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子贡称赞老师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教书育人,正是大仁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三十几时创办私学,广收弟子,只要有向学之心,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来到他的门下学习。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指十条干肉。 只要愿意拿来十条干肉做拜师礼,诚心来求学的,我没有不细心教授的。孔子一生,教授的弟子超过三千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的弟子中有贵族子弟,如孟懿子;有“贱人”,如冉伯牛、冉雍和冉求;有“卞之野人”,如子路;有家财万贯的富商,如子贡;也有穷困潦倒,居住陋巷的平民,如颜回,等等。他们不分国籍,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有向学之心,愿意投奔孔子来学习的,他都会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孔子的弟子,年龄差异也极大。有的只比孔子小四岁,有的则小几十岁。孔子的弟子,天资禀赋也有不同。孔子都能一视同仁,并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都能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三代时期“学在官府”的旧制度,突破了贵族阶层对于文化知识的垄断,使得广大平民阶层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平民求学参政提供先决条件。孔子的开创的私学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有道德、有专长的人才,孕育出一个新的“士”阶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繁荣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下学上达”是儒家教育论的核心理念,认为每一个人通过强学力行,都可以成就君子人格,甚至做圣人。孟子更是指出,“人皆可以成尧舜”。每个人都有与尧舜相同的禀赋,都具备掌握仁义礼法的才具。只要诚心向学,并能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明代王阳明少年时期就立下了学而做圣人的志向,终成一代大儒。与孔子一样,也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他的弟子,农工商贾、贩夫走卒,更是五花八门,但王阳明都能同等对待,悉心教授。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创办了泰州学派,传播“百姓日用即道”的平民儒学思想,对农夫、樵夫、陶匠、灶丁等底层劳动者产生重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儒家重教弘文教育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民族性格。中华民族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摆在首位,所谓“遗子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 每个家庭,也常常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家族兴旺的目标。这些无不根植于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