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点,“2023年新闻传播学这样走过”系列直播的第七场正式开播。今晚的主讲人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王辰瑶主持人是《新闻记者》主编、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刘鹏。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用户、敏感而差异化的制度变化,对全球新闻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新冠疫情结束后全球新闻业格局如何变化?平台、传统新闻媒体、原生泛新闻媒体等在新闻领域如何发展和角力?多元新闻行动者进行了怎样的新闻创新行动?在调适性创新、关系性创新和生产性创新中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突破?南京大学新闻创新实验室团队将第四次为您呈现“全球新闻创新报告(2023年)”。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在人大出版社官方视频号及B站号上预约本次直播。

B站直播链接(扫码预约即可)↓↓↓

主讲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辰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新闻业研究、新闻创新研究、新闻叙述研究,通过长期观察并阐释数字时代急剧变化的新闻景观,扎根中国经验进行新闻基础理论创新。在新闻学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多篇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等全文收录。

学术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鹏,《新闻记者》主编、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直播主题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用户、敏感而差异化的制度变化,对全球新闻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新冠疫情结束后全球新闻业格局如何变化?平台、传统新闻媒体、原生泛新闻媒体等在新闻领域如何发展和角力?多元新闻行动者进行了怎样的新闻创新行动?在调适性创新、关系性创新和生产性创新中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突破?南京大学新闻创新实验室团队将第四次为您呈现“全球新闻创新报告(2023年)”。

新书热荐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系列最新作品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重新理解媒介》

现已上市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重新理解媒介

刘海龙 主编

书号:978-7-300-32270-4

出版时间:202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自2006年出版以来,已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和研究者的关注。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重新理解媒介》梳理的内容横跨两年,从学术层面、热点话题研究层面对近两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做了概述。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与报告,包括2021和2022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和全球新闻创新报告,主要针对这两年新闻传播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第二部分为新闻研究的新场景与新面向,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动向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为传播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角,着重从新技术对传媒的影响角度重新解读当下新闻传播的新业态,研究内容富有现实意义和学术前瞻性。

本书对前沿领域的研究话题做了集中展示,其中论文的议题选择、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视角去观察智能新闻生产、数字媒介时代的都市新闻业、新闻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编辑室,也可以重新认识媒介与历史、重新发现和理解互联网基础设施、重新观察中国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关系,探讨数字平台劳动者空间生产的能动性与局限性,了解中国新闻业视频创新与行动策略。

本书的特色在于:点面结合,一册在手,既可概览学科发展“面”上的现状,又可在“点”上知晓最新的研究进展;权威而前沿,书中收录的综述、报告、学术文章均正式发表于本学科核心期刊或新锐出版物。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第一部分 2021—2022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21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2021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2021年全球新闻创新报告
2022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2022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2022年全球新闻创新报告

第二部分 新闻研究的新场景与新面向:理论与实践
作为常识的新闻

——重回新闻研究的知识之维
理解互联网新闻学的关系维度
媒介网络视域下的智能新闻生产
中国新闻业视频创新与行动策略
数字媒介时代的都市新闻业
新闻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编辑室控制

第三部分 传播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角:重新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的威力

——重识媒介与历史
物质、内容与界面的共存

——重新理解媒介的三重实践
重新发现和理解互联网基础设施
媒介性、文化技艺与人工智能

——媒介学者克莱默尔访谈
传播研究中的身体议题
网络化身体

——重新观察中国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关系
数字平台劳动者空间生产的能动性与局限性

——以 “深圳微信车队”为个案
赛博社会的数字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