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开最多连锁店的是谁?

不是蜜雪冰城,也不是正新鸡排。

而是几乎所有80、90后家长以及家长孩子们都买过它家产品的晨光文具,靠着2元一支的中性笔,年营收近200亿,开出8万多家连锁店,覆盖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50多个国家,全国80%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巅峰时期,它的市值一度超过900亿,被称为“文具界茅台”。

那么,2元一支的中性笔到底是如何支撑百亿市值的呢?这还要从晨光文具的创始人说起。

1.连续高考3年失败

陈湖雄,出生在广东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可他又不爱学习,连续参加三年高考,结果成绩一年比一年差。没有学历,又没有家底,陈湖雄浑浑噩噩地打了两年,也没闯出啥名堂。直到1989年,他成为文具厂的一名推销员,“早5晚10”地卖文具,连续8年成为销冠,这才在厂子里有了立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危机背后的机遇

直到1997年,金融危机,文具厂没扛住倒闭了。才混出点样子的陈湖雄一夜之间成为“下岗职工”了。可他当时想的问题却不是“失业了怎么办”,而是“厂子倒闭了货源紧缺怎么办”?陈湖雄几经调研决定,拿出自己做销售时攒下来的钱,投资建厂。1999年,陈湖雄结合90年代“哈韩”风潮,创办了“中韩晨光文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小笔头上大投入

2块钱一支的笔看上去没啥“科技含量”,可实际上一支笔要经过40多道工序以及先进设备才能制成。当时,网上流传一句话“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头”,其实我们在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造出来了,只不过精度不算太高,所以很多文具厂都是进口笔头。也正因如此,陈湖雄从成立企业之初就明白技术的重要性。他贷款购进瑞士精密机床来生产制造笔头,将14套工序才能解决的问题一次性解决,并攻克了笔头和墨水的匹配问题。你可能想象不到,一个学校门口卖文具的企业每年竟然在设计研发方面投入几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打造“文具界茅台”

产品技术有了,商业模式也得跟得上。为了让家长掏钱买买买,陈湖雄拿出当年做文具推销员的“销售秘籍”,仅用3步就打造出了“文具界的茅台”。具体是哪3步呢?

第一,金字塔分级管理,免费换招牌。

陈湖雄自己“坐”金字塔顶端,然后省级负责二级,二级负责三级,一级一级的管理。同时,他还给学校门口所有文具店、小卖部免费更换照片,招牌上有自己的logo,店内入驻自己的产品。仅这第一步,5年时间挂着自己照片的小店就已经超过了4万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产品IP联名,推陈出新。

当年的文具外观比较老土,陈湖雄就瞄准了学生党需求,和当下爆火的IP米菲兔、史努比、言情小说等IP合作,一年能搞出1000多种新品“大力出奇迹”,就算中性笔、橡皮没用完,很多学生党也会买来收集和风享。这还没完,陈湖雄甚至还盯上了家长,他跑到山东孔庙去祈福,甚至还拿到了孔庙授权推推新品。甭管是不是玄学,主打的就是“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打造“第三空间”换取信任。

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不允许学生上学带手机了,可不带放学后又没办法联系家长。针对这个痛点,陈湖雄又推出了“第三空间”在各个学校门口小店里开展免费存手机业务。虽然是免费,但一存一取至少要进店两次,直接带来了流量。

所以,晨光文具成为“文具界的茅台”,销售20多亿支书写笔也就不足为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