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轮船、第一个现代化原油输出港……无数个第一在这里诞生

这里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抗美援朝的出征地,战斗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

中国第一所航空母舰以这里命名,十余年驰骋大洋,航迹越走越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这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里,便是,辽宁——一块红色沃土,一片挺起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连理工大学主持设计并建设实施的大连新港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高等教育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实力,一所所高校相继建立,擎起御侮兴邦、中华崛起的大旗。

上世纪90年代,虽然曾经立在潮头的辽宁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其多年沉淀的高校实力依然不俗,不论是高等教育规模,还是“双一流”高校数量,都名列全国前茅。

辽老大,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高等教育大省,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天辽地宁,百年辉煌

辽宁省内高校众多,其中很多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光辉的校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与辽宁老工业基地血脉相依,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

1923年,直接以“东北”为名的东北大学,创办于国家危难之际,是辽宁及东三省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建校初期,购地建楼、校办工厂,堪称当时全国各高校中的佼佼者;第三任校长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慨捐家资、锐意改革;梁思成、林徽因、张伯苓、章士钊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纷至沓来。据记载,1928年东北大学的教授数量名列全国第四,1929年更跃居第三;1929年的“岁入经费”与在校学生人数均为全国第五;1930年的“设备总价值”则位居全国第八。短短几年,东北大学便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抗日战争时期,东大人在流亡路上始终冲在第一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冶金人才的需求赋予了东北大学新的责任和使命,这里迅速成为新中国专门培养冶金科技人才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

1953年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

新中国建设初期,祖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辽宁省起步,围绕国家工业基地布局,大力加强高等教育建设。在这时期,当时八大工学院之一的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的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纷纷成立。

1978年,国务院下达《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首批88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中,辽宁省有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大连海运学院阜新煤矿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入选;1979年,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但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的枯竭,国企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得辽宁省一时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经济重心南移,大量人口南迁,辽宁省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高等教育发展同样面临巨大困难,出现了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下降的现象,一大批原本在行业系统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校,或已消失,或已辉煌不再。

振兴辽宁,高校先行

2004年8月,自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扶持东北振兴。

“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字里行间中蕴藏着高校助力辽宁振兴的无穷力量。

辽宁省自身也尤为注重发挥辽宁高校积蓄已久的实力,把重塑高等教育辉煌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双一流”建设、加快高端人才集聚。

如今,辽宁省的高教实力远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114所的普通高校规模占东北地区总数的44%;拥有2所985高校,为东三省最多;“双一流”高校4所,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上游水平。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辽宁新增6位院士,省内两院院士已达61人,居东北首位,其中高校共有两院院士29人,展示出辽宁省强劲的高教实力和科教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新时期勇担科技创新主力军的重任,新中国科技史上的诸多“第一”都凝聚着大工人的智慧与汗水:C919大飞机、“蛟龙号”深潜器、长征5号运载火箭、“天问一号”火星车、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智能化工染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在国之重器、大国工程和民生保障领域,大工持续贡献力量。2016-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7项。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每年获得国家科技奖4项,分别排名全国第7位、第5位。大工人始终将科研事业与推动科技进步,服务国家发展紧紧相连。

锚定“一流”,“振兴”破局

东北大学作为辽宁高等教育的领跑者之一,坚持科技报国,“双一流”建设以来,东北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2项,尤其最近两届获奖数量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第12位;同时根植辽沈大地,聚焦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将学校发展与辽宁振兴目标任务精准对接,将学科建设与辽宁产业发展布局有效衔接,将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效能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学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优势特色,更好助力辽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十四五”以来,东北大学与东北地区各类企业签订技术合同1261项,与辽宁科技型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59个,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超过50%;与600余家在辽企业深入合作,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约6亿元。立足辽沈、辐射东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东北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辽宁振兴发展上展现出更大担当和作为。

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唯一一所高校,是海事领域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海事人才培养规模居世界首位,其肩负着辽宁海洋经济强省和交通强国建设重任。“双一流”建设以来,大连海事大学坚持“特色求发展、质量求生存”的专业建设思想,从“海事产业链”全过程谋划专业布局,建立了较为健全、协调发展的海事与海洋特色专业框架。并与国内近百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航海模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2023年学校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顺利下水;获批水路交通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再创新高。

辽宁大学拥有东北地区高校经济学科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了大量创新创业人才,并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面向辽宁14市1区,成立14个高水平城市研究院。2023年,辽宁大学继续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127篇咨政建议类成果获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及采纳,其中,25篇获国家级领导批示及采纳。

立足己长,丰满羽翼

除了“双一流”高校外,辽宁省还有不少具备较强办学实力水平的特色高校。如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沈阳药科大学的药学,东北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都获评A类。

在医学方面,还有如作为辽宁省、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的中国医科大学,学校建校至今培育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在农业方面,沈阳农业大学为辽宁省唯一一所农业本科院校。学校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构建了特色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创新研究平台+服务推广团队+核心示范基地+科技推广普及“五位一体”的服务“三农”新模式。

此外,还有“兵工七子”之一的沈阳理工大学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美誉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老牌艺术强校的鲁迅美术学院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及享有“城中大学”美誉的沈阳大学。这些高校各具特色,成为助力东北经济转型、走出经济困境的坚实力量。

“中国如雄鸡,东北如鸡头,辽宁如咽喉”,一直以来,辽宁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

随着“振兴东北”的号角声吹响,期待辽宁高等教育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强校新征程上继往开来、笃行致远,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