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楼市又一份重量级文件出世,让广大买了期房的朋友心里那一块巨石终于落地。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的文件让我们看到了诚意,因为住建部和金融监管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了低级城市以上,在以往这种情况可是很少会看到的。

并且这次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融资协调机制”,在以前的调控文件中几乎没有出现过。

《通知》要求,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

文字有点多,什么意思?笔者在这里再次总结一下:就是在后面的工作中,在地方的监督和协调下,让银行支持减轻房企的资金压力。

之前不是说有一个“四个不低于”吗?要求银行给开发商资金支持,这次责任更加明确,更狠的是,这份《通知》还创造性地切割了房企集团风险与具体项目法人风险。

总之一句话,未来开发商大量的债务将化整为零,银行放款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未来众多的烂尾楼有救了。

楼市似乎在向着一片大好的景象进发,可是真实情况如何呢?或许不容乐观,因为人口又负增长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继2022年之后连续第二年负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年轻人逐渐接纳了多元的生活方式,其中,“躺平”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并非一概而论,而是因个体情况而异。有的人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生活并没有真正“躺平”;

还有一些人是短暂的躺平,或许是工作压力大,需要放松一段时间。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躺平”群体,通常是那些面临巨大生活压力,因出身、技能等原因无法在大城市谋得立足之地的年轻人。对于他们而言,打零工、有收入就休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年轻人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变化,结婚人数连续8年下降,结婚意愿逐渐减弱。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对,这是继2023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后,再次跌破900万大关,这也是2003年以来的新低,仅为最高峰2013年的60%.

有人认为这是对自己和社会的不负责任,但实际上,年轻人已逐渐开始认同单身生活的乐趣,甚至对结婚感到恐惧。专业人士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婚姻成本上升: 结婚对男方而言,需要具备房车等条件,同时要支付高昂的彩礼。这使得结婚成为家庭储蓄的沉重负担。

教育水平提升: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年轻人选择深造,尤其是女性。延长的受教育年限也导致结婚年龄推迟。

社会竞争激烈: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年轻人面临巨大压力,很难有精力去考虑婚姻。

单身观念蔓延: 随着单身群体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保持独身,看到同龄人单身的例子也让他们不再急于结婚。

但是有人对2024年的生育率充满了希望,一个是2023年有不少人备孕,希望2024年生一个龙宝宝。按照过去龙年的生育率都会比平时偏高的情况,对于2024年很多人也是看好的。

即便如此,可是2023年的结婚率在那摆着,并且即便出生率增加,能否打破人口负增长依然是个悬念。

在这一趋势下,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租售同权和大量保障房的建设加速进行,一些地方对孩子多的家庭提供公租房等方面的优惠和帮助。

然而,房地产政策的利好是否能够影响年轻人的购房决策,以及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影响,还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