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节目的最后部分,我们讲到了仆固怀恩最大的威胁是让吐蕃与回纥有了合作的机会,而郭子仪利用自己在回纥的威望,打破了二者之间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今天这期咱们就来简单聊聊回纥,为以后唐德宗时期回纥与唐朝的合作关系做个铺垫。

回纥是一个崛起于唐朝的北方草原势力,据学者研究其祖源可以一直上溯至公元两千年前的北狄。

匈奴和柔然统治北方草原期间,这个族群被二者征服,此时称为“高车”、“敕勒”,或者“铁勒”。

公元6世纪以后,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出现了一个姓阿史那的铁勒部,与高车诸部比邻而居。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阿史那部兼并了高车部五万帐,力量快速膨胀,东向进攻灭亡了柔然,于公元552年建立了突厥汗国。

我们要注意一点,铁勒和突厥是同一个词的不同汉译,二者的词源完全相同。至于为何会翻译出不同的汉语名字,现在还搞不太清楚。

虽然阿史那族属于铁勒一支,但他们建立的汗国,并不代表全体铁勒人。对广大非阿史那的铁勒人来说,情况与匈奴和柔然时代,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仅仅是换了一个统治者。

于是在突厥汗国内部,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反抗势力集团,一个薛延陀,另一个就是九姓回纥。

但他们的反抗屡屡受挫,主要是力量分散和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持。

回纥与中原王朝的首次合作,始于隋朝的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为缓解突厥汗国的强大压力,派遣使臣联系上了九姓回纥。

开皇二年,突厥的沙钵略可汗率40万铁骑南下,隋军屡战失利。九姓回纥趁突厥汗国空虚反叛,直接导致沙钵略可汗撤军,化解了隋朝的危局。

隋朝瓦解了东突厥汗国的统治后,契苾和薛延陀等部脱离了东突厥的控制,西迁至阿尔泰山和博格达山附近,占据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政权。

属于九姓回纥的仆固、同罗、拔也古、覆罗等部则控制了漠北地区,他们推举回纥部首领时健俟斤为联盟领袖,也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联盟。

但隋末动乱爆发,东突厥汗国复起,回纥与薛延陀又被打趴下了,重新臣服于阿史那王族。

统一的草原政权对分裂的中原政权,毫无疑问有巨大优势。所以,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介入了中原的政坛,希望维持割据局面。

但唐朝的统一打破了颉利可汗的计划,于是他陈兵渭水河畔,向新生的唐朝示威。

可惜他遇到了李世民。

贞观元年(627),北方草原上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薛延陀酋长率铁勒诸部七万家东迁,与漠北的铁勒诸部汇合。

薛延陀与回纥的联合,形成了一支足以对抗东突厥的力量。

颉利可汗两次展开北伐均大败而归,李世民马上就向薛延陀伸出了橄榄枝,封薛延陀酋长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助其创建薛延陀汗国。

此时的回纥各部归属于薛延陀帐下,成了一支主要的力量。

贞观三年(629),唐军十万北伐,在薛延陀的配合下大败突厥,东突厥汗国灭亡。

此时的唐朝还没有羁縻统治的概念,采取的是将突厥部落南迁的政策。由此导致草原出现了权力真空,薛延陀汗国趁机做大。

草原上的游戏规则是以强者为尊,对于一起推翻突厥的九姓回纥来说,情况还是没太多变化,只是又重复了一遍。

为了争夺草场资源,回纥与薛延陀的矛盾日益尖锐。

贞观四年九月,九姓回纥中的思结等部溃散,数万人部众南迁入塞,被唐朝安置在山西北部经营农业。

贞观六年(632年),契苾部六千余家也南下入塞,被安置在河西走廊地区放牧。

薛延陀汗国的强势,开始引起唐朝的警惕。尤其他们向漠南草原的扩张,触碰到了唐朝的核心利益。

李世民同学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渭水之盟再来一次。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军再次北伐,在回纥各部的配合下,灭亡了薛延陀汗国。

之后回纥成了漠北最强的部落,但它并没有马上成为汗国。

因为李世民发现,草原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就意味着突厥、薛延陀的故事还要再来第三回。

于是,唐朝在漠北建了燕然都护府,派官兵驻扎。

回纥酋长吐迷度既是唐朝的地方官,又自称联盟的可汗。

这种混合型的政治状态,一直持续到唐高宗的开耀二年(682)。

在此期间,唐军的开疆拓土几乎每次都有回纥骑兵相伴。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平定西突厥之战,唐朝出兵7万人,回纥骑兵占了一半。

但是到了显庆五年(660年)以后,双方就爆发了一系列恶性事件。

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薛仁贵的西征。

按照汉文史料的叙述,龙朔二年(662年)三月的西征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但这次出征回纥的过程中,郑仁泰、薛仁贵的手段非常恶劣,大量坑杀降卒。

这种残暴的行经,为唐朝开国以来首见,打破了恩威并施的惯例。以至于得胜回朝后,唐朝的大臣都指责郑仁泰、薛仁贵过于凶残。

垂拱元年(685年),阿史那族再次崛起,曾遭郑仁泰屠杀的同罗、仆固两部叛乱,攻击唐朝的安北都护府和回纥部。唐朝发兵征讨,两路唐军杀进漠北之后,不分良莠,见人就杀。不仅杀了叛乱的同罗、仆固首领,对回纥和其他部落也大肆杀戮。

经过这场兵祸后,回纥诸部遭受了沉重打击,残破不堪。

本来回纥各部是稳定漠北草原的主要力量,被唐军自己摧残之后,安北都护府甚至都无法立足,只能从漠北撤回。后突厥势力趁机向漠北发展,强迫回纥联盟臣服。

后突厥控制了漠北草原,直接导致唐朝失去了牵制突厥的势力,后突厥汗国进入了全盛时期。

武周时期,后突厥对中原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占领了黄河以北、阴山以南的全部地区。

其南下攻唐的部队里,就包含了大量的回纥士兵。不甘压榨的回纥各部不断掀起叛乱,唐军也联络回纥发动北伐。

最终在天宝四年(745年)正月,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击杀后突厥白眉可汗,传首京师,后突厥汗国灭亡。

不久,骨力裴罗受封为怀仁可汗自,回纥称霸漠北的局面正式形成。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国力断崖式跌落。

唐朝与回纥的联盟,从之前的又拉又打,以唐为尊,变成了唐朝有求于回纥。

这时候,回纥就不再把唐朝皇帝当成天可汗了,唐朝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嘚瑟。

尤其在平叛期间,回纥骑兵两次南下,都迅速扭转了战局。这让回纥充分认识到了唐朝的虚弱,因此他们才敢在打下洛阳后,打掠三日,满载而归。

再往下就是仆固怀恩引回纥攻打关中,郭子仪凭借个人威望,联络回纥,重创吐蕃。

不过,回纥又是满载而归,唐代宗“诏税百官钱,市绢十万匹以赏回纥”。

之后代宗对回纥极度优柔,尽量满足回纥在马绢贸易中的要求,对回纥使节也极度容忍,甚至回纥使臣在长安“白昼杀人”,“劫掠坊市”都不敢管。

但这种情况也引起唐朝的反弹,唐德宗继位以后,奉行联合吐蕃对抗回纥的政策。

结果,吐蕃在双方盟会的过程中,劫掠唐朝大臣,史称“平凉劫盟”

这个恶性事件爆发后,唐蕃关系彻底破裂。

而此时吐蕃对河陇、西域的扩张,也触碰了回纥的核心利益。[1]

于是,唐、吐蕃、回纥的三角形关系出现了移位,回纥这个重要的砝码,重新倾向了唐朝。

随后,回纥自己改称为“回鹘”,并与吐蕃爆发了五十多年的血腥战争。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因内斗崩盘。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也因内斗崩盘。

这两个强横一时的对手,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部分内容的背景很复杂,这期就是简单总结,等讲到后面的时候,我们会仔细进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梳理了回纥的历史,下一个问题就是,仆固怀恩为何能说动回纥南下攻唐。

756年,李亨在即位灵武,当时身边缺乏平叛之兵,只能请回纥“助国讨贼”。他派敦煌王李承采和仆固怀恩出使回纥,李承采娶英武可汗之女为妃,仆固怀恩负责对接军事。

唐王朝为什么会派怀恩去联络回纥呢?

这是因为怀恩出身于九部回纥之一的仆固部,大家同族同种,他比较了解回纥内部的情况,能够用共同的语言和情感拉拢关系。

其次,他身为朔方军的高级将领,又有天子之命,既能代表政府,又能代表军方。

再有就是,怀恩与回纥一直都没有断了联系。

他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回纥可汗,还有一个儿子在回纥做叶护。这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关系,唐书给了一个评价,“其家族在回纥的势力盘根错节”。[2]

这就是仆固怀恩的特殊价值,在整个平叛期间,他相当于是唐朝与回纥之间的总联络官。这一点是郭子仪、李光弼都没法替代的。

他与回纥的关系好,这是好事,唐朝皇帝也乐见其成,但关系太好,那就不一定是好事儿。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去世,唐代宗继位,河北叛军总头目史朝义致书回纥登里可汗说:“唐家天子频有大丧,国乱无主,请发兵来收府库”。

贪财的登里可汗带着十万大军南下,进入唐境之后,只见“见荒城无戍卒,州县尽为空垒,有轻唐之色”。

唐朝得知回纥出兵帮助叛军后,朝野震动。

此时登里可汗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想见见老丈人和老祖母。

这位登里可汗乃夫人是仆固怀恩的女儿,他想见的老丈人和老祖母,就是仆固怀恩和怀恩母亲。

代宗感觉这是个拉进关系的好机会,就下诏让怀恩出面调解。

可仆固怀恩想的是,现在都有人诋毁我跟回纥关系太好,我要是去了,真的说成了。

那不是坐实了,我能左右强夷吗?

到时候捅咕我的人更多了,我不去!

这把代宗急得,又是赐丹书铁券,又是下免死文书,逼着他和老母亲去见女婿。[3]

结果,这位回纥女婿真给老丈人面子,带着军队给了叛军最后一击。

我们前面讲仆固怀恩之乱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他真想造反,完全机会联合叛军一起干。没必要等叛乱平定十个月以后再动手。

所以一直都有人认为,仆固怀恩是被逼反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忌惮他与回纥密切关系。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他的性格以及唐朝人对胡人态度的变化。

在安史之乱以前,唐朝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不太在乎是不是胡人。

天宝年间的十大节度使里,高仙芝、哥舒翰、夫蒙灵察、安思顺、安禄山都是异族。

但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很多唐人的心态,他们开始不信任异族将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里记载了这样的一条史料:“史思明自称燕王后,牙前兵马使吴思礼说:‘史思明造反,因为他是番将,怎么可能尽忠于国家’。然后他以目视怀恩。怀恩色变,阴恨之。等到两军阵前,怀恩射杀之,呼曰:‘吴思礼阵没’。其夕,收军,郭公疑怀恩为变,逐脱身先去。”[4]

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唐朝人心态上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仆固怀恩是个睚眦必报的性格。

尤其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皇帝不再信任边将,转而开始扶持宦官势力。等到了代宗时期,他自己都是大宦官李辅国拥立的,为了拥立他,李辅国带人挡着唐肃宗的面,打死了张皇后和越王李系。

代宗即位以后,这哥们狂得都没边儿,跟代宗说 :“皇上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

这些宦官特别妒忌功臣,平叛功勋最高的三位将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都遭到了打压。

大宦官鱼朝恩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面对这种奇耻大辱,郭子仪都忍了。但仆固怀恩忍不了,当河东节度辛云京拒绝他进城,说他要造反的时候,他马上就上奏朝廷要求杀了辛云京。

另一个平叛功臣李光弼的情况与怀恩类似,他是契丹人,也是个异族。面对唐朝的不信任,他也在吐蕃打进长安之时,选择拥兵观望。这和郭子仪在关中奔走赴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估计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三位名将的人生轨迹出现了不同的走向。

我们可以大概推测,仆固怀恩的内心可能存在两个世界:

一个是汉系世界;

一个是胡系世界。

他们在汉系世界里,接受了君臣父子的儒家思想,所以他在反叛的事情上表现得很犹豫。他老妈拿刀追着他砍,也是这种忠君思想的表现。

如果两个世界能够达成平衡,自然一切相安无事。

但如果汉系世界不能容纳他的时候,他就去追寻心中的胡系世界。

所以,最终仆固怀恩还是反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史料里对仆固怀恩的评价。

从唐书的评价上看,似乎对仆固怀恩持同情的态度,并没有把他和安禄山等人相提并论。

例如在《仆固怀恩传》里,旧唐书的作者用了80%以上的篇幅列出他的功劳和向皇帝自辩的上奏。

其中写到怀恩一族“满门忠烈,咸愿杀身,野战攻城,皆先士卒。兄弟死于阵敌,子侄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纵有在者,创痍遍身”。

新唐书里还写了唐朝大臣也不太相信怀恩要造反,颜真卿与代宗说:“明确表示怀恩要反的人,就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个,其他朝臣都认为他冤枉。”

另外《新唐书》还补充一条旧唐书里没有的内容,“大历四年,册怀恩幼女为崇徽公主,嫁回纥”。

要知道,按唐朝的法律叛逆是灭门之罪。

代宗能收养怀恩之女,说明唐朝也没对怀恩家族下狠手。

不过,这种优待也可能是顾及回纥可汗的感受,毕竟人家也是实在亲戚。

最后是仆固怀恩的墓一直在灵州保留下来,没有受到破坏。

清朝时期的灵州知州,还曾写了一首诗:

唐代当中叶,渔阳起叛藩。

晓雄出裨将,义愤救中原。

酣战摧强敌,孤军领外援。

假威添虎翼,协力剪鲸吞。

坏道沉碑失,阴崖破冢存。

悲风作呜咽,疑是健儿魂。[5]

有关回纥与仆固怀恩的事情,就讲到了这里了,下一期咱们回到唐蕃战场,来讲讲吐蕃的战争指挥艺术。

参考书目:

[1]、《回纥史》_杨圣敏;

[2]、《试论仆固怀恩之乱》_曾超;

[3][5]、《评析唐代民族将领仆固怀恩》_吴晓红;

[4]、《从河东镇的政治处境论辛云京与仆固怀恩之乱》_刘永强,张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