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安徽池州举人黄观进京赶考。在会试中拔得头筹,考中“会元”。几天后,朱元璋亲自主持殿试,黄观的策问答得极其出彩,朱元璋大喜,钦点黄观为“状元”。这下,满朝轰动了。

根据《池州县志》的记载,黄观在南京参加乡试的时候,已经是“解元”,如今又中会元和状元,此乃“连中三元”。再加上黄观在池州的县试、府试、院试中都排名第一,因此称为“小三元”。如今,“小三元”接着“大三元”,被后人称之为“六元及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隋唐设立科举以来,黄观是第一个六元及第之人,而且,他的“六元”是连续考中的,中间没有断档,一气呵成,堪称千古第一。

不过,黄观的“六元及第”是存在争议的,因为黄观中“解元”这件事,只记载在地方志中,在《明史》等官方史料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很多人虽然认可黄观的才学,但不认可他“六元及第”的头衔。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终于有一个不存在争议的“六元及第”,此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钱棨(qǐ)。他的“六元及第”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不存在争议。至今,苏州还有一个叫“三元坊”的大牌坊,就是为了纪念钱棨。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清朝唯一的“六元及第”钱棨。

一、长洲小三元,大器乃晚成

钱棨,字振武,号湘舲,苏州长洲人。钱氏是长洲的名门望族,其先祖是唐朝末年的吴越王钱缪。钱棨的曾祖父名叫钱中谐,是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曾在康熙朝为官20余年。所以说,钱棨算得上是生在书香世家。

钱棨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他出生时,由于他的祖父和父亲连续两代人都未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所以对钱棨寄予厚望。他的祖父为其取名为钱起,字振武,希望他能再振家族。后来,钱棨读书,发现唐朝有一位诗人也叫“钱起”,遂禀告其父,其父为他改名钱棨。“棨”是古代一种木质的信符和通行令。父亲为他取这个名字,希望他以后在科举之路上能够一路通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祖父和父亲的殷切期盼下,钱棨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儒学教育,他读书非常刻苦,7岁便开始研究八股文。他常常读书到五更天,休息一个时辰后,继续起床研读,老师们都说钱棨如此努力,将来必定会有所成就。

不过,钱棨虽然焚膏继晷,但他并不是神童。根据《吴县志·卷七十一》记载,钱棨少年时多次参加童试,都未能考中,对他打击甚大。

明清时期的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一般在二月举行,连考三场(也有考五场的,即县试、府试各考两场,院试一场)。通过县试、府试后才能考院试,通过院试后,才能被称作“秀才”

在封建时代,多少年轻人自幼苦读,都在童试这个阶段折戟而归,从此被判定为“不是读书的料”,然后过起了平凡人的生活。

钱棨虽然自幼苦读,但他却始终过不了童试,眼看年过三十,如果再考不上,就要像他的父亲一样,放弃科考了。到了乾隆三十一年,钱棨决定再试一次,这一次,他不仅“开窍”了,而且还一鸣惊人。他在县试、府试连考中,都取得第一名。在接下来的院试中他又考了个第一,名列“案首”。在古代,童试三连考分别在不同层级由不同的主考官出题,能连续考中第一的,被称为“小三元”,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年,钱棨已经32岁,过了而立之年,终于中了秀才,可谓大器晚成。

从钱棨求学考秀才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出,钱棨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他并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孩子,他属于埋头苦读,一举爆发的“小三元”。钱棨可能没有想到,他32考中“小三元”,接下来还有个“大三元”在等着他。

二、御前唱传胪,钱棨中六元

钱棨连中“小三元”后,他的父母终于看到了希望,连忙为他准备到省府江宁(南京)参加乡试,若能过了乡试,钱棨就是举人了。

钱棨自己也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仿佛举人的身份已经近在咫尺。可是,历史却在和他开玩笑,因为他考童生的节奏,再一次重演。

古代乡试和会试一样,三年考一次。不同的是,乡试一般在秋季,称为“桂榜”,会试在第二年春季,称为“杏榜”。若能考过乡试,第二年必能参加会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乾隆三十一年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这15年间,江南学政一共主持了7次乡试(包括一次恩科),钱棨连考了6次,都落榜而归。若不是他家境殷实,他或许早就放弃了。

古代考举人是一个大门槛,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把范进中举后的表现写得惟妙惟肖,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钱棨这个时候早已娶妻生子,他读了半辈子书,不想放弃。

乾隆四十五年,46岁的钱棨第七次参加乡试,他非常忐忑。待发榜时,钱棨紧张得甚至不敢往前看。可他还未走到榜前,就有同科告诉他,他“桂榜有名”了。不仅如此,他还是本届乡试第一名,位列“解元”。《元和唯亭志》中也记载了钱棨的经历:

后六试棘围不售,志益锐,文益纯,而境益困。至四十四年,始举乡试第一。

在明清时代,为了避免外人靠近贡院,一般都会在贡院周围栽种荆棘,因此“棘围”借指贡院。此前的六次,让钱棨“志益锐,文益纯”,第七次终于中举。可以看出,钱棨是一个非常有耐力的“选手”。

中举后的钱棨,虽然很高兴,但他没有像范进那样疯狂。他回到家中,积极准备次年的春天的会试。当年底,钱棨带着全家人的期望,启程入京。到了京城安顿下来后,很多来自各地的举子,都想趁机和钱棨这位解元郎交个朋友。钱棨却闭门不出,只等着参加会试。

乾隆四十六年,时值农历辛丑,当年的科举会试也被称为“辛丑科”会试,这一年科举主考官是乾隆十七年进士、清朝著名文学家谢墉。钱棨早已准备妥当,他按时入场,认真答卷。几天后,会试放榜,钱棨考中第一名。

古代科举,通过会试的考生,统称为“贡士”,贡士中的第一名,是为“会元”。贡士要经过殿试这一关,才能成为“进士”。需要说明的是,自明朝后期开始,从举人到贡士,可能是“百里挑一”;但是从贡士到进士,是“百里挑百”。换句话说,只要你考上了贡士,基本上都会成为进士,只是具体排名不同。除非在殿试时发表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论,那才可能会落榜。

像钱棨这样在会试中考中会元的,在殿试时最差也在二甲,这也就意味着,钱棨的仕途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一年,钱棨47岁,还在壮年。

一个月后,乾隆帝亲自主持殿试,根据《清史稿·志八十三》记载: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会试,江南解元钱棨领是科会、状。

意思是,殿试结束后,乾隆帝钦点江南省解元钱棨为状元。

一个人连中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连中三元”,也称“大三元”。加上钱棨此前的“小三元”,钱棨已经“连中六元”。在清朝276年历史上,“六元及第”的人,仅钱棨一人,再无其他。

也有人认为,本文开篇时提到的明朝黄观,在正史上没有中解元的记载,所以钱棨才是“六元及第”的千古第一人。

三、乾隆颇纠结,御笔亲题诗

公平地说,明朝黄观的“六元及第”虽然少了“解元”的记载,但他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断档。而钱棨的“六元及第”,中间却落榜很多次。但笔者想说的是,一个人能不能考中状元,和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并不一定有很强的关联性。“六元及第”其实也只是个美誉。

其实,有部分野史认为,钱棨的“六元及第”也是有水分的。根据《钦点日下旧闻考》的记载,殿试后,乾隆帝本来拟定的一甲第一名是江宁人秦承业。秦承业的父亲秦大士是乾隆壬申恩科(乾隆十七年)的状元。换句话说,如果秦承业再中状元,那就是“父子状元”,又因为他们父子都是在乾隆朝中的状元,这更加难得。可是,当会试主考官谢墉告诉乾隆帝,钱棨已经连中两元、并且在殿试中排名第四(二甲第一名)时,乾隆纠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要“父子状元”,还是要“三元及第”,乾隆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觉得,清朝还没有“三元及第”的人出现,更别提“六元及第”了,于是将秦承业钱棨的名次互换。《钦点日下旧闻考》记载:

四十六年殿试,初拟一甲第一,长洲钱棨第十。胪唱日,乾隆以本朝无三元,改棨榜首,承业二甲第一。

就这样,钱棨被钦点为状元,而秦承业为二甲第一名。这个记载出自野史,可信度不高,但十分有趣。

有清一朝,三元及第的人一共有两个,第一个是钱棨,另一个是嘉庆朝的陈继昌。但后者只是“大三元”,没有“小三元”。

且说到了殿试唱名那天,钱棨被钦点为状元,他“三元及第”名头立即被传出,且是大清朝第一个“三元及第”。士林都对钱棨佩服不已,即使是比钱棨早中进士的人见到他,都自称“后学之辈”。从这可以看出,“三元及第”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

当时,七十多岁的乾隆帝亲自为钱棨写诗,诗云:

龙虎传胪唱,太利晓日暾。
国朝经百载,春梢得三元。
文运风云壮,清时礼乐蕃。
载咨中四义,敷奏近千言。
讵止求端楷,所期进谠论。
王曾如何继,违弼我心存。

在诗中,乾隆夸钱棨殿试时书写端正工整,进献的建议非常忠恳,将来钱棨必定能成为辅弼之臣。总之,乾隆帝把钱棨夸上了天际。

因为乾隆明白,他夸钱棨,其实就是在夸自己。他赞扬钱棨,就是赞扬乾隆朝文风鼎盛。

群臣见乾隆帝猛夸钱棨,纷纷跟上“步伐”,大家都写诗来赞扬这个场面,这些诗最终被收录成一个册子,名曰《三元诗集》,这种场面被乾隆称为大清朝的盛景。

笔者不禁在想,钱棨虽然有才学,但他连中三元何尝不是乾隆帝的自我标榜呢?

当钱棨连中三元的消息传到家乡后,苏州知府更是与有荣焉,为了彰显苏州的文教昌盛。苏州知府和长洲、元和、吴县等地方官员联合在苏州学府的东面的护龙街上,专门建了一座高大的牌坊,取名“三元坊”,用以纪念钱棨,同时激励苏州学子。

至今,“三元坊”这个地名仍存。

四、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钱棨夺魁后,入职翰林院。此后,他多次到顺天府等地主持乡试,并担任考官。由于钱棨是“三元及第”出身,他每到一处,特别是主持乡试,学子们都争相拜访他,要一睹他的风采。钱棨也非常谦逊,因此很多学子都自称是他的门生。

乾隆五十二年,钱棨被乾隆挑选到上书房,做皇子皇孙们的师傅。此时钱棨已经年过半百,但他的学识特别扎实,凡学子所问,他无所不通。当时上书房总师傅是清代名臣刘墉,他对钱棨推崇备至。

不过,在这期间,钱棨也栽了个跟头。乾隆五十四年三月,乾隆帝没打招呼就来到上书房检查皇子们的课业。不承想,等他到上书房后,发现教室内竟然空无一人。乾隆帝一打听,原来皇子们整整七天都没有来过上书房。乾隆帝大怒。将上书房总师傅刘墉直接降为吏部侍郎。而身为上书房师傅的钱棨也被革职。

四年后,钱棨被乾隆帝重新起用,担任詹事府右赞善(从六品),算是从“基层”重新做起了。然后他再次重操旧业,到广东等地主持乡试。乾隆六十年,升任翰林院侍读(正六品)。

嘉庆登基后,钱棨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二春 ,但他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精力大不如前。嘉庆四年,钱棨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正二品),这一年,他提督云南学政,他到云南后,病逝于云南,享年65岁。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钱棨奋斗了47年,终于考中状元,他65岁去世,再减去被革职的4年,钱棨的仕途生涯其实仅有14年。六元及第,奋斗半生,换来14年的仕途人生。

其实,在嘉庆时期,钱棨已经进入了仕途的快车道,无奈,他的“起步”太晚,颇为遗憾。

《后汉书》中说: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

笔者写钱棨,并非仰慕状元,而是觉得他的人生足够多彩。抛开钱棨所具有的“封建”标签,他身上锲而不舍,潜心治学的精神,还是值得后世学习的。

本文参考:《清史稿》《吴县志·卷七十一》《元和唯亭志》《钦点日下旧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