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证明,我当过兵,我打过鬼子。”

这位老人的心声,道出了一代人的荣光与坚持。正因为有他们,今人才能够 “建设得更好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英雄郝志全

青春逝去,豪情不朽。这是郝志全,也是所有老兵的共同写照。

愿这凋敝的果实,永远蕴酿着中华儿女甘甜的记忆。我们一定会铭记、传承老一辈的贡献,使中华民族之树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一、少年布衣,抱负银河

山西,一片热土,却育英才。

1928年农历九月初七,乡村小路边上简陋的泥房里,郝志全呱呱坠地,啼哭打破了宁静。

他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衣食无忧,生活平淡。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盼他平安长大,将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孩童的郝志全充满朝气,乖巧懂事。每日跟着父亲上山伐柴,放牛饲猪,过着无拘无束的童年。

如果没有战火的洗礼,郝志全本可以就此度过一生平凡的岁月。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重重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生灵涂炭,百业萧条。

“鬼子来了,全村人迁徙避难啊!”

“日本兵抓了老李的媳妇,现在整个村都乱套了......”

耳闻眼见日寇的残暴,郝志全幼小的心中燃起了仇恨与正义感。他下定决心,要为国家尽一份力,保家卫国。

这股爱国热情,成就了郝志全参军抗日的决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郝志全才九岁,对战争的残酷还一无所知。

村里的青壮年都参军去了,日寇频繁“拉肠子”,郝志全全家只能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一家人躲进山洞,与老鼠蛇虫为伍。郝志全时时提心吊胆,生怕被日寇发现。

这日,他抱着仅剩的一袋米出洞觅食,却听见山下村子里传来惨叫:“救命啊!鬼子要烧村!”

郝志全掩耳不听,泪水零落。他向父亲哭诉,想要加入抗日队伍,为国效力。

父亲毫不犹豫地驳回了儿子的请求:“郝志全,你才九岁,上哪儿打仗去!再说,咱家就你一个儿子,要是出了什么闪失,你娘得多心疼!”

郝志全由衷理解父母的不舍,却无法抑制心中救国的炽热之情。他开始苦练武艺,以待参军的那一天。

在村里练武的老头看中了郝志全的体格与勤奋,收他为徒,传授独门武艺。

郝志全天不怠晚不息地练习,一心想着能早日强健身体,驱敌保家卫国。

1944年,16岁的郝志全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参军机会。

这一年,抗战形势转入反攻阶段。八路军开始大规模征兵,准备歼灭日寇,光复家园。

郝志全跃跃欲试,再三央求父母准他从军。见儿子志向坚定,父母不忍阻拦,只能勉强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郝志全正式编入八路军129师385旅14团11连,成为一名光荣的抗日战士。

他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却要背井离乡,投身残酷的战场。

“儿子,一定要保重自己!记住,我们会等你凯旋!”

临行前,母亲含泪交代道。郝志全握住她枯瘦的手,坚定地点点头。

这一别,就是四年。

二、 黎明前的黑暗,炮火中成长

1944年,郝志全从军时,抗战已经过了艰苦的初期,转入相持阶段。

第一次上前线,郝志全紧张兮兮。可实际上,前期作战多是运输物资,支援前线,鲜有正面交锋。

“小郝啊,咱们129师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主力部队!以后肯定能杀了不少鬼子,建功立业!”老兵笑呵呵地安慰道。

郝志全忐忑之心稍定,暗自握紧步枪,等待战斗的来临。

终于,在1945年初春,郝志全迎来了他的“初陣”。

这是一次小规模的伏击战,目标是歼灭日军的一个据点。

据点位于榆社县南部大王庄,驻扎着一支日军小分队。八路军决定发动突袭,将其一举歼灭。

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便是郝志全的营长郝三成。郝三成是老红军,经验丰富,部下都对他言听计从。

凌晨时分,郝三成将部队分为三组,分别埋伏在据点的东西两侧和正面。郝志全跟着正面队伍,负责主攻。

黎明前的黑暗中,郝志全听见自己加速的心跳。他握紧军刺,等待震撼的一刻。

战斗比郝志全想象中来得更快。清晨,敌军派出一个小队出据点巡逻。

郝三成眼尖地发现了敌情,当即发出了进攻令!

“冲啊——!”

三路人马同时杀出,向敌军疾袭而去。

郝志全在队伍最前,高呼口号,举枪冲锋。震耳欲聋的枪声与呐喊声配合得天衣无缝,瞬间压垮了敌人的斗志。

短兵相接,日军部队很快溃败。经此一役,八路军不但生擒敌军50多人,还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

“老弟,干得不错!看来咱们的训练没有白费!”战友们笑着拍拍郝志全的肩,夸奖道。

郝志全脸上还留着战斗的兴奋,羞涩地笑了笑。

他原以为日军是何等可怕,能与它正面交锋需要巨大的勇气。但实战让他明白,只要有信心和决心,鬼子也不过如此。

这场战斗洗涤了郝志全内心的畏惧,也成就了他第一个战功。

据点被拿下后,剩余的抵抗很快就被解决。郝志全亲手制服了几个不愿投降的日军,一脚将其踢翻在地,发泄出长久以来的仇恨。

和勇猛的队友并肩作战,郝志全不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他坚信,人民群众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自此,郝志全在部队中逐步成长,从一名新兵蛋子,成长为了一名称职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后续的战斗中,郝志全以勇敢顽强的作风屡建战功。他从士兵升为了班长,获得了战友们的认可与敬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全国欢呼雀跃之时,郝三成带领战友合影留念,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

合影中,郝志全身着军装,神采奕奕。他将这张照片视为至宝,小心翼翼地收藏。

他原以为凶残的敌人已被消灭,中国将迎来和平。没想到,更为艰苦的斗争还在后头等待着他。

三、离乱再起,兵戎重来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然而和平的曙光刚刚射进炮火弥漫的大地,国共内战就迅速升温,两党重提军事对抗。

郝志全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才并肩作战驱逐外敌,为何又举起刀刃相向?

郝三成解释道:“志全,国民党反动派不遵守协定,执意分裂中国!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必须反抗邪恶,争取真正的和平自由。”

郝志全虽不明就里,但他信任党和领袖。很快,部队改编为解放军,投入到全新的斗争当中。

1945年9月,郝志全参加了上党战役,获得了更丰富的实战经验。

这场战役起因是国民党军阀阎锡山趁机进攻解放区。毛主席当即下令反击,将其残部尽数歼灭。

郝志全所在部队奉命前往长治,在刘邓大军的指挥下,经过一个多月激烈的战斗,取得了全面胜利。

上党战役重创了国民党在山西的势力,也增强了郝志全的信心和勇气。通过这场胜利,他更加坚定了捍卫新中国的决心。

战后,郝志全继续晋升,成为了一名骁勇的小组长。带领战友突破重围,立下赫赫战功。

1948年冬,解放军发起太原战役,准备夺取山西的省会。此役郝志全已是一名爆破组长,任务是炸毁城墙,打开突破口。

没想到,当他率先冲到城头时,竟发现城墙下躲藏着一群日军!

日军

原来,投降后的日军被阎锡山秘密收编,伪装成国民党军队,继续留在中国助纣为虐。

郝志全对见到日军极为惊讶,也极为愤怒。他想起日军在抗战时期残害同胞的暴行,一把火蹿上心头。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郝志全没有丝毫惧意,反而士气高昂。他英勇地带领战友迎击敌人,即使负伤也在所不惜。

这场白刃战异常惨烈,无数战友牺牲在旁。郝志全咬牙忍痛,带领仅存战友完成了炸城墙的任务。

虽然郝志全也在炮火中负重伤,但成功打开缺口,成为太原战役的转折点。

在医院中,郝志全不仅治好了伤,更重要的是洗去了对日军的最后一丝畏惧。他发誓一定要让所有颠倒是非的反动派绝无立足之地!

通过太原战役的洗礼,郝志全的军旅生涯达到了巅峰。新中国的 红旗在他眼前一点点扬起,照亮前行的道路。

此后郝志全继续跟随部队北上,一直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自豪地见证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由衰败走向强盛的伟大飞跃。

四、烽火散场,再创生辉

1949年,新中国成立。郝志全第一时间向母亲报平安,让她放心儿子终于回家了。

1954年,郝志全正式退役,来到老家榆社县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使郝志全倍感亲切。母亲虽然苍老了许多,却还能亲手为他做饭,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郝志全没有沉湎于战功的喜悦,而是迅速融入到建设新中国的工作中。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在地方工厂里做起了技术工人。

改革开放后,郝志全又回到田间地头,种起了自己的小麦和玉米。一双粗糙的手扶起了新中国的黄金,也丰富了自家的餐桌。

郝志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区建设,农业为基”的方针,成为乡邻们学习的榜样。

经历了新中国的苦难与辉煌,郝志全由衷感到民族的振兴和生活的改善。他时常自豪地对孙子说:“我们这一代人吃了最多的苦,才换来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遗忘不能,我们终将铭记

华夏大地,沧海桑田。历史的洪流不因个人的经历而停滞。然而,正是不计其数的个人贡献结成了民族的共同荣光。

新中国成立后,郝志全的英雄事迹和全部档案被妥善保存在榆社县档案馆。他也被评为县里的抗日英雄。

然而历史的悲喜总是难料。20世纪80年代,档案馆失火,大量资料付之一炬,其中就包括了郝志全的入伍档案。

这场变故,使郝志全失去了证明自己军旅经历的一切证据。他的英雄身份,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2000年,国家出台优抚政策,对抗日战争老兵给予补贴和照料。然而郝志全因为缺乏证明,无法获得任何补助。

这让郝志全感到非常挫败。他不是为了所谓的“优待”,而是想证明自己的抗日经历,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于是,郝志全开始了漫长的为自己“正名”之路。他奔波于各个档案馆,寻找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蛛丝马迹。

可惜,即使郝志全说得很详细,各个部门也无能为力。因为找不到文字记录,一切证词都站不住脚。

时间一年年流逝,郝志全也从强壮的青年变成了行动不便的老人。然而这丝毫没有动摇他证明自己经历过程的决心。

人们都劝郝志全放弃无望的寻找,享受晚年的闲暇。无奈郝志全说:“如果连自己是谁都证明不了,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