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职场人,看谁都是前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比自己年龄上大一点,资历上多一点,就算是前辈了。

然而,前辈跟前辈,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差距,就是云泥之别。只要脑子不是太糊涂,就能看得出来。有的糊涂蛋,看到某些个前辈不怎么样,就觉得所有的前浪,都应该拍死在沙滩上。一番操作之后,自己这个后浪,也未必能接得上。他们没搞清楚,前辈和前辈,真的不一样。

有的前辈,就是站在你前面的那一辈人。他们在职场上所有的加在一起,拿出来的,就是前辈两个字。年龄和阅历到那儿了,虽然不能说全是白过,却也没有太多可以拿出来说道的东西。他们一开口一做事,常常会感到人无趣、无望。即使没有刻意的坏心思,也不能给年轻人带来多大实际的帮助。反而越靠近他们,越感受到满满的负能量。

有的前辈,不但是站在你前面,而且,是站在你上面。表面上就能看到的丰富经验,是他们浑身的价值中,最不值钱的一部分。他们经历过职场上的摸爬滚打,踩过一个又一个大坑小坑。走过的那些高高低低,是他们成长中的道具。他们因此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练达的人情,以及强大的人生内核。我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哪怕学到一点点,也会受益匪浅。

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即使不从功利的角度,而是单单从个人的感受出发,也常常是不一样的。有的会本能地避开,万一自己已经很迷茫了,遇到这种,真的就是在折磨自己。有的则是一块巨大的磁石,看到就跟上去。人看到美好的事物,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当然,也不是每一位年轻职场人,都有机会靠近厉害的前辈。总得有点东西才行。——或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出点成绩;或是靠外在资源的加持,有了助力。能接近他们的年轻人,或多或少,有点优秀,有点骄傲的资本。

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一点点骄傲,会让我们在前辈面前,失了分寸。

机会难得,我们本该好好把握,认真听他们说什么,留神观察他们做什么。假如有条件的话,再去提提问题,寻求帮助。再有条件,可以多说几句自己的观点。

多听少说,是不需要多讲的道理。但人哪,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想要表现,想要秀出自己。一不小心觉得自己是谁了,就飘了起来。芥菜树下看,假如你是当天的主角,秀一把也无可厚非。咋咋呼呼地夸张,没多少人会跟你认真计较。

到了前辈面前,还是不要太把自己当主角。特别是在职场上,你的那点东西,在人家眼里,真不算什么。人家随便手上漏一点,对你来说,就是难得的机会。有的人,自以为跟前辈很熟,没几句就开始口无遮拦,那就是自找苦吃。前辈看人眼光多毒,你跳一跳,就知道你这个人几斤几两。你越是想要突出自己,就越给自己招黑。

实在把握不住尺寸,那就别说话,好好听,好好看吧。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