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自体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深以为然。

那么,怎么判断父母是什么人呢?或者父母是个怎样的人,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给出了答案,即父母应该成为一个清爽的人。

包括,在关系中边界清楚,不黏黏糊糊;能够自得其乐,不太依赖他人;处理事情立断果决,不拖泥带水;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从父母的人格上说的。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清爽的父母,更能应对好亲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清爽的父母,会处理好自己的焦虑

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父母是想成为好父母,想好好教育孩子的,但有些父母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比如,那些为孩子成绩而焦虑的父母们,尤其是妈妈,他们以"我都是为你好"的理由来敦促孩子,甚至是责罚孩子,以让孩子用心学习。

那么,他们的焦虑真的来自于孩子成绩差吗?

或许,在他们看来,孩子成绩差意味着考不上好大学,甚至是考不上大学,而没有读好大学的人,或没读大学的人的生活是艰难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孩子成绩差让自己没面子了,等等),所以他们才会向孩子传递这种焦虑。

这么说,并不是要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不管不顾,而是希望父母们能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到底在焦虑什么,焦虑背后的恐惧真的是事实吗?

其实,那些因为孩子成绩差而焦虑的父母,更多的是,他们不相信一个普通人(或是没有读好大学的人,或是没读大学的人),也可以活得很幸福。

在父母的潜意识里,他们的生活总是感觉不够幸福,只有当他们拥有了更多、更好、更优秀之后,才觉得自己很幸福,于是对孩子有高要求和高期待。

但事实上,幸福是主观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又是不同的。

演员陶虹曾在接受采访中说到,当好妈妈并不难,关键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陶虹因小时候被寄养的经历,让她一直觉得和妈妈的关系不够紧密,但经过多方面探寻后,她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她理解了妈妈当时的决定,也明白妈妈对自己的爱,于是内心与妈妈和解的她,在面对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时,会更轻松。

因为她没有因自己童年缺爱,或把被忽视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过度补偿。

从这个角度来说,陶虹就是一位清爽的妈妈,因为她懂得处理自己的焦虑和情绪。

这也是心理咨询师丛非从老师说的:

当你不再对自己的生活体验到那么焦虑,你才不会去对孩子的生活焦虑。当你不再努力去控制自己的生活,你才不会去控制孩子。亲子问题的答案,从来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和自己的关系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清爽的父母,不会强迫孩子

前面说了,清爽的父母会处理好自己的焦虑,除此之外,他们也不会强迫孩子,能够理解孩子的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

电影《天伦之旅》中的弗兰克,和其他普通的父母没有什么不同,他曾是给电线涂保护层的工人,他有四个孩子,现在退休在家,妻子去世后,他发觉自己和孩子们的关系疏远了,因为之前都是妻子和孩子们联系,所以他想试着和孩子们重建感情,就这样,他不顾医生的告诫(他有心脏病,不适合一个人坐飞机),独自踏上了看望孩子们的旅程。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才慢慢成为一个清爽的父亲,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强加的。

大女儿艾米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大儿子罗伯特也不是指挥家,小女儿是同性恋,且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二儿子大卫,已经去世,并没有成为他想让他成为的大画家,可以说,弗兰克的四个孩子都没有活出他期待的样子。

但影片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弗兰克知道了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他看破但没有说破。

影片的最后,躺在病床上的弗兰克真诚地向大卫道歉,并告诉他“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为你感到骄傲”,那时的他,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好爸爸。

清爽的父母,懂得孩子的生活可以和自己期待的不同,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父母身上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的工具。

正如诗人纪伯伦在《致孩子》中说的:

你的小孩,不只是你的小孩,他们是生命的儿女,他们经你而来,但不从你而来,他们和你在一起,但并不属于你。

3.清爽的父母,能够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其实,文章开头曾奇峰说的清爽父母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因为他们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和孩子们的关系。

其中的关键点是,做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即谁的课题谁负责。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当然要负责,尽义务,但同时也要有边界意识,不能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更不能用强加的方式爱孩子,要知道孩子的事终究需要孩子自己负责,而父母要做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过多干涉。

父母们如果因孩子的事情而焦虑时,要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是自己在焦虑,还是真的替孩子焦虑?自己有没有补偿心理?自己有没有在利用孩子?

这几个问题有助于父母们觉察自身的情绪和想法,有利于做到“课题分离”。

当然,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这不仅仅需要父母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需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改变,比如,怎么做到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怎么接受孩子的普通,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

好父母,不是天生的,他们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成为的。

如果父母们能够换一个角度去想,自己都需要学习才能成为好父母,就很可能接受孩子暂时的不够好,进而学会用“孩子一生”来考虑当下的不足,不急于给孩子贴标签,帮助孩子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看到时间的力量。

其实,父母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父母接纳孩子,就是接纳自己。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