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总碰到了一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业里一位老前辈,跟他关系一直很不错。

他们有交情。

小张刚刚入行的时候,别人对他都是爱答不理。一边厢,看不上他那天真无知,提出来的问题都很蠢。(许多年后的小张总,想想自己当年说过的那些傻话,提出过的那些蠢问题,自己也着实瞧不上。更不要说,在一众前辈行家面前,自己一个啥也不懂的职场傻小子,居然也好意思卖弄。)一边厢,却又怕他那股牛气哄哄的劲儿,真的把摊子支起来,就会抢了自家的饭碗。属于既瞧不上,又怕得很,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只有这位老前辈,肯给他比较正常的脸色,比较热心地接待。而且在接触几次之后,他也帮忙介绍了一些资源。事情上碰到有什么不清楚,不懂的,小张总只要开口问,他就不会敷衍。很多次,都给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因此,也算间接地帮助小张总,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工作上有交集,也渐渐有了共同的话题和朋友。

比如,同在一个圈子里的老李。他入行比小张总早,但没有老前辈那样资深。就能力和眼光来说,老李看东西比较准,做事也非常靠谱。他们仨在一起,集合了老中青三代。年龄阅历虽有差异,但聊到行业,大家却很谈得来。有什么机会,常常也能互相通个气,提前给个照应。芥菜树下看,这样的铁杆三角,可以说是很稳固的了。

但是,小张总无意中最近发现了一件事:老前辈在挖老李的墙角。

原来是默认的各占一块,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有要协调帮忙的,打个招呼就行。小张总知道自己的斤两,想着把自己那一块做好,就算不错了。这一块里面,还有很多事情要搞定。自己忙成这样,还有点忙不过来,哪里还有心思,去动别人地盘上的脑筋。而且,这一块看上去不大,但真要能做到头部,随便怎么算,自己也都够了。他自己这样想,看别人,便也是这样。

偶尔跟供应链上另一家聊,才发现老前辈绕过老李,直接找上了他的供应商。换做其他人,也没那么容易绕过去。但他们仨关系确实不错,许多事情上,可以到交底的程度。为什么能交底?因为信任。认为对方不会,也不需要,把自己一脚踢开。相反,有需要的时候,对方想要配合协调,也能很快工作到位。知根知底,省掉了很多沟通成本。

市场环境一直变化,大家确实都有压力。老前辈为什么这样做,小张总不想过多猜测。自己如何应付,才是难题。

知会老李一声?还是装作不知道?

论交情,他无疑跟老前辈更深。他可是看着自己一路成长过来的。况且,人家也在工作上帮过自己。要是不站在老前辈这一边,似乎显得自己不够仗义。

但就事论事,这样背刺的动作,怎么说,都不算地道。

交情,事情,怎么理得清?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