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因生吃“炝虾”,得了伤寒,却拒绝中医治疗,可西医的化验做了不少,人却越来越虚弱,好在唐须嫈瞒着他,给他喝了中药,竟奇迹般好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荫杭年轻的时候,在上北洋大学堂读过书,学习非常努力,却未能顺利毕业,还被学校除了名,只因一场学生们的 “反抗”。

当时学校被洋人把控,伙食极差,学生们忍无可忍发起反抗,洋人为了杀鸡儆猴,把带头的一个广州学生开除了,还威胁说谁敢跟风,就是一样的下场。

大伙都被镇住了,被问到可有同伙时,没人敢站出来,并没有参与反抗的杨荫杭见状,觉得这些人太怂了,顿时火大,站出来说:“还有我”。

他的结局可想而知,以除名而告终,虽然是年轻气盛的义气之举,但也不难看出,他刚正耿直的个性,而人的本性是很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

为了继续学业,杨荫杭考进了由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并在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成为6位公费赴日留学的幸运儿。

留学期间,他跟同学一起组建了励志会,创办了第一份留日学生自办的杂志,专门刊登和翻译欧美各国的政法名著,在海内外风靡一时。

在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杨荫杭在北京译书馆工作,没几年,译书馆因经费短缺而停办,他才回到无锡老家,工作的不顺利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

曾经的游学让他有了更开阔的眼界,更先进的思想,他想借助文字的力量,实现反清的梦想,他在工作之余,简成了《苏报》和《时事新报》的编辑和撰稿人。

梦想是伟大的,但现实的残酷将他的梦想击得粉碎。

他公开宣传反清思想,带头拒绝进祠堂叩拜祖先,不仅惹得同族要驱逐他出族,还引来驻意钦差兼乡绅的许珏的指责:“杨荫杭此人,就该被处死”。

为了躲避清廷的通缉,杨荫杭不得不再次出国,去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受外国文化的影响,他也终于冷静了下来,感叹道:改朝换代,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当梦想随破灭的沮丧时刻,杨荫杭庆幸身边一直有一位能聊得来的女子,他的妻子唐须瑩。

唐须瑩曾在上海的女子中学务本女中读书,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人长得美,做事也稳妥,最重要的是,她性格内敛沉稳。

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能谈古论今,亦能闲聊八卦,时而检讨自身,时而笑谈他人,杨荫杭做了律师后,也会跟唐须瑩讲述每起案件,一起分析疑点,一起讨论证词。

有这样自由开明的家庭氛围,实属难能可贵,也正是这份可贵的相处模式,为儿女将来的婚姻树立了榜样,有父母如此,是杨绛的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稳定的时光总是匆匆。杨荫杭耿直的性格经常得罪人,尤其是做了律师,他更秉承着铁面无私的行事作风,让他成了民众心里的清官,却得罪了不少高管。

当时的交通部总长许世英被人举报收受钱财,作为高等检察长的杨荫杭自然秉公办理,在许府搜出证据,进而扣押了许世英。

只一个晚上,杨荫杭家中的电话就被上级打爆了,但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拒绝任何人保释,谁知第二天,议会却认定许世英无罪,反而要追究杨荫杭的责任。

随着许世英的辞职,杨荫杭也被停职停薪,加上留守在老家的15岁的二女儿因感染风寒,救治不及时病逝了。

本就在北京不得志的杨荫杭,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回老家,去守护在孩子们的身边,离开这个带给他太多冰冷的城市。

回到无锡,杨荫杭不愿住祖上的老房子,就新租了一个住处,新家的附近有一条小河,他喜欢吃“炝虾”,经常去河里打捞一些鲜活的小虾,简单处理后沾着酱料直接生吃。

家里很多人都喜欢这种吃法,可没多久就出事了,家里人个个都觉得不舒服,尤其是杨荫杭,病症最为明显。

加之听说这座房子以前的住户都得过严重的伤寒,大家猜想应该也是吃了生鲜河虾的原因,经过治疗,家里人渐渐都好了,只有吃得最多的杨荫杭没有好转。

刚经历过二女儿的病逝之痛,家里人开始担心杨荫杭,但他固执的拒绝中医,只对西医推崇和信任,可诺达的无锡只有一个西医,经过一系列抽血取便,检样还要送去上海化验。

一来二去,光拿到诊断结果就花掉了一周的时间,还没确诊是什么病,杨荫杭越来越虚弱,高烧几个星期未退,神志都开始模糊了。

唐须瑩觉得不能再听任他的话了,果断请来中医,一搭脉便知是伤寒,由于拖得时间太久,医生拒绝开药方,大家心知肚明,杨荫杭没救了。

就在所有人都惶恐不安之时,唐须瑩却一直面无表情地沉默着,随后她急急出门,没多久,她带着一个人回来了,此人正是杨荫杭的老友,著名的中医华实甫。

在唐须瑩的再三恳求下,华实甫真给她开了一个药方,可如何让抗拒中药的杨荫杭吃下药成了关键,唐须瑩想了一个绝妙的好方法。

她去西药房买了胶囊,把里面的颗粒倒空,再把中药塞进去扣好,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吃了中药的杨荫杭奇迹般地恢复了。

杨荫杭的死里逃生绝对是唐须瑩的功劳,若非她的坚持,聪慧和悉心照料,杨荫杭难逃死神的魔爪。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样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在当时还是孩童的杨绛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未来的人生里,她也给予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最深切的关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