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讲过两个著名宦官了,不管是杀人盈野的杨思勖,还是位高权重的高力士对皇帝都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但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唐朝的一切,宦官也随着发生了巨变,那些忠心事主的宦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野心勃勃,废立皇帝的存在了。

在这些肆无忌惮的宦官中,第一个登顶的人就是这篇的主角,从弼马温混成霸王龙的人物——李辅国

一、五十多岁的咸鱼

在热播历史剧《长安十二时辰》里,有个很不起眼的小角色,名叫李静忠

他在剧中负责给太子传递消息,但在丞相府邸李林甫都不拿正眼看他。

李林甫也是没有事后眼,他要是知道这个唯唯诺诺的李静忠,日后会逼皇帝、杀皇后、害王子、封国公,估计态度会好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李辅国

李辅国的出身很卑贱,更关键的是他还有个天生的劣势,就是长得磕碜。

按《旧唐书·宦官传》的记载,李静忠的起步点为“闲厩马家小儿,貌陋,少为阉,粗知书计”。

这就可以看出来了,他家就是个养马的,本人长得也不咋地,估计跟车祸现场差不多。

可能家里人也合计了,这就层次,正常人的路基本上也就没戏了。干脆走不正常人的路吧,咔嚓一声就进宫了。

我们以前说过,深宫大内里的小宦官都是人型工具,李静忠作为一个没啥背景,又长得难看的工具,混不起来属于正常现象。

于是李静忠在“没有下面”的职业生涯里,一直混到了四十多岁,还是最底层里的最底层。

就在这个时候,高力士给了他一条不算宽的人生道路。

在给高力士做仆人,都干到四十多岁了。

李静忠才凭借人生唯二的亮点——管牲口和略知书计,被调去马厩掌管账目。(“为仆,事高力士,年且四十余,令掌厩中簿籍”)

到这把年纪,还混成这个怂样子,估计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但很快,他的人生有了一个小小的转折。

天宝年间,上司感觉李静忠牲口管得不赖,便推荐他去东宫侍奉太子。(“天宝中,闲厩使五鉷嘉其畜牧之能,荐入东宫。”)

在太子的东宫有个官职名叫“太子洗(xiǎn)马”

大家可别以为,这个官职是管牲口的,把马洗干净让太子骑。

太子洗马是正儿八经的官员,负责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为从五品的官阶。

李静忠只是“粗知书计”,哪有本事教导太子啊,他是真的给太子洗马,是拿水洗!

但别管怎样,太子是国家的储君,未来的皇帝。

就是洗马给太子洗高兴了,说不定也能飞黄腾达。

可惜这位名叫李玙的太子,地位实在有点不稳当,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遭武惠妃诬告同日被杀,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一日杀三王”。

李瑛被杀后,武惠妃极力要把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琩推上太子之位。

李隆基在李玙与李琩之间,犹豫了一年多,最后还是高力士帮着说了好话,李玙才当上了太子。

之后,这倒霉孩子就开启了长达18年的储君生涯,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险象环生,步步惊心。

武惠妃都干掉了一个太子,自然不在乎再干掉一个。

她联合当朝宰相李林甫,处处找太子的马脚,随时准备送他上路。

就是这段时间里,李静忠凭借洗马洗得干净,逐渐得到了太子的信任,开始帮着李玙传递消息。

但这个送信的差事都快赶上间谍了,属于地下工作者。

因为太子的老爸,对储君的存在极为忌惮,就怕他联络大臣抢了自己的位置。凡是跟太子关系好的人,不管是谁,也不管有多大功劳,一律干掉,下手从不留情。

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身挂四节度将印的王忠嗣、刑部尚书韦坚都因此惨遭拿下。

《长安十二时辰》里,李静忠去宰相府送信,李林甫对他毫不客气,正是太子之位不稳的表现。

李静忠就这样跟着太子担惊受怕的过了十几年,一直到了五十多岁还是个咸鱼模样。

改变一切的机会,来自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来自一个名叫安禄山的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从静忠到辅国

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后,李隆基仓皇出逃。

此时已经改名叫李亨的太子,忽然发现那个捏着自己小命的老爸,变成了自己胯下肥壮的白龙马。

当李隆基走到马嵬坡时,李辅国就开始谋划让太子离开皇帝单飞。他联络陈玄礼等人准备先从杨国忠身上下手,于是就煽动护卫的将士,说叛乱全是由杨国忠引起,杀了这厮便可以平息叛乱。

恰好队伍中有20多名吐蕃使者,他们嫌吃的不好,堵着杨国忠的马头,跟他讲待遇。

陈玄礼趁机高喊:“杨国忠与吐蕃谋反!”

士兵们一拥而上,把杨国忠乱刀砍死。在《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录里记载,首先对杨国忠下手的人,名叫张小敬

《长安十二时辰》里就是用他的名字做了主角。

然后乱兵们一不做二不休,又逼着李隆基勒死了杨贵妃。

等李隆基准备继续往四川跑的时候,李静忠又去劝说李亨,请他去朔方收集河、陇兵力,以图复兴。

他的道理很简单,“你跟着皇帝跑,永远只能是个太子。如果和皇帝分开,你就能独领一方军政大权。”(“辅国献计太子,请分玄宗麾下兵,北趋朔方,以图兴复。”)

等李亨到了朔方军的总部灵武,李静忠又屡次劝进,拱着李亨当皇帝。

您想啊,李亨的太子都干18年了,想当皇帝,想得眼睛都绿了。

在一番扭捏之后,李亨于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十二日(到达灵武三天后),在灵武南门城楼正式登基,光荣的成了大唐第七位皇帝,顺便将老爹变成了太上皇。

有拥立之功的李静忠,成了肃宗的左肩右臂、铁杆心腹,李亨还特意赐名为“护国”,而后又改名“辅国”。

由此,李静忠正式升级为李辅国,走上了BOSS养成的第一步。

不过,李亨身边并非只有李辅国一人,太子妃张良娣、广平王李俶(李亨长子,唐代宗李豫)、建宁王李倓(李亨三子),都是李亨的心腹。

李辅国为了权力,特意打造了人设,给自己刷了一层油漆。

他经常手拿念珠,以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进荤腥,过午不食,人人都以为这货是个讲究人,一心向善。(“肃宗即位,擢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以心腹委之。仍赐名护国,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除了给自己刷人设,李辅国还凭借混迹宫中养成的迎奉技巧,迅速与另外三人搞好了关系,顺利成为李亨帐下“四人帮”之一。

此后,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在外带兵平叛,李辅国成了沟通内外的关键性人物,被肃宗赋以兵权,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设“察事厅子”,成了禁军首领和特务头子。

此时的李辅国已权倾朝野,朝臣所奏之事均需先经他手,才能上达天听。为更准确地了解大臣动向,他专门派人监督官员的一举一动,直接上报给肃宗。

李辅国还体察上意的,帮肃宗干了件很想干,不能亲自干的事。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太上皇回到了长安。刚开始,爷俩处的还成,但李亨心里一直有个老梗,但心老爸从太上皇再变回皇帝。

结果,有一日久雨初晴,李隆基站在勤政楼观景。

长安市民望见后,奔走相告,山呼万岁。

当时,李亨正躺在床上养病,知道后沉吟不语。

李辅国自然知道眉眼高低,捏着嗓子说:"这都是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搞的阴谋!"(“此皆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之异谋也。”)

在李亨的默许下,老爸被挪到西内(太极宫)去了。

李辅国只给玄宗配了几个老弱伺候,还把他心爱300匹马收走了290匹。

不久后,为减除所谓的太上羽翼,高力士、九仙媛、陈玄礼都被流放。(《旧唐书》:“矫诏移上皇居西内,送持盈于玉真观,高力士等皆坐流窜”,注意是“矫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