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治疗排的很紧,又一个月没写东西了。

前几天和一位患者的父亲聊天。

他说儿子患抑郁症8年了,一直采取药物治疗,心理咨询也做了3年多。

孩子现在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总是揪着自己的缺点不放,而且还不断放大,身上那么多优点他却视而不见,还总说感觉什么都没有意义,孩子每天呆在家里,不愿意见人,感觉他有社交恐惧症......

其实,不单是这位父亲的儿子,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种无力的状态

这种无力的状态大脑低能量的一种表现,低能量的大脑会出现一些病理性认知,比如偏执地纠结自己的缺点不放,认为自己哪里都不好。

很多患者也知道那些病理性认知不对,可当患者陷入无力的状态时,患者很难从那个状态分离开。

如果患者依赖意志力能做到改变那些病理性认知,那么患者的抑郁症会自愈,他也许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但实际情况是,很少有患者能做到,包括明星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物是抑郁症治疗的基础,心理治疗不能仅限于患者认知的改变。

改变患者的认知非常难,因为患者当下的认知是他此时此刻大脑真实状态的反应。

一位双相患者,当他抑郁时,他认为自己哪里都不好,而当他躁狂时,他却认为自己非常棒,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大脑生化状态下,认知却截然相反。

认知的背后是思维模式,错误的思维模式叠加负面情绪导致患者很难从抑郁里走出来。

如何改变患者的认知?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我们很难改变患者的认知,正确的问题应该是:患者如何才能自觉地改变认知。

因为真正的改变一定发生在患者自觉,自发地改变。

认知的真正底层逻辑是患者的生命体验,即精神体验。

良好的精神体验可以促进患者积极性思维的发生。

所以,抑郁症的治疗过程,本质是患者精神体验逐步改变的过程。

良好的精神体验是正向认知发生的基础。

精神体验发生在身体和大脑层面,它是脑内生化物质实实在在的反应。

抑郁症患者最在意,最缺失,最想找回的是什么?

是快乐感。

因为失去了对快乐体验的能力,患者才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

快乐感是生命体验的结果,是人生动力的源泉。

快乐感不是心理认知层面的产物,正向的认知可以促进快乐感的发生,但不是快乐体验来临的真正力道。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是正向的认知,但很少有人会因此产生快乐。

婴儿是快乐的,不是因为婴儿的认知有多高,而是因为婴儿是天真的,童心的,脑内生化系统是平衡的。

快乐感消失才是抑郁症的根本。

那么抑郁症的治疗,核心在治疗什么呢?

是努力改变患者认知?还是让患者找回快乐的生命体验?

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胡歌因为车祸患了抑郁症,如果邓超因为电影投资失利患了抑郁症,如果俞敏洪因为公司陷入困境患了抑郁症,又该如何改变他们的认知呢?

我们无法体验另一个人的当下,无法体验另一个人的感受,没有经历别人所经历的,生硬的要面前的患者改变认知,未免有点儿教科书化了。

如果治疗师对邓超和俞敏洪说,人生都会经历失败,允许失败的发生,试着让失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允许发生的那一刻,你会感觉轻松很多......

如果治疗师对胡歌说,没有人能预测车祸的发生,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你没有过错......,理解现在的你,你才是此时此刻最需要投入和关注的......

这类语言可能会有效,但效果不会太大,因为患者大脑的精神体验没有发生变化。

只有患者大脑的精神体验改变了,理解和接纳性的话语才会顺风顺水,水到渠成。

抑郁症患者大都会焦虑,焦虑的根本是源于患者底层安全感不足,即患者的“平台”根基不稳。

这个“平台”根基位于患者的腹部。

抑郁症治疗的真正核心是,提升患者的底层安全感,恢复快感体验能力,进而拥有积极性思维。

心能双驱廿四载 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