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北建兴海鲜餐厅,老排档新环境,菜还是那么好吃

By小企9999

房地产低迷的2023,厦门一个叫“湖滨里”的新楼盘还是掀起了一点点波澜。在那个楼盘的区域内,原来有家人气很旺的建兴海鲜排档,因为拆迁,如今搬到滨北,改成了别墅型的海鲜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一辈的掌门人对环境和服务的要求标准明显更高,但是点菜的模式还是老样子,海鲜池冰鲜台+菜肴图,基本上照顾本地人看样下菜碟的习惯,接待外地宾朋,实物对照的点菜模式也很容易让客人先有个直观认识,如今顺手掏出手机拍拍照,朋友圈晒个图,某站点个评,全程参与感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着粗壮大“水管”的象拔蚌是舶来品,在东亚的销量居全球首位,这种东西近百年来随着航运的发展,已经成为华人圈里的美食圈的顶级食材代名词之一。“水管”淋烫去粗皮后片成薄片,娇柔脆嫩且鲜甜。上这道菜,可以瞬间让宴席的档次得以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象拔蚌刺生的效果特别脆嫩,清甜,甚至比彩电龙虾更可口。哪怕不蘸芥末酱油原汁原味也非常好吃,蘸它是因为我实在喜欢那种芥末突然冲鼻子上头的瞬间快感,而且些许咸味也有助于增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香卷配土笋冻,两款闽南经典小吃,用来作为等菜时“作动静”的佐酒小菜非常合适,边吃边聊边期待厨师的手艺,在外和朋友聚餐,每一段时光都是那么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韭黄海蛎煎:海蛎煎的经典搭配原本是青蒜苗,这里别出心裁的加入韭黄,让我觉得既熟悉又眼前一亮,韭黄和蒜苗两者放在一起毫无违和感,共同把被地瓜粉裹着煎炒的嫩滑可口的海蛎煎更显鲜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法焖羊肉:带皮山羊肉用麻油炒过,搭配大量姜片和酱油,桂圆干,米酒一起焖制成色彩红亮,气味香浓后在加入油炸过的姜丝,和大家熟悉的姜母鸭有类似之处,热气腾腾是南方家庭冬季温补的重头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大象拔蚌的好处就是除了吃到刺身,还有同时附带的极鲜美的海鲜粥,闽菜本来就特别擅长制作各种咸饭咸粥,葱头油胡椒粉芹菜珠三样小秘诀的加持下,粥味鲜甜,气味芬芳,在这天气寒冷的时候喝起来格外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帝王蟹今年价格比较实惠,如果预算够的话现在是吃这个的好时机,活蟹的鲜甜是那些高级酒店自助餐中的久冻品完全不可匹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滴露(干蒸)鸭:闽南和闽西客家的传统做法,仅放极少量的水或淡酒,直接干蒸,这样的鸭肉吃起来比较紧实,鸭汤清澈透亮,汤味清醇甘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松露炒东星斑:经常吃这种鱼的朋友知道,它们的鱼肉洁白细腻,且相对而言结实但不会有咬不动的郁闷,一般常见清蒸油淋,今天听说可以选择炒着吃,试试看发现也不错。且后厨处理的比较用心,每一块鱼肉都可以直接夹进嘴里放心咀嚼,没有小刺的担忧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骨汤:带着厚厚牛肉的大骨头,用中药香料熬出的汤醇厚可口,很是滋补养生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筒骨芥菜煲:天气冷的时候芥菜更容易尝出微苦回甜的感觉,这种菜和笋一样,适合大荤食材配合。这里的厨师显然深谙此道,不仅用了容易出油的筒骨,还加入了应季的冬笋,因此煲里的汤汁鲜美浓郁,芥菜酥软,笋片脆嫩,大俗大雅的感觉非常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在尝尝闽南用白萝卜泥调和糯米粉制作的萝卜糕,热油煎至外酥里嫩,吃起来满嘴萝卜清香,却看不到萝卜,小小的一款小吃型主食,耗时费功,尽显中华美食的意境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这吃过许多次建兴排档的人看来,搬迁到滨北后确实餐厅整体从环境服务到菜品的感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难怪老婆他们公司尾牙就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