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四海无人对夕阳”关注这个专注于西藏历史、文化的原创帐号,如果对这个系列的其他内容感兴趣,可以选择“查看历史文章” ,或搜索微信“baifabuyi”和老布聊聊

原创2023-06-28 07:30·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讲了建中之乱的背景,这期咱来讲讲建中之乱是怎么诱发泾师之变的。

建中二年(781年)五月,两边各整军马正式开打。

首先被打垮了的就是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我们上期说过,山南东道的位置很尴尬,其他三镇辖区接壤可以相互救援,山南东道孤悬于外,只能凭自身实力战斗。

另外,山南东道是唐代漕运绕不开的节点,如果江淮漕运在徐州、汴州被阻,还可以通过江汉进入关中,但如果在山南东道受阻,关中马上就会断粮。

因此河北局势虽然危急,但山南东道则关系到唐朝的生死存亡。

梁崇义举兵之后,李适马上加封李希烈为南平郡王,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督诸道兵讨伐。

当时宰相杨炎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对德宗说:“李希烈本来李忠臣的养子,李忠臣对他信任无比,可他还是驱逐李忠臣而夺其位。此人凶狠暴戾,六亲不认,无功尚且不守国法,假如他平定了梁崇义,将如何控制他呢!”

但德宗急于平息山南东道的叛乱,不听杨炎的建议。杨炎为此事多次上奏,搞得李适心里很不爽。

当时正好赶上李希烈的军队因大雨行军受阻,心急如焚的李适不断催促。

卢杞早就想搞掉杨炎,他悄悄对李适说:“李希烈拖延不进,都是因为杨炎的原故。陛下何必顾惜杨炎,而毁坏了大事,不如免了杨炎的相职,让李希烈高兴。”

就这样杨炎罢相,被任命为左仆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81年8月 淮宁李希烈平定山南东道梁崇义

等到李希烈的大军开进湖北随州,当地百姓箪壶食浆以迎王师。梁崇义的军队遭到迎头痛击,大败而逃。李希烈乘胜追击,直捣襄阳,梁崇义五月起事,八月就跳井自杀了,脑袋被传送到京城。

李适随即加封李希烈为检校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这种赏赐并不能满足李希烈,他认为自己平定梁崇义功劳很大,山南东道就应该归他节制。但对唐朝来说,刚刚结束梁崇义割据荆襄19年的局面,再换个李希烈过来,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

于是,任命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这个李承在李希烈出兵前也曾劝过德宗,当时李希烈揣摩上意,拼命上书说梁崇义的坏话。李适还挺美,经常对朝臣说李希烈很忠诚。

这位李承也是个不怕事儿的人,就上奏说:“李希烈将兵讨伐,必有微勋,但恐立功之后,纵恣跋扈,不禀朝宪,必劳王师问罪。”

德宗连宰相杨炎的话都听不进去,能信李承的话吗?

结果李希烈干掉梁崇义之后,果然露出了狐狸尾巴。李适这时候又想起他的上奏了,干脆任命他去接收山南东道。

李希烈一看朝廷另有任命,只能骂骂咧咧的带兵而去,临走前纵兵大肆劫掠了一番。

781年5月至7月 魏博田悦攻击临洺失败

在平定梁崇义的同时,河北山东也是捷报频传。

建中二年(781年)五月,魏博节度使田悦发兵进攻邢、磁二州及临洛县,但田悦在临洛县踢上了铁板,迟迟不能得手。这给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赢得了时间。河东、昭义两军赶到后大破田悦,斩首一万余级,缴获粮食三十万斛。

战前,马燧为了激励将士对天明誓,获胜后朝廷不赏赐你们,我拿家财赏赐。战后马燧话复前言,果然倾尽家产奖赏士卒。李适知道后,大加赞赏,下诏五万贯归还了马燧的家财。

建中三年(782年)正月,田悦向平卢淄青、成德两镇求救。

当时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经去世了,其子李纳上奏朝廷请求承袭节度使之位,同样遭到了李适的拒绝。

面对田悦的求救,李纳派一万精兵救援,成德节度使李惟岳也派了三千兵马。

随后,两军对峙于洹水(今河南安阳河),田悦再次惨败,斩首两万级,活捉了三千多人,淹死的不计其数。淄青兵死亡殆尽,尸体相叠三十多里地。

田悦惨败之后逃回魏州(今河北大名),如果当时唐军能乘胜追击,极有可能一鼓作气削平魏博藩镇。因为当时田悦逃到魏州时,守城的将领拒绝让他进城,就是在等唐朝的追兵。可当时的唐军由各藩镇组成,内部也不团结。

《资治通鉴》在此处的记载为“马燧与李抱真不协,顿兵平邑浮图,迁延不进。”

正是唐军延迟不进,才给了田悦进魏州的机会,也为之后魏博藩镇复起留下了伏笔。

但即便如此,唐军的大胜之威,也让魏博众将离心离德,田悦的哥哥田昂献洺州投降、李再春献博州投降,王光进献长桥投降,前来助阵的淄青军在离开魏州后,也投降了马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81年9月至782年2月 朱滔、张孝忠联军攻深州,成德李惟岳被杀,七州全回归中央

相比之下损兵折将的田悦还算不赖的,至少他还活着。

不管咋说,能喘气儿就有翻盘的机会,成德节度使李惟岳连喘气儿的机会都没有了。

四镇起兵之后,朝廷命卢龙节度使朱滔征伐李惟岳。

朱滔知道易州刺史张孝忠有勇有谋不好对付,就派人游说道:“惟岳小子骄贵,不达人事,辄拒朝命。滔奉命伐罪,使君何用助逆,不自求多福耶!今昭义、河东攻破田悦,淮西李仆射(希烈)收下襄阳,梁崇义投井而卒,临汉江而诛者五千人,即河南军计日北首,赵、魏灭亡可见也。使君诚能去逆效顺,必受重任,有先归国之功矣!”《旧唐书·张孝忠传》

张孝忠便派人回复朱滔,又命手下入朝面见皇帝。

德宗大喜,加封张孝忠为检校工部尚书、恒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成德军节度使,让他和朱滔一起征讨李惟岳。

建中三年(782年)正月,朱滔与张孝忠联兵而出,李惟岳带兵屯住在束鹿县(河北辛集市)防御,田悦也派了五千人马相助。

几乎就在马燧吊打田悦的同时,朱滔、张孝忠也大破成德军,李惟岳烧营而遁。

朱滔本想乘胜追击,张孝忠把人马向北撤,驻扎在义丰(河北安国市)。朱滔大惊,张孝忠部将也都大惑不解。

张孝忠解释道:“我们要的是破贼,如今贼军已破。恒州城内有很多沙场老将,我们率军进逼,他们就会拼死抵抗,我们要是暂缓进攻,他们肯定会起内讧。更何况朱滔这个人,见识浅薄,可能共始,难以共终。我们就在义丰,等待李惟岳灭亡。”

果不出张孝忠所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成德兵马使王武俊就勒死了李惟岳,把他的脑袋送到了京城。

也就是说,从四镇起兵之日算起,到建中三年正月不过八个月的时间,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成德节度使李惟岳的脑袋已经在长安见了面,脑袋还长在自己肩膀上的魏博节度使田悦,被打得躲在魏州捯气儿。

781年6月 平卢李正己封锁漕运路线失败

接下来我们说说平卢淄青节度使。

在建中之乱中,平卢淄青的反应不是最激烈的,而且该镇遏制江淮漕运的中枢,直接威胁了唐朝的命脉。

建中二年(781年)初,唐朝扩建汴州城,引发节度使李正己的不安,派兵一万余人屯住在曹州(今山东菏泽)。

当年六月,李正己出兵控制了徐州埇桥(今安徽宿州)、涡口(今安徽怀远东),这两个地方一个控制着汴河,一个位于涡河入淮之口。同时,“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阻兵于襄阳(今湖北襄樊),运路皆绝,人心震恐。江、淮进奉船千余艘,泊涡口不敢进”。

八月,李正己卒,其子李纳袭位,唐廷不许。

十月,徐州刺史李洧[wěi]投降,他派人带着表章去长安禀告宰相:“徐州势单力孤,无力抵抗李纳,李洧乞求担任徐、海、沂三州观察使,其中海、沂二州,现在都被李纳占据。但李洧与两州刺史有约定,如果能得到朝廷诏书,二州也愿意投降。”

结果他手下的官员,不清楚朝中的情况,以为宰相都一样,就禀告了张镒,张镒又转告了卢杞。

这下卢杞火了,认为李洧看不起他,拒不答应他的请求。只给了李洧一个御史大夫的头衔,充任招谕使。

李纳得到消息后,派兵联合魏博一齐攻打徐州,李洧派牙官王智兴前往朝廷告急。

这个王智兴很有点神行太保戴宗的风范,不到五天就从徐州跑到了长安。我看了一下地图,按现在高速公路的里程,从徐州到长安是836公里,也就是说王智兴每天得跑167公里。

德宗命唐朝臣带五千朔方兵驰援,与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李澄一起援救徐州。

当时朔方军的物资装备没有运到,旗帜服装破败粗劣,宣武镇士兵嘲笑朔方军说:“叫花子军队也能够打败敌军吗!”

唐朝臣用宣武兵的话来激怒士卒,对他们说:“我等衣甲残缺,遭人耻笑,但报国之心未减。现都统有令,先破敌营的,可尽取营中的物资!”

朔方兵听后都愤然而起,高呼破贼。

781年10月至12月 徐州回归中央,平卢重夺失败

十一月七日,朔方军与上万淄青军垒于七里沟,唐朝臣以一部背山列阵,拼死顶住敌人的冲击。

朔方马军使杨朝晟则带兵于敌后侧击,淄青军大败,逃到河边争桥逃命。朔方将士纷纷冲进水中泅渡过河,杀得淄青兵横尸遍野。此战五千朔方兵,斩首八千级,敌军溺死无算。

得到淄青军辎重后,朔方兵盔明甲亮、旗帜鲜华的出现在宣武士兵面前,得意洋洋的对他们说:“乞子之功,孰与宋多?”

这话的意思就是,“叫花子的功劳,与你们宋州兵比,到底谁多呀?”

大败淄青军后,徐州解围,江、淮漕运也因此通畅。

随后唐军围李纳于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东北),城中乏粮,烹食百姓以作军粮。

事情走到这里,算是建中之乱的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一切都是顺风顺水,把李适美得饭都能多干两碗。不过他也高兴不了几天了,惊天反转即将到来。

对时间线比较敏感,也听过之前《清水会盟》的小伙伴可能会注意到。

建中之乱一阶段时间线与清水会盟的时间线是交叉的。

建中元年(780年)四月,蕃使入京吊唁代宗,朝贺德宗登基。

五月,韦伦带盟书出使,送还吐蕃俘虏。

十二月,吐蕃宰相等五十五人随韦伦入唐,献方物修好。

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想袭位,遭德宗拒绝。

二月,崔汉衡、常鲁带着僧人出使吐蕃。

五月,田悦与李正己、李惟岳定计,连兵拒命。

六月初六,李希烈率各道兵马讨伐梁崇义。李正己扼徐州埇桥、涡口,梁崇义阻兵襄阳,漕运断绝,人心震恐。

六月末,田悦攻临洺(今河北永年),累月不拔,城中粮尽,士卒多伤,人心浮动。守将张伾将爱女打扮一番,带出拜见将士,对众人说:“家无余财,请卖此女为将士一日之费。”

众将皆伏地大哭,曰:“愿尽死力,不敢言赏。”

未几,援兵至,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大破田悦,临洺解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81年5月至7月 魏博田悦攻击临洺失败

八月,李纳上奏请求承袭父位,遭德宗拒绝。

同月,李希烈兵入襄阳,梁崇义投井而死,传首京师。

十一月初七,朔方军在徐州大败平卢淄青军,江、淮漕运始通。

十二月二十三日,蕃使入奏,表示不接受敕书中的“贡献”及“赐”等字,同时要求以贺兰山为界,“上为之改敕书、境土,皆如其请。”

建中三年(782年)正月,马燧、李抱真大败魏博军,田悦逃回魏州,困境死守。

同月二十一日,成德兵马使王武俊勒死李惟岳,传首京城。

四月,吐蕃送八百人归唐。

九月,吐蕃宰相入唐,约会盟之期,商议分界树碑等事。

十月,唐使入蕃,将盟会之期与会官员姓名告吐蕃宰相尚结赞。

建中四年(783年)正月,唐蕃官员会盟于清水。

两条时间线合在一起就能发现,建中削藩期间,恰逢唐蕃关系改善。

德宗正是基于西部战事缓和,才有精力调兵在东部削藩。

我们之前在讨论德宗削藩的时候,主要从他自身的雄心壮志入手,很容易忽略了吐蕃、回纥关系缓和的大背景。

如果不是外患平缓,德宗哪有安内的精力?

另外唐蕃关系史上有个很逗的现象,每次藩镇闹腾凶的时候,都是唐蕃关系比较缓和的时候,也算给了唐朝一个喘息的机会。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吐蕃攻势猛的时候,唐朝对藩镇都极度容忍,尽量避免两线作战。

唐德宗削藩的时期,恰逢唐蕃和谈;

唐宪宗削藩的时候,唐蕃又在和谈。

这种巧合很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吐蕃对唐朝政治影响的一种映射。

好啦,这期就先讲到这里,建中之乱的反转,咱们下期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