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自卑的凤凰男,却娶了一位富家女为妻,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他是个渣男,一边把自己治疗的女病人变成情人,一边对历任用情至深。他将老师弗洛伊德视为人生导师,在梦中却想要杀死他。一手烂牌能够打成王炸,荣格的故事太令人感慨。

母亲喜怒无常,经常出入精神病医院;父亲身为牧师,却懦弱地怀疑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童年沉默孤独,分裂出双重人格。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内向、阴郁的小孩,长大后竟然能够治愈无数人,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心理学家?也许正如他所说:“受伤的医生才是治愈者。”

翻开这本《自愈与成长》,你似能看到,荣格这位民国时期的瑞士心理学家,隔着无垠的时空吐舌做了个鬼脸,唇角的笑意神秘而又蛊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有一种别样的人格魅力。在他眼中,精神病人和正常人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所谓正常人,不过是在梦中发作精神病的人,而所谓精神病人,只是睁着眼睛做梦的人。人们无须为自己的病态和疯狂羞愧。可以想见,能够秉持这种理念的心理医生,对患者而言是多么的可贵。

他说真实生活总是悲剧性的,那些不知道这一点的人从来没有活过。荣格认为精神病仅仅是深层的人类本性,那些妄想和幻觉意义非凡,它们昭示着病人的人格特质,生活经历,希望和欲望。

即便是精神错乱的病人,他们的内心也存在着一种堪称正常的人格,只是此刻它正冷眼旁观,有时这个人格还会做出非常理智的评述和异议。

瞧瞧,多么犀利,别致,有温度的见解。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荣格无疑是特立独行的。要知道那个年代的心理医生们,工作仅仅满足于诊断和描述症状。他们急不可耐地给病人贴标签,扣帽子,就好像病人一旦被诊断,疾病本身就会自然痊愈一样。

荣格就不同了,他本人保持着对病人强烈的兴趣,且不满足于传统疗法。他并不着急将患者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在治疗中也从不扮演权威,他关心的是,如何从病人本人那里获知天生的倾向以及将他们引向何处。

说到天生的倾向,有的人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他们背负着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负面情绪,形同枷锁。你内心戏那么多,你家人知道吗?

荣格将这类人群归类于内倾直觉性格,而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极端。他竭尽所能一边研究、治愈他的患者,一边对症下药,自我疗愈,“我昨天受的伤都是为了今天懂你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本书令读者找到了一个自我救赎的契机,让那些在黑暗中苦苦跋涉的人们仿若窥见了一丝光明。那些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中隐藏的内心挣扎,那些难以启齿,不忍触碰的过往,还可以被这样梳理、慰藉,妥帖安放,真是太好了。

除非你将无意识意识化,否则无意识将指引你生命,而你会把它称作命运—荣格

那么,我们该如何驾驭那一闪而过的无意识呢?答案是梦境分析。本书详细记录了荣格从幼年到老年的30个梦境,并且一一列举了荣格对这些梦境的分析。睿智的心理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触摸隐秘,填补内心的“黑洞”。

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梦境中的某些情节,荣格也是若干年后才能参详透彻,然而它们无一例外地与现实生活的走向相呼应,甚至提前埋下伏笔。

荣格的这段经历也提示我们,一个人要深入地进行个人心理分析,把梦境详细记录下来是极其重要的。当我们面临选择困难时,在梦境中寻找答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书中那些关于梦境的描述引人入胜,那一个个色彩斑斓、充斥着异国情调的梦境像是在引领人们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心灵冒险。

在满足人们的窥视欲之余,作者抽丝剥茧,一一展示了梦境是如何影响,呼应现实的。那些千奇百怪的隐喻和暗示令人着迷,梦境分析竟然如此有趣。

通过书中的种种案例,你不得不钦佩荣格的知觉敏锐,眼光犀利,以及他对心理学孜孜以求的钻研。而梦境对心理的修复能力更是令人意想不到。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不再执着于以牺牲生命活力为代价的理性,也放弃了从亲密关系中寻找意义,去填补童年的缺失。当自己无法抵御社会的惯性时,愈发能够从容以对。

最重要的是,我会在每天早上睁开双眼的那一瞬间,迫不及待地去追溯前一晚的梦境。于蛛丝马迹中探究自己的情结,原型和客体。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心境看得越来越清楚时,才能由衷地接纳自己,打破发展与停滞的二元对立,从而实现精神自洽、自性圆满。

可以说,荣格终其一生将自己的苦痛淬火锻造,涅槃成一颗圆融剔透的灵丹,使无数在泥泞中沉沦的人们习得关照自己内心的法门。邂逅这样一本书,如同获得了一枚开启内心,贯通过去与未来的钥匙。你确定不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