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文一刀

年终岁末,空气中再次弥漫起越来越浓的病毒味道。

距离12月7号的“与毒共存日”仅剩一周,意味着与毒共存的日子过去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来,国内一波一波、此起彼伏的各种“毒潮”几乎没有消停过,新冠、甲乙流、诺如、手足口、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肺炎轮番起舞,至11月开始上演“大合唱”。

唯一不同是人,或因为无知或因为生活,而不得不选择麻木且无畏。

现在,这种麻木与无畏也在病毒“全家桶”冲击下有点儿扛不住,公交车上的人们包裹越来越严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4日,已经快要被遗忘的那个“联防联控机制”,终于在边缘化一年之后小刷一次存在感:发布《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最醒目之处,是开篇一段里的两句:1、“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

2、“今冬明春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

这两点其实已经说得足够扎实。

通知还称:“2023年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多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

这却是说保守了,其实从8、9月份起就已开始,许多网络视频中医护人员都已印证了这一点。

比如,11月19日天津广播电台对天津市儿童医院采访时,反馈到两点情况:1、从寒露起,这波呼吸道感染高峰比往年来得要早;

2、天津儿童医院两个院区(11月中旬起持续一周)的日门诊量和急诊量合计已经超过1200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距离那次采访又十天过去,这般场景有增无减且开始在多地上演。

让人奇怪的是,整个医学界至今也未能就大江南北所有医院儿科突然炸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给出特别令人信服的解释。

普遍都是用所谓“免疫落差”或“免疫债”来搪塞,但去年放开初始感染潮那么严重,为什么儿童也没有出现眼下这般肺炎扎堆频现的状况。

彼时是骨科、妇产科都去支援呼吸科,现在则成了所有内科都去看儿科。

当大家众口一词说“免疫债”的时候,好像现在多感染几次就能补上似的。其实更有可能的逻辑应该是:历经12个月的反复感染洗礼下来,群体的免疫力早已被摧残得相当拉胯,儿童受损更是首当其冲,由于一波一波接得较紧,免疫力尚未来得及修复就陷入病毒家族的汪洋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生物化学的一方面,社会层面原因是,孩子已经感染家长却生怕功课落下,于是带病上学发烧上课的现象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聚集性感染遂多点开花。

再接下来,儿科资源本就不足,大家都涌入医院挤在一起排队、打针,交叉感染几率大增,甚至出现一毒未了再染一毒的恶性循环。

有人晒出的化验单上,赫然显示竟一次感染5种病毒。五种病毒合并感染只能说明自身免疫屏障已被抹为平地,这才导致逢毒必染。

当然,身边确实也有人抱着与众不同的想法:认为三阳加一到两次甲流感染完毕,自己已经练就百毒不侵之体魄。

这种自嗨不会去考虑的是,为什么越多次数感染的,越容易感染,只因他们的免疫储蓄在这一轮轮荡涤中已经消磨差不多。

这些逻辑其实不需要多少医学知识,只需要基本常识就能想清楚,但大大小小专家就是无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

甚至有专家说:“今年发病率没有比往年高。公众产生这类疾病“突增”的错觉,主要是由于此前新冠疫情期间大家采取严格的呼吸道防护措施,一些急性呼吸道疾病比其他年份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防联控机制24日发布的通知中,对今冬明春病毒感染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公平来看该布置的也都布置了,几乎称得上是一个当年防控的“去强制隔离版”。

只是,眼下的情形早已不复一年前,各种以难以想象速度正在发生的寒意与凋敝让人们无力再顾及防疫事宜,更多人依然继续着与各种病毒正面刚的生活节奏。

“爱谁谁”,要么人倒,要么毒尽,就快要操心怎么才能吃饱饭的人们真的很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