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课的主题是选题,讲了选题为什么重要、爆款选题有什么特点,以及该从哪里发现选题。

不过你可能会觉得“眼睛会了,手还没会”。就像网上说的那样,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这是因为从听懂到会做,还有很长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题说起来简单,但没练过还真有点无处下手。所以,今天这节课,我就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给你,让你也能够从眼会到手会。

根据训练的方向和方法,我把自己打造“选题力”的内容,分成了三步。对于新手来说,也很容易上手。

你只要跟着步骤练习一段时间,很快就会找到自己的手感。

1、沉浸式阅读,培养网感

你看过沉浸式vlog吗?就是以第一视角拍摄的视频,非常真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是自己在做视频中的事情。

沉浸式阅读,说的就是类似的阅读体验。当你一直浸泡在一个内容中,你会很容易接收到它的信号。喜欢读书的作者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你一直在读某个作家的书并且沉浸其中,当你提笔时往往会带有TA的风格。这就是沉浸式阅读带来的影响。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你反复阅读唐诗,你就会熟悉唐诗的语言,它的节奏,它的风格……

那我说的沉浸式阅读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在你想要做的内容中,持续地深度地浸泡。比如你要写人物稿,那你每天起码都得看几篇人物稿。你想投稿给我,那我账号上的文章,你得都看一遍。像我在做小红书之前,就连续刷过好几个月小红书,一有空就打开小红书翻两下。

在连续的沉浸式阅读中,我对平台有了更深度的了解,比如整体风格是什么,爆款都长什么样,对用词有什么偏好……也就是说,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小红书的调性。

这种感受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网感。你可能要问,网感是什么?这个词没法对它下明确的定义,但一说你就明白了。

之前网上曾流传过一个知乎的梗:谢邀,刚下飞机,人在美国。经常看知乎的话,就一定会被这个梗打中。这个总结精准到位,非常符合知乎人设。一看就是具有网感的人所总结的。

网感网感,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既能让你识别符合网络调性的内容,也能帮你做出具有网络调性的内容。当一个内容出现,有网感的人看一眼就知道它是不是使用了网络语言,是不是明显的网络风格。再比如有些网络梗,有网感的人用得非常丝滑,反之有人却用得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媒体的招聘条件中,经常能看到一个要求:“有网感”。有好的网感,才能做出适合的内容。

用人物稿来举例,一篇人物稿,新手作者可能会判断它的内容写得好不好,而我看人物稿,第一眼看到标题,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个它是什么风格的感受,比如更像头条还是公众号,以及这个标题是不是有吸引人的点等等。

然后再看具体内容,它的选题方向、语言风格,是否适合平台等等想法,又会出现在脑海中。

现在的阶段,我并不会刻意去思考上面的问题,但它会自动出现。这就是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的网感。

当然,做内容的时候网感也一样有效。举例来说,出现一个热点时,新手可能还在想怎么出选题,而老作者已经知道未来会出现的一大波内容是什么。或者哪怕是同样的素材,新手用出来平平无奇,而老作者用起来就更吸引人,更容易出爆款。

这样的网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我找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沉浸式阅读。就像卖油翁所说的那样:无他,但手熟尔。想要培养精准的直觉,就需要持续地在内容中全方位多角度浸泡。就和学习英语一样,你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时间,而是坚持每天做,哪怕闲暇时花五分钟也能积累。

积累的过程,你一定会看到非常多的内容,但不要看到什么就扔进收藏夹。这样的内容只是在收藏夹吃灰,你再也不会打开第二次。如果只是无限制收藏,肯定是雁过无痕。而且还会给自己营造出努力的假象,感觉好像学习很多,但实际却没多少收获。

此外,在刷刷刷的同时也经常想一想,这个内容为什么会让你感觉有意思,为什么在这个平台成为爆款,你有受到什么启发……

你思考的内容、觉得很有启发的内容,都可以做一下记录。比如我刷网上的内容会记录同方向的选题,当然门槛是10w+阅读。

新手阶段推荐先聚焦一个方向的内容记录,等熟悉之后再进行扩展,这样效率会更高。

至于如何记录,我的建议是怎么简单怎么来。比如我经常会用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做记录,非常方便,没有用过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一下。

直接在微信搜索文件传输助手,然后将它置顶,以后每次一打开微信就能用。你可以发截图、关键词、语音、文档、链接等等,后续查找和整理也很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我也会用到notion、印象笔记之类的软件,它的长处是更系统但在使用前是需要先学习才能上手的。新手一开始先养成记录习惯,再考虑升级工具,避免人为设置障碍。

记录的内容也别让它在手机里沉睡,要经常翻一翻,常看常新。多沉浸式阅读,多思考,多记录,属于你的网感很快就会来啦。

2、刻意练习,训练选题敏感度

上一课我讲过选题的来源,比如热榜、评论区、书刊杂志等等。

但这不是说,拥有了这些选题来源,你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你真的就是去看一看,充其量能积累点谈资,还是没办法提升选题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小伙伴充满困惑地提问,说看了那么多内容,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选题。

写作者都知道文章需要素材,选题的来源就相当于是选题的素材。但素材只是原材料,最终成品如何,还是要看你怎么加工。

对于选题的素材,我的方法是:刻意练习,训练选题敏感度。

《刻意练习》里有这样一句话:“天才”是训练的产物,要成为大师其实是有路径可循的,那就是刻意练习。

作为新人,对于选题是缺乏敏感度的。即便遇到好的素材,也可能让它从身边溜走。而刻意练习,就是提升选题敏感度最快的路径。

那么刻意练习该如何做呢?

以前段时间的热播剧《狂飙》为例,剧播期间几乎每天都挂在热搜上。而张颂文作为最大的热门,早已被各大账号写了个遍。

新手作者可能会觉得自己还没反应过来,人物都已经写完了。然后就放过这个热点,继续刷下一个热点。其实这样国民度高、持续时间长的热点,非常适合用来做刻意练习。

下面就来看一看,遇到类似好的热点,可以有哪些思考。

首先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大的账号写得那么快?

不要以为单纯是作者手速快,事实是有经验的作者在剧集预告时,就先关注剧里有哪些演员。一旦感觉讨论度比较高,就立马动笔。当然这有可能出现判断不准确的情况,但如果经常训练,正确率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