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句不知道哪位前人的话,稍加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场人的肚量,是用职场的委屈撑大的。

别想着躲委屈——职场上的委屈,必然会发生。每天工作工作,到底“作”出来什么“工”?不过就是做事,做人。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交织穿插在一起,带来工作场景的复杂性。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优秀,也只是凡人,平凡打工人。哪有样样事情,都能时时、处处,符合我们的预期?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一项工作的预期,本身就没那么“准”。

职场工作,不是小朋友考试做题。——条件给出来,方法和公式用对,就能解出答案。现实的工作,没有人会给你明确写出所有的已知条件,都要靠自己主动填满。而且,变量很多,也没有通用的公式和方法。

(或许,不能说,绝对没有公式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套路。粗略地看,那些套路所起到的作用,就类似于公式。但是,真要把套路运用得当,还得看个人。跟正确套用公式相比,难度上不是一个级别。)

职场上的题目,很难做。预期不准,一部分来自人,一部分来自环境。后者没什么好多说的,对谁都一样。前者,则或许可以有所改变。一项任务,从开始启动,到最终完成,中间会发生什么,谁都讲不清。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法师,也只能说“大概”、“可能”。坦白说,个人角度上,就是认知有限,能力不足。大家敢讲出口的,只是一个概率。所能预期的,也只是一个范围。

当结果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冲击就来了。假如是更好,那没的说,开心还来不及。但即便是超出预期的好结果,论功行赏上怠慢了,人依然会觉得委屈。更不要说,芥菜树下看来,我们许多时候遇到的,往往是相反。

做着做着,觉得哪哪都不对劲。——他怎么不这样做?事情怎么不往这给方向走?怎么跟我想得完全不一样?

事情搞砸了,八成都跟我没关系。——我早说过了,没人听。都是某某某,非得坚持要这样搞,现在完了吧,可别赖我……

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可不就是要赖上你吗?

如果是因为自己工作出了问题,这锅该是自己的,倒也罢了。自己理亏,那就啥也别说,老老实实接受后果吧。

但很多时候,我们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相反,回头来看,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很好了。规定的动作,一个都没落下。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然而,这只是你个人的认为和觉得。事情发生了,大家坐在一起,找原因,甩责任的时候,依然会说,你没做好。你再怎么分辩,别人也总可以说,就算是你做了说了吧,做得也还不够好。——这话没法反驳。谁能说,自己回回都能做得“足够”好呢?

不认为自己理亏,却又被人按头认亏,能不觉得委屈吗?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