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给大家讲了2024甲辰年的高发易发疾病特点,今天呢,我们就来讲防治方法。

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汤液经法图”。

其实,《黄帝内经》记载中就有“药食宜”的内容,其中就提到了辰戌之岁的药物和食物选用原则,原文为:“岁宜苦以燥之温之”。但是呢,只用一种苦味药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是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来分析。

而且,实话实说,在中药精准组方配伍这个问题上,“汤液经法图”的分析能力和实用价值是远远超过其他理论学说的,比七情配伍强,比君臣佐使强,比方证对应强。

这些理论学说,都不能实现从药性+功效角度对方剂中每一个中药的作用和地位进行精准地分析和认识,而汤液经法图,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液经法图讲记1+2

(一)

好,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讲治疗的方药。

在上一篇中,我们将2024甲辰年的环境特点归纳为湿寒,将高发易发疾病总结为三类,第一类是脾土疾病,第二类是肾水疾病,第三类是热病。

我们先来说脾土疾病

脾土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根据上一篇文章的归纳,包括“民病腹痛”、“体重”、“肌肉萎”、“中满食减、四肢不举”等,这一节呢,我们就围绕着这些病证来选药。

需要注意的是,腹泻也是典型的脾土疾病,急性腹泻大多以实证为主,慢性腹泻大多以虚证为主,而甲辰年的高发易发疾病中也有腹泻,这也是我们的关注点。

好,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以辛泻之,以苦燥之,即甘辛苦的联用组方。进一步,根据甘味补脾多还是辛味泻脾多,此类组方还可以继续分为两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药治疗(图源网络)

第一类,以甘为主,以辛苦为辅的组方,这就是补脾方,治疗脾虚证,主要表现是乏力倦怠、食欲不佳和长期腹泻 。代表治疗方是理中丸、四君子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丸、八珍丸等

理中丸由党参、甘草、干姜和白术组成,二甘一辛一苦,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造成的胸满腹痛和呕吐腹泻。

四君子丸由党参、茯苓、白术和甘草组成,三甘一苦,用于治疗脾虚虚弱造成的乏力、食欲不振和腹泻。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和甘草组成,六甘三苦一辛,也是治疗脾胃虚弱造成的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和腹泻。

以上这些都是作用比较单一的补脾方,主要治疗的就是乏力倦怠、食欲不佳和长期腹泻的情况。如果想要某一方面的作用更强,或者想要在治脾基础上再兼顾其他脏腑,那就可以选择以下这些方剂:

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基础上增加了辛热药附子,散寒作用更强,祛湿作用更强,兼顾补肾的作用更强。所以,更适用于甲辰年的脾胃寒证。

补中益气丸,在甘味药补脾基础上增加了提升阳气的作用,也用到了辛甘兼有的补气药黄芪,所以,更适用于甲辰年的四肢无力、肌肉痿软和脏器下垂等病证。

八珍丸,这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上四物汤,从而形成的气血两补方。大家知道,水克火,心属火,而心主血,所以,寒湿的环境一方面影响气机运化,另一方面可能也会影响血分运化,所以,四肢无力伴有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疲劳综合征患者,可以用到八珍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脾虚证(图源网络)

第二类,以辛为主,以甘苦为辅的组方,这就是泻脾方,治疗脾实证,主要表现就是腹胀中满、腹痛和上吐下泻。代表药物是越鞠丸、四神丸、平胃散、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痛泻要方等。

越鞠丸由香附、川芎、栀子、苍术和神曲组成,三辛二苦,用于治疗脾胃气郁造成的胸膈满闷、腹胀恶心等病证。

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和大枣组成,三辛一苦一甘一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性的腹痛腹泻,五更泻和神疲乏力。

平胃散由苍术、陈皮、厚朴和甘草组成,二辛一苦一甘,用于治疗湿阻中焦造成的肢体沉重、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等。

以上呢,也是作用比较单一的泻脾方,主要治疗的就是肢体沉重、腹胀中满、腹痛吐泻等湿阻中焦造成的问题。同样,如果想要作用更强或作用范围更广的方剂,可以选用下面这些方剂:

藿香正气水,这是一首经典的泻脾祛湿方,既可以用于寒湿也可以用于湿热,而且还能用于寒湿外感的早期。所以,感受寒湿出现头痛、胃痛、吐泻、全身乏力等症状时,藿香正气水是一个好选择。

保济丸,南方地区常用的保济丸,就是一首解表祛湿兼有和中的方子,暑湿感冒常用,胃肠道不适常用。藿香正气水药性偏温,而保济丸药性更为寒热并用,更适合气候温热地区使用。

痛泻要方,这首方子具有更好的疏肝止痛的作用,如果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或者是伴有明显痛证和疼痛变化的腹泻患者,可以选择痛泻要方。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这是一首肝脾两泻方,泻脾止泻,泻肝止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脾实证(图源网络)

好,说了这么多,都是可选的脾土疾病治疗药物。

最后需要注意三点。第一,一定要分清虚实对证选用。第二,相同或相似组成和功效的其他方剂或中成药也都可以选。第三,这里面的药性相对平和之品,就可以作为预防药或预防方,从单味药的角度看,是茯苓和白术;从复方的角度看,是参苓白术散和四君子丸。

(二)

接下来,我们说说肾水疾病。

2024甲辰年高发易发的肾水疾病主要是“清厥,意不乐”、“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等,一方面是寒水压制阳气升发造成的畏寒肢冷和精神不振,一方面是寒湿侵犯下肢筋骨造成的足痿足痛。

那么,有没有中成药可以改善这些症状呢?

有。

而且有这样几个代表性中成药,可以同时改善这几个症状。

第一个,肾气丸。 这里的肾气丸就是八味肾气丸,就是桂附地黄丸,它是治疗肾阳虚证的代表药,可以改善畏寒肢冷,可以治疗抑郁症,可以治疗腰腿痛。肾气丸的君药,就是附子,一个苦辛兼有的中药,补肾的同时补肝。

现在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和济生肾气丸,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第二个,右归丸。 与八味肾气丸一样,右归丸也能够治疗肾阳虚;与八味肾气丸不一样,右归丸的组方中含有辛咸兼有的动物药鹿角胶,这就增强了温补肾阳的作用。根据文献记载,右归丸可以改善畏寒肢冷,可以治疗抑郁症,可以治疗腰腿痛。

其他类似的中成药,只要是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大都能治疗上述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药需要说一下, 那就是治疗风寒湿痹的中成药,例如活络丸、小活络丸、大活络丸之类的药品,品种也非常多。这些中成药的特点,也是以苦辛药味为主,辛味可以祛风可以散寒,苦味可以燥湿,苦辛联用就可以祛风寒湿,治疗痹证。

当然,与此同时还有一类药品可能用量会增长,就是治疗风寒湿痹的中药外用贴膏剂,或者缓解关节疾病造成疼痛的西药外用贴膏剂。

需要提醒大家,治疗风寒湿痹的中成药大多数都含有毒性成分(例如附子、乌头、天南星等),大家不要自行使用,应该在出现相应症状时规范就诊,遵医嘱规范用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足痿关节痛(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抑郁(图源网络)

(三)

最后,我们说说热病,主要是上一篇中提到的“温厉”(“身热头痛”)、“痈疽”(“肌腠疮疡”)、“注下”(“注下赤白”)和“心热瞀闷”。

第一个,温厉。

甲辰年初之气(2024年1月21日-3月21日),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阳相火,火居非火位,所以,容易发生温厉。五之气(2024年9月23日-11月23日),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少阴君火,火居非火位,还是容易发生温厉。所以,甲辰年是需要注意流行性传染病的。

从全年中运和司天在泉角度看,这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邪气因素离不开湿。从温厉角度看,这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邪气因素离不开热。两者相叠加,就是湿热。

那么,哪个方子对湿热型流行性传染病有比较针对性的效果呢?

对,《温疫论》里面的达原饮。

话说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辛巳年是水运不足,同样是湿气流行,与甲辰年土运太过造成的湿气流行,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所以,达原饮在今年若干疾病的治疗中应该是有用武之地的。

达原饮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组成。从寒热角度看,这是一首寒热并用的组方;从五味角度看,这是一首以辛苦为主,兼有咸酸的泻脾祛湿方,用于治疗以胸闷呕恶、舌苔厚腻为特点的流感、疟疾等病。

我们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方里喜欢用草果、槟榔和厚朴,其实就是取达原饮治疗瘟疫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疫论(图源网络)

第二个,痈疽。

治疗痈疽疮疡的方子不少,大多数也都是以苦辛为主的。

例如连翘败毒丸,治疗风湿热毒引起的疮疡,方中君药为辛苦兼有的连翘,同时还配伍有苦味的黄芩、黄连、黄柏和苦地丁,也有辛味的荆芥穗、防风、白芷、羌活和麻黄,这也是一首寒热并用的组方。

又如西黄丸和牛黄醒消丸,两者组方相似,关键药味就是牛黄和麝香。牛黄是苦辛兼有的中药,是寒性药;而麝香是咸辛兼有的中药,是热性药。两者相结合,一寒一热,用于热毒互结所致的痈疽。

第三个,注下赤白。

这个简单,还是腹泻,只不过,这里可能是一种湿热痢,也有可能出现血痢,出现粘液脓血便。对于湿热痢,葛根芩连汤就可以。对于血痢,白头翁汤就可以。这两个方子的配伍结构,依然是苦辛兼有。

第四个,心热瞀闷。

心热是心中烦热,瞀闷是头晕闷闷的感觉,这就像是风热侵袭上焦所致,可以用清热疏风的药物治疗。最经典的,牛黄上清丸、牛黄清火丸、牛黄解毒片,这些中成药其实也是苦辛兼有的,牛黄和冰片是苦辛兼有,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配上白芷、川芎、荆芥穗、当归,同样还是苦辛兼有。

好,这就是热病的治疗方。

这些热病治疗方有一些共性特点,其一,都是寒热并用方,适用于寒热夹杂病。其二,主导药味都是苦辛兼有。

好,这些方剂可能是甲辰年比较常用的疾病治疗方,大家在出现相应病证实辨证选用即可,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从预防的角度看,采用药性较为平和的甘味健脾祛湿药应该是一个大方向,最经典的就是两个药,一个是茯苓,一个是白术。其他的如薏苡仁、白扁豆、党参、陈皮、藿香等也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茯苓(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术(图源网络)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是不建议擅自选药,请规范就诊,并遵医嘱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