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再次被爆出故意损毁文物。

被损毁的是曾清代文物“黄河兰州浮桥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损毁原因更是奇葩,竟是因为展柜尺寸太小,装不下,工作人员便人为将其裁剪。

据悉,被损毁的“黄河兰州浮桥图”应绘制于1867年之前,内容为工笔彩绘清同治元年至六年间兰州城垣形势、名山名刹、黄河水车、铁索浮桥以及皮筏竞奔、舟车川流的生活景象。

2012年时,台北故宫博物馆要筹备一场文物展览,“黄河兰州浮桥图”是其中一项展品。

因为定做的展柜太小,“黄河兰州浮桥图”无法放入其中,当时的负责的林科长便让工作人员将该图的左右两边各裁剪一部分。

当时的博物馆馆长知道后,并未作出任何处理和调查。

可见,也许这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馆对待文物的态度了。

在此之前,台北故宫博物馆已经被多次曝光损毁文物。

早在10月28日,台媒便报道了国民党“立委”陈以信在“立法院”上公开举报,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2件明清文物被工作人员不慎打破,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不仅不管,还屡次下“封口令”隐瞒。

紧接着,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对陈以信的举报召开了记者会,否认隐瞒,称已经开始启动修复工作。

他表示一共有3件文物出现破损,分别是“明弘治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清康熙 暗龙白里小黄瓷碗”以及“清乾隆青花花卉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同时,他又称三件被损毁的文物都属于“一般文物”,价值不高,不需要报告。

对于是否是故意损毁,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予以否认。

1日,台北故宫发布声明,称不排除故意诬陷的可能。

打脸来得飞快。

台媒很快挖出台北故宫博物馆调查报告,报告中,台北故宫博物馆称打破文物是因误会。

网友们并不买账,纷纷谴责台北故宫对待国宝随意的态度。

很快,台媒再次扇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记重重的耳光。

网络曝光了文物损毁视频,视频清晰显示台北故宫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打开盒子时,将盒子里的文物掉落在地上,文物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已,台北故宫博物院再次出面承认,是工作人员失手打碎。

这下台北政客们闹翻了天,有“立委”表示要进行“实地考察”,扒出背后的文物保护流程黑幕。绿营方面则以“不是第一次破损”为由,企图盖过这次风波。

但台媒一般认为,这次事件的重点不在于文物有损坏,而是事后的调查流程令人质疑。

大陆的网友们也对此发表了看法,对台北故宫博物院对待文物的态度表示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