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明代刻本《历代古人像赞》中的伏羲画像

在中国创世神话传说中,中华文明起始于伏羲、女娲和神农“三皇”时期。伏羲之前还有巢人氏和燧人氏。巢人氏以巢居树上为特征, 燧人氏以钻木取火为特征。

从考古学视角来看,巢人氏和燧人氏是人类社会发祥时经历的两个阶段,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0万至1万年。 到伏羲氏时,进入原始社会的华夏才有了质的飞跃。这表现在:

首先,伏羲氏发明了网罟,完成了人类生存工具的超越,从而奠 定了原始社会渔猎业发展的基础。《周易·系辞》载:“古者庖牺氏之 王天下也……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庖牺氏即伏羲氏。

其次,伏羲氏通过观天测象,画出八卦图,找到季节变化的规律,初步制订节令“以授农时”,从而开启了原始农业的发展之路。最初的八卦图实际上就是根据北斗七星移动时天气和时令的变化,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标注的代表农时的八个 节令符号。《抱朴子外篇校笺》引《尸子》云:“伏羲始画八卦,列八节,而化天下。” 所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鹖冠子·环流篇》)。原始农业的起源使得原始先人由不断迁徙的游猎生活改为定居的农耕生活,实际上是改变了原始先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以看作中华文明滥觞的重要前奏。

再次,伏羲氏又通过画八卦图,初步建立了阴阳学说理论体系。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传・系辞上》) 道因而成为中国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概念。《管子·轻重戊篇》记载:“虙戏作,造六峜 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虙戏是伏羲的别名, 六峜即“六峜授时”,又称“晨考日出”,指不同节气太阳跃升地平面 一瞬间时的方位,是由六座石堆组成的原始天文观象台,乃八卦萌芽 时的一种表述形式。后来随着八卦学说的逐渐完善,才演变成了乾坤 六法:干﹑离﹑艮﹑兑、坎﹑坤。

第四,伏羲氏还通过画八卦图,始创“书契”,也就是创制了中国最早用以记事的契刻符号。《中论》引《尚书·序》说:“古者伏羲氏 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伏羲“造书契”,实际上是开启了 中国汉字衍生的历程。

第五,伏羲氏创造了象征万物和谐生存的“龙”,成为传说中的龙祖,开创了中国龙文化的先河。《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注云:“太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第六,伏羲氏“定人道,制嫁娶,使人各有偶” ,改变了原始社会群婚乱伦风俗,提升了人类生产繁衍能力和身体素质。伏羲之名为伏羲,与此有很大关系。东汉的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古之时, 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蔽前而不能蔽后。卧之 ,行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 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 以治下,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

第七,伏羲氏发明乐器,开启民智,成为中国礼乐文明的肇始。《绎史》“太皥纪”篇引《楚辞注》云:“伏羲氏作瑟,造《驾辩》之 曲。”

《史纲评要·太昊伏羲氏》说:“帝……作荒乐,歌扶来,诵 网罟,以镇天下之人,命约立基。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命之曰离徽。 以修身养性,反其天真,而乐音自是兴焉。”

《世本·作篇》说:“伏 羲作琴……女娲作笙簧。”

显然,伏羲每一项发明,都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原始社会中向 前迈进的一大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综合来看,伏羲最伟大 的功绩主要有两项: 一是创制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神秘符号——八卦,画出了阴阳八卦 图。后来的周文王据此进一步完善,并由孔子删定,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百经之首《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流一源”四字概括。 所谓三流就是儒、释、道三个文化流派,其中,释,亦即佛教,虽然最初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它在传播过程中已经被中国人彻底改造成 了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其核心理念同儒、道两派一样,都是来源于 《易经》,着重在某一个侧面阐释伏羲八卦图“和谐大道”的思想。“道” 对中国人的影响,完全可以用沦肌浃髓来形容,譬如,我们现在的日 常用语“知道”“道理”“道路”等等,都来源于此。

二是创立了龙文化。伏羲被中国人称为始祖,更被中国人称为龙 祖。所谓始祖,并不仅仅是指血缘,更是指文化,这个文化主要就是龙文化。龙文化和八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和兼容并包的和合观。龙文化可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哲学概括。它对中国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中国人至今自称是龙的传人,就是一个很好的 证明。

伏羲在华夏大地上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科技大革命、思想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和社会大革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之本、之魂、 之源。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文明的话,伏羲这四大革命事 实上已经成为古华夏人由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元代郝经著《〈原 古录〉序》引孔颖达疏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所谓“天 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当然,上述所谓伏羲的发明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一个十足的神话, 一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多划时代的成就。但剥开这些神话神秘的外衣,我们还是会发现,其中包含着一定真实的历史因子。 事实上,伏羲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而是一个绵延有两千年之久的族群及其首领的统称。成书于晋代的《帝王世纪》说得就很明确:

包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 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 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 凡十五世皆习包牺氏之号也。

就这个角度而言,伏羲可以看作一个时代的表征语,其中的“凡十五代”也应是其所属部落的名称或数代首领的统称。

在那个时代,所有人类有开创性的发明都记在了伏羲这个象征性符号的头上了。如果从相应的考古文化观察,这个时代正处在距今 9000~7000 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我称之为“贾湖—裴李岗时代”。

——摘自李琳之《何以华夏:从传说时代到西周》(研究出版社,2023年11月)。考虑到阅读顺畅,删去了注释,有需要者,可阅读原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以华夏:从传说时代到西周》,李琳之著,研究出版社,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