母,无法走进孩子的心里。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共情”

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

如果父母会“共情”,你会真正去理解孩子在问题中的无奈、焦虑和愤怒,然后会给孩子语言上的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在“爱孩子”与“管孩子”之间,孩子需要的是你“读懂”他。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一天,妈妈将儿子交给朋友照看。

妈妈走后,孩子哇哇大哭,要找妈妈。

于是,朋友试着靠近孩子:“你看起来很伤心呦,是因为妈妈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对不对?所以你很难过。”

随后,孩子平静地说:“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呀?”

朋友赶紧回答:“妈妈当然很爱你,不会不要你的。她一会儿就回来啦。在她回来之前,阿姨先陪宝宝玩一会乐高好吗?”

于是,孩子不哭了,她们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剩下的时间。

所谓共情,就是感知孩子当下的情绪,并用孩子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被理解、被看见的孩子,才会有“能力”去爱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亲子教育,就用“教练式育儿”

有一位妈妈说:自从用了教练式沟通方式,使我和女儿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她说,以前儿子长蛀牙,她都会劈头盖脸地批评孩子一顿,让他不准吃甜食,但是孩子最后还是不听。

后来,她开始改变“策略”。

去补牙的时候,她让儿子将医生的叮嘱重复了一遍。

随后她问:“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儿子想了想说:

“妈妈,我不能吃口香糖了,不然补的牙齿又要掉了。”

“晚上再困我也要刷牙。”

这次她没再批评孩子,而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女儿总结了保护牙齿的方法。

这位妈妈说:你不能教一个人任何东西,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内在的东西。

每个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批评与说教,而是引导。

父母苦口婆心强塞给孩子的,他们未必真心接受,只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才会内化成自己的。

教育家苏格拉底所说的: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孩子最不喜欢的方式就是父母父母的命令和要求,这会让孩子觉得“不自由”。

建议每个父母都学习去做孩子的教练,这样你就会将孩子当成一个选手,关注孩子的未来,而不是纠结孩子过去的错误;关注孩子的目标,而不是孩子存在的问题。

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驱动力,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邓亚萍的“教练式育儿”曾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儿子林瀚铭想要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邓亚萍没有反对,而是肯定儿子的想法。

为了让儿子了解得更透彻,邓亚萍还带领儿子去参观国内最顶级的两家电竞俱乐部,让儿子直观地感受电竞运动员的一日作息。

看到电竞选手高强度的训练,林瀚铭放弃了这个念头。

后来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又慢慢喜欢上了乒乓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重在引导,而不是说教。

父母要像教练一样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让他自己去看到真相,自己去做选择。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一直告诉他该怎么做的权威父母,而是能为他引路的导师。

03

亲子关系要有“松弛感”

一个网友说:自己开开心心去看毛不易的演唱会,结果妈妈却将票藏了起来,不让她去。

本来高考完,他就想好好放松一下,可是父母的话令他窒息:

“你现在的重中之重是什么?你搞明白了没有?”

“你人生还有很长的路,才走多少?”

妈妈的话多么让人窒息啊。

很多父母总习惯用“高压”去管孩子,什么都帮孩子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不给孩子喘息的空间。

殊不知,父母用力过猛,消耗的不仅是父母,也抑制了孩子自身的生命力。

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
你没有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许多网友坦言,自己从小就是在高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痛苦伴随一生:

“不小心把筷子碰到地上,立马就会被大声责骂。哪怕现在我不小心碰到什么东西了,心里就会特别恐慌紧张。”
“考试考了90分,不敢回家,在同学家躲到晚上十点才敢回去,没想到妈妈拿着衣架一直坐在客厅等我回来。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都瑟瑟发抖。”

如果一个家庭,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环境,会让家庭成员之间失去联结感。

只有张弛有度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孩子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梁启超先生的教育理念就一个字:松。

他从来不会去“逼”孩子。

如果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难过,他会安慰孩子: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名,真不简单了。”

在宽松的家庭中,他的每一个孩子都非常的优秀。

好的家庭氛围,都少不了“松弛感”,如果父母懂得“克制”,家庭会更幸福。

“克制”对孩子的情绪:学会包容他的错误;
“克制”对孩子的比较: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的自身,不要用他人去“激励”;
“克制”对孩子的控制:
孩子想穿什么衣服,让他自己去选择;
因为贪玩拖延作业,不要急着去催促,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尊重孩子,让孩子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不是守着孩子,让他成为“傀儡”。

只有松弛感的父母,才能给孩子幸福感,才能让孩子过好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亲子相处,就要有“信任感”

网上有一个提问:有哪些时候真的会对父母感到失望?

有网友回答:在我不被父母相信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孤儿。

他说,初中的时候,被同班的同学欺负,他向父母求助,爸爸却说“肯定是你的问题,不然为什么别人只欺负你?”

他说,当时心里很伤心,本来想让他们给我撑腰,他们带给我的却全是失望。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会和父母分享任何事情,哪怕后面长大了,被裁员、找工作被骗,他也从来没和家里说过。

有些父母,习惯性地忽略孩子的声音,一旦孩子有问题,他们会喋喋不休地灌输自己的观念,甚至斥责孩子。

正是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

有心理学家说过: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权威人士对其看法的影响,比如父母和老师。

如果父母总是给予孩子积极反馈,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变得更自信、开朗,逐步走向优秀。

如果父母总是不相信孩子,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受待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入岔路。

被尊称为“硅谷教母”的埃丝特·沃西基在TED演讲上,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学生从小就不被任何人信任,大家眼里的他是一个坏孩子。

直到在一节音乐课上,埃丝特·沃西基看到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不是笨,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因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个学生第一次听见别人夸奖他,他说:“我听到有人愿意信任我,这感觉太棒了,如果没有他的信任我可能已经崩溃了。

后来,他开始相信自己,开始发奋图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神经精神病学研究员。

父母就是孩子的“预言家”,只要你相信他,就会让孩子成为你想象中的样子。

卢勤曾在《好父母,好孩子》一书中写过:

“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

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了父母的信任和理解,自然会收起身上的刺,让他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听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接人待物的依据。”

好的父母,给孩子的是温暖、是鼓励,是希望;

而不聪明的父母,给孩子的是恐惧、是冷漠、是窒息。

一切教育的基础,需要的是:共情、引导、放权、信任。

你想让孩子优秀,就先经营好亲子关系,让他想靠近你,才会愿意接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