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组织薪酬体系(薪酬实践)的设计,一定绕不开薪酬竞争力的策略安排。

为什么一定绕不开薪酬竞争力的策略?相信这个视角应该是主流观点——竞争力越高,越容易招人、留人。容易招、留得住就意味着对员工的选择空间越大、调整员工结构的支撑力越强。

什么是“薪酬竞争力”?有比较才会有竞争——自己的薪酬水平与外部比较,自己的越高那自己的竞争力就越强。

有哪些薪酬竞争力策略?这3个观点可能很容易想到、也很容易被接受。(1)总体上,要持续提升薪酬竞争力水平;(2)有的人(岗),他的薪酬竞争力要高一些,有的没必要;(3)有的人(岗)的薪酬竞争力水平可以在90分位、有的75分位就行。

果然是这样吗?仔细思辨以下4个问题,可能你也会说:薪酬竞争力,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怎么理解薪酬水平?

有的人只看到手的工资,至于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之类的他就不愿意算进去。

有的人只看固定的工资,至于浮动的他也不愿意算进去。

有的人只看眼前的工资,至于中长期激励的他也不肯算进去。

所以,细细推敲,薪酬水平的理解可能很难达成统一的理解——如果企业所理解的跟员工所理解的内涵不一样,那薪酬水平的策略选择就成了自说自话

所以,关于薪酬水平内涵的理解,可能这6个视角都需要关注:固定薪酬(无风险,保障性)的水平?个人工资总额(薪酬总额)?平均工资总额的水平?月度薪酬总额?年度薪酬总额?3年的工资总额?

02

薪酬水平是不是必须要有竞争力?

第一种观点:相信这个视角应该是主流观点——竞争力越高,越容易招人、留人。容易招、留得住就意味着对员工的选择空间越大、调整员工结构的支撑力越强。

第二种观点:没有竞争力就不好招人了吗?比如公务员、多数的国企,进去之后至少几年之内,他的薪酬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薪酬竞争力未必是必须的,吸引人还有安全感、荣誉感等因素。

03

增强部分人岗的薪酬竞争力,就一定是好?

主流的观也许是“全面提升薪酬水平没必要,薪酬的竞争力针对部分人岗就好”。这种观点很容易被接受、国企政策也是这样,一般倾斜的对象是高级管理者、基础业务链序列(销售、研发)、一线队伍。这样做有没有问题?比如,办公室的办事人岗,他们离领导更近、他们是企业政策的建议者和落地辅导者解释者、管理类流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对企业的总体舆论、流程的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实际上是变相的承认了管理的低价值,这个假设一旦在企业里生根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很要命。

04

与外部对比薪酬竞争力,真的行得通?

外部薪酬的对标可能是个伪命题比如,第一层逻辑。北京的薪酬水平跟三四线城市的比,可能就不好比。第二层逻辑。就算都是北京的,城乡差异、行业差异(特别是多元化企业)、市场定位的差异(有的做国外、有的做高端)、企业性质的差异(国企、外企、民企)、对标对象发展程度的差异、薪酬元素的差异(有的长期激励)……影响因素太多了。第三层逻辑。就算是基于大数据、基于统计学,上述问题都能解决,数据如何获取?统计口径是不是真的一样?数据形成之后,环境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既然薪酬对标可能是个伪命题,那为什么企业对薪酬对标还这么热衷——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

既然薪酬对标是个伪命题,那怎么确保既定意图下的薪酬竞争力——以企业内部的历史数据为主、以市场数据(就是多数求职者要多少钱)为参照可能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这样,薪酬的内部公允性问题该如何解决,引发出来的这个新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