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瞿秋白借用鲁迅的另一笔名“何家干”发表了一句话,“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后来鲁迅把这段字收录在自己的文集里,形同于鲁迅同意了这段说法。是何原因让鲁迅等人犯这么大的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3月22日,胡适说:“在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对此鲁迅等人气得对他大骂,颇有一番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真正让鲁迅等人上火的是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1932年12月宋庆龄、蔡元培、鲁迅几人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名义上是保障民权,实际为了营救共产国际驻上海秘密工作人员牛兰夫妇两人。牛兰夫妇在上海英租界被捕。他掌握着大量的“红色机密”。经过几番辗转,蔡元培等人12月终于组成“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他们提出“无条件释放一切政治犯”要求,目的是掩饰营救牛兰的意图。如果这个要求通过了,意味着身为所谓政治犯的牛兰夫妇也会被理所当然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兰夫妇

但是胡适在没有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就自告奋勇,断然前往监狱里对政治犯们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让犯人说出实情,他用英语和外国犯人交流。犯人还真对他说了种种不好的待遇,拷脚链、饮食不好等。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提出监狱的种种酷刑,意图促成释放政治犯时,胡适充分认为自己的实地考察结果更可靠,所谓的酷刑根本不存在,于是坚决反对“同盟”提出的建议,因此破坏了“同盟”救出牛兰夫妇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同盟”开除胡适的决定,鲁迅不但毫不犹豫地投了赞成票,还展开了对胡适的批评。尤其是对于胡适用英文和犯人交流,鲁迅嘲讽此为“监狱掀起的一股自由改良之风“,以前监狱是不能说英语的,结果胡适博士一到,就开了说英语的先例,监狱里的犯人被一口流利的英语吓怕了。正因此,在不久后胡适说了那句话时,鲁迅等人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嘲笑他是替日本的侵略出主意的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