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险资“有钱配不出去”,而今年险资在大手笔出资,但出钱的策略却变了。一边扎堆出资,一边联手产业资本共同布局。

作者丨FOFWEEKLY

今年以来,市场热钱出资意愿降低,而本就出资谨慎的金融机构的钱更不好找。

险资还出钱么?

从数据上来看,险资不仅出钱,而且比去年出的还多,规模更大。

据FOFWEEKLY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险资已有超80笔出资,整体出资规模超800亿元。对比去年同期来看,不仅出资笔数比去年高出约3成,出资规模更是比去年高出6成。

然而今年险资出钱的策略又变了。一边是大额抱团出资给同一家GP;一边是与产业资本联手,要么一起出资基金,要么共同设立基金。

策略变了

受限于险资内部决策流程、条线、考核等多方面不匹配问题,从而抑制了险资的出资热情,这也决定了险资的投资策略与偏好。

因此一直以来险资的出资都相对比较保守,且受政策指向影响较大。近两年,市场环境整体下行,本就出资谨慎的险资更成为VC/PE“爱而不得”的资金类型。

去年,不少险资透露不是没有钱,也不是不出钱,是找不到可以匹配的GP,即所谓的“有钱配不出去”。

而今年,险资的策略又变了。

今年的险资不是不出钱,而是出钱的策略变了

据FOFWEEKLY 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险资已有超80笔出资,整体出资规模近800亿元。被投GP包括普洛斯、中金资本、东方富海、源码资本、君联资本、复星创富等。值得关注的是,险资抱团出资的频次愈发突出。

1.抱团出手

据FOFWEEKLY统计,今年获得险资出资的基金中,有16只基金背后出现2家险资以上,最多的基金背后出现11家险资,为九州启航(北京)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其背后有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险资,出资规模达339.01亿元。

今年3月份成立的上海普梦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也有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宏人寿保险公司等5家险资出手,该基金注册资本为26亿元,其中险资认缴出资规模23.4亿。

2.减少盲池配比

这两年,LP出手盲池基金的比例在降低,险资也不例外。从上半年险资出手情况入手来看,有不少险资并非是投资新设立的基金,而是在基金已有被投项目后开始入局。

例如,2023年4月份,泰康人寿出资1.2亿参投深圳顺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于2021年成立,管理人为顺为资本,在泰康资本出手前,已经在高科技及互联网领域有几十笔投资,被投项目已有近30个。

此外,还有多家险资出手的同时,基金背后有LP退出,虽不能完全判定是否是S交易,但至少可以看到多数险资较难进入首关。

日前,不少险资透露出将要进入S市场的消息。

除了扎堆儿出资,减少盲池配比外,牵手产业资本共同出资基金或设立基金的趋势也愈发普遍,这也为什么市场感知与数据层面出入较大的原因。

日前又一家险资与产业联手了。

险资牵手产业一起玩

9月12日,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基金的公告: 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树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树培”) 拟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寿险”)、平安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本”)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平睿安泰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合伙企业的总认缴出资额不低于 7.15 亿元人民币,其中瑞泰新材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 4.9 亿元人民币,占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的 68.53%;上海树培作为普通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 1,000 万元人民币,占合作企业认缴出资额的 1.40%。此外,平安寿险作为LP出资2.14亿元,平安资本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100万元。

公告显示:合伙企业投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双碳”及绿色能源、科技及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成长期和成熟期项目,兼顾其他行业的优质股权项目。

瑞泰新材表示:本次公司与专业机构共同参与投资设立投资基金,可充分发挥各方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通过项目投资实现资本增值,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服务,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为公司及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可以看到,该基金采用双GP的模式,关注领域一方面与瑞泰新材主业一致性很强,同时也是险资偏好的投资方向。此次,险资牵手上市公司背后,实际是双方诉求一致的结果

实际上,不仅仅是瑞泰新材携手平安保险设立基金,FOFWEEKLY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今年获得险资出资的基金背后,还有不少产业型LP的身影。

4月份,吉祥人寿、中宏人寿等多家险资,联合菜鸟共同出资一支物流股权投资基金;1月份,太平洋保险联合恒生电子等多家企业共同出资长三角协同引领(上海)私募基金,据悉,该基金为一支母基金。

整体来看,今年获得险资出资的基金背后同时还有产业资本LP共同出资的比例35%。 换言之,多数险资都会联合产业资本出资同一只基金。

此前就有机构向FOFWEEKLY透露,险资在股权投资领域配置的资金规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然而对于盲池基金的配比却肉眼可见的减少。同时,在出资时的抱团倾向也更加突出,而与产业联手共布局的趋势也愈发明显。

通俗点讲,险资有钱,但不轻易和GP“交朋友”,除了过往偏好头部GP外,今年险资大多都主动寻求与产业资本合作,共同出资基金。此外,部分合作设立的基金会采用双GP模式,或者基金管理人有产业背景。

随着市场变化,险资的配置策略和偏好也在调整,这也倒逼GP更加灵活的应对市场。

以变应变

今年,市场环境骤变,LP出手整体谨慎。险资等长钱更成为GP“遥不可及的梦”,募资受挫是常态。

有LP向FOFWEEKLY坦言:“实际上当前市场化GP同质化严重,赛道也更加明确,看GP的专业性,不如看其背后已投的资产质量”。

去年,不少险资表示有钱配不出去,找不到与之匹配的优质GP,主要还是出于业绩等综合考量。 而今年,险资开始主动寻求新的机会,一方面与产业资本联手共同设立基金,另一方面出资尾盘或者接手S份额,至少也要看到基金背后的部分资产情况。

有机构总结各险资筛选GP标准,大抵都异曲同工:看业绩、看资源、看团队

上述险资的出资趋势也正好对应了险资筛选GP的标准,与产业资本联手,在资源方面更有优势,而接手S份额或出资尾盘基金,至少可以了解到部分资产情况。资产既能直接带来现金流,更能证明投资逻辑,通过资产质量来倒推GP的专业性。

在市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LP在主动寻求变局之道,而GP更应该走在前列,提前布局,在变化到来之时,方能更好应对。

不论拿险资还是其他市场化资金,GP的优势都要更加突出,至少在资源和认知上,要有更深刻的积累和理解,才好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必要时甚至需要亮出“底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