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都不打烊,小吃起家的海鲜烧腊餐厅,常来常往常常满

BY小企99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漳州小吃五香卷,猪腿肉、葱、五香粉调味后再以地瓜粉包容调和,绿豆皮包裹成香肠状油锅炸制而成。刚出锅时最好吃,表皮酥脆,丰富的内馅香味澎湃,被地瓜粉护持的肉嫩而烫嘴。最恰当的吃法是刚出锅的五香卷裹着漳州特有的手抓凉面,粗犷得别具特色,所以令人吃性大开。如今人们比较矜持,五香卷更常被煎切成小段,当做佐酒配饭的小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码的常常满是小吃五香界的佼佼者,声名远播。除了最有名的香五香外,在石码开小吃店时,各种小吃可多呢。如今开到厦门鹭江道春光酒店,发展成标准的海鲜排档型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保留部分人们喜闻乐见的小吃,各种闽南风格的海鲜菜,闽南菜足以满足人们聚餐甚至宴请的需求。有独立的包厢,办个尾牙宴,吃个年夜饭都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餐厅所在的春光酒店本身就是从民国延绵而来的老洋楼,不用刻意装修就是正儿八经的民国风,吃饭之前拍拍照、打打卡也是极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香卷拼醋肉:如果不先知道名字,外地人第一次吃这种酸酸的肉往往会非常惊讶。说起来它是起源泉州的小吃,猪肉经过醋、糖、盐等调料精心腌制,在保留了猪肉的嫩滑口感的同时,还有一份酸甜的独特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母鸭:在福建,姜母鸭有干锅和汤锅两种模式。传统漳州版的“姜母鸭”用大量姜片和麻油焗鸭子,干香浓郁,鸭肉水分较少,口感紧致,啃下去才能真正体会是什么滋味。那些姜片吸足了麻油和鸭汤,也蛮好吃的,不过有点偏咸,打包回去煮面效果会很棒,直接搭配白米饭吃也很下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蒸老虎斑:海鲜嘛,清蒸最能检验品质,南方厨师对付这些,偏好这种偷懒的做法,鱼肉蒸得恰到好处时,像蒜瓣一样洁白泛光,吃起来带着一丝丝自然鲜甜,也是南方食客偏爱的饮食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丝蒸波龙:我不太喜欢吃这种虾,但是对垫底的米粉却情有独钟,感觉它们比龙虾肉更有滋味。看着大家好像不太在乎吗,所以往自己碗里扒拉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灼虾:虾非常新鲜,白灼已经非鲜甜,不用多加调味已是美味,当然也可以随喜蘸酱油、醋、芥末、辣酱,吃出多滋多彩的缤纷快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蒜龙骨文蛤汤:汤色虽深却依然清透,闻着有黑蒜特别的香味,说明焖煮充分。黑蒜变得很软,一啜即化,滋味充分融入汤汁,喝起来微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丝蒸鲍鱼:跟蒸龙虾一样,蒸鱼一样,体现的就是食材新鲜度。不过鲍鱼因为本身没啥味儿,主要吃的是口感。得靠调味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锅鱿鱼虾:把大众喜闻乐见的水煮三鲜转换为干锅的形式,就是这盆香味扑鼻的干锅鱿鱼虾,里面的鱿鱼这么做也挺好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炒竹蛏:说是炒,其实也是闽南最常见的酱油水海鲜做法,这种蛏肉质比较脆嫩,小的比大的更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菜海蛎煲:典型的南方海滨半汤菜,五花肉煸出油后让紫菜更加滋润,红葱酥和海蛎的加持效果是闻着香,吃着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炒面线:在福建,各地都能吃到炒米粉。但是炒面线是厦门独有的特色,把细细的线面先用油炸挺炸酥,再焯水软化后才能下锅炒,相当考验功夫。吃起来口感比炒米粉更软乎些,按老人家的说法,面线也比米粉更好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看周边的大环境:边上就是“大清厦门一等邮局”遗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邮局,许多人在这里盖戳寄明信片。如果外地朋友来,对面就是轮渡码头,背后就是中山路,妥妥的吃逛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