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吕世明

或许到了今时今日,所有中国人都要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想实现彻底疫情全面清零已经不大可能,随之而来面对的则是明年春节大家是否能够顺利回家过年。

近日全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了一些疫情的反弹,虽然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工作生活影响已经不大,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运和2022年北京冬奥,就地过年又一次被提及,目前已经有包括浙江、河北、山西、广东、辽宁等多地已发出倡议,非必要不离开,就地过年。

2020年初疫情恰好爆发在春节前夕,出于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的考虑,全民配合国家防疫政策实现了“硬性”的就地过年,甚至可以说是居家过年,到了今年年初仍旧是因疫情的反弹,多个省市地区倡导民众就地过年。

但通过2021年的春节档,突然让所有人发现一个问题,一度大家所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出现,甚至三四五线也有不错的表现,那么对于2022年元旦&春节档,如果仍旧出多省市就地过年政策的实施,对于电影市场有何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家或不回家,理性和感性的交织

如果说今年年初,大部分国民在没有接种疫苗的基础便 “贸然”回家过年,可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风险。但到了今年年底,特别是近期广泛的第三针接种,内地疫苗的覆盖程度和防护力度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

▲今年初就地过年倡议省市

由此可见年初针对疫情反弹各个地区所提出“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可以理解的,同时面对现阶段疫情反弹,一些出现波动的地区根据自身要求提出同样的政策也并不为过,更何况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员曾光也表示“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春节绝大多数人,该回家可以回家”。

拍sir认识的一位从业者小A表示,如果2022年春节她不能回家,那将会是其连续三年未能回家过年了。2019年刚好公司有项目,2020年因为疫情被留在工作城市,今年春节档公司又有项目需要跟进,好在于这些假期的损失可以通过后续的补偿来弥补。

但对于更多尚未真正意义假期自由的流动人口而言,如果春节不能回家,那么整个一年将丧失掉和父母见面的唯一机会,这些问题和矛盾好像都应该只用“就地过年”来搪塞和解决。

从现阶段来看,中国内地的防控政策已经调整为“动态清零”,就地过年的政策也更多交付到各个地区来具体实行,或许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员工实行较“严格”的政策,但能不能回家、想不想回家,这个自主权仍旧是要留给个人去选择和权衡,毕竟来回路上的风险和未来回归到工作城市和岗位上遇到的一些问题,都需要自己来承担。

从客观上讲,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有两年之久,这两年在国家保障、民众积极配合下,内地疫情和防控意识非常完善,出现一些反弹和波动也是较正常的现象今年春节前五天内地实现了阶段性清零的壮举,但对于很多民众已经来不及再安排回家了。

2022年大年初四中国将举办24届冬奥运,这可能会成为很多地区实行就地过年的一个注脚,毕竟在奥运期间出现一些地区疫情的波动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但在今年春节前后,国内的疫情基本风平浪静,那么回不回家过年,对于很多人更多只是一个理性或感性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重新定义的春节档,

是三四五线开始成熟

别看这两年很多地区在“炒作”超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概念,但对于电影市场而言,仍旧对一二线就强烈的依赖,同时在城市方面各个地区的竞争仍旧强烈,不过相互之间的差距其实已经逐步的稳定和固化。

如果说几年前内地一些影投和院线大举进攻三四五线其目的并不完全相同,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院线也的确完成了较完整的布局,甚至一些新兴院线也实现了自身和对对手的超越。

这里也必须看到,由于三四五线布局,加上国内交通官网的高速布设,内地春节档的在一段时间内的崛起相当程度上是依靠了三四五线的爆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地区在后续的时间所呈现出的大幅度跳水和滑坡,其惨烈程度要比现在一二线城市周末到工作日的下跌更不堪。

▲《啥是佩奇》病毒宣传片

很多人到现在都会记得2019年《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病毒宣传视频《啥是佩奇》,看起土猛土猛的视频,其本质上是春节档最好的写照,所有人都希望回家。同时大部分春节档的影片也都会把“合家欢”、“带父母家人”一起看电影作为宣发重点。

但在今年的春节档,受到“就地过年”政策的影响,包括上座率75%(北京为50%)的限制,主流媒体和营销宣发公司对于集体观影和合家欢观影的宣传明显要减弱了一些,而且根据专业数据机构的统计,今年春节档各地票仓的数据并没有体现出较大的变化,或许这两年在春节档的观影迫切刚需和三四五线时间进一步的成熟,让就地过年影响对春节档甚微。

当然2022年春节档所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变数,往年春节通常要嵌入一个情人节档期,但2022年的情人节已经正月十四,虽然说可以和后面的元宵节形成一个不错的联动,但毕竟这两天是周一二,势必远不及嵌入到公众假日更有吸引力和票房爆发力,更何况在三四五这些地区,对于情人节假期的依赖程度显然是更高的。

即便如此,大体上现在行业也开始认知到如果单纯依靠返乡潮去给予三四五线在春节档票房的保障是缺乏安全性的,好在于最近几年三四五线即便不是春节档,在其他重点档期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似乎对于返乡群众和回家青年的依赖在进一步减少。

就地过年&奔赴家乡,

营销实现进可攻&退可守

根据《成都商报》的一则访问调查,有23.83%的受访者则已经一年没有回家过年了,21.48%的受访者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6.25%的受访者表示已经三年以上没回家过年了。

当然从数字上来看,似乎有很多人的确没有回家,但如果考虑到采集样板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我们又很难判断就地过年对于更多人的影响和左右,但如果从一些更权威和更全面的数据来看,大部分人还是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回到家乡。

或许我们对“就地过年”会存在一些误解,根据最近三年春节各个交通部门的数据统计,大部分下跌的多是长途旅行的出行旅客,像返乡和回城,包括一些省内的回乡和从二线城市回到同省的三四五线地区影响甚微。

不过对于电影市场而言,进一步面临着留守都市年轻人,退一步则也要迎来相当庞大的观众群体,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营销宣发方同样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往年青年人回乡带父母家人朋友去观影,可能对于这些人是全新的体验,毕竟三四五线地区影城建设速度较慢,存在了观影诉求较低,收入和票价不匹配的情况,多种因素会制约这些潜在观众不会主动消费观影。

但对于无论合家欢观影的体验,还是略带“孝敬”家人的诉求,在这几年春节档中国的确也在慢慢去培养这些观众有一个在固定周期内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另外智能手机在中老年观众进一步普及,他们对于手机功能使用的进一步提高,国家在这些地区高速互联网的加速建设,都让电影有可能更好的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其实今年春节档,就已经有很多未能回家的青年人,通过手机平台异地购票的功能给父母购买《你好,李焕英》的影票,像贾玲、沈腾等喜剧明星在三四五线也拥有一大批中老年观众的拥趸。

如果说往年一些档期的影片中老年观众会觉得即便是子女花钱看也不值得,但现在这个情况也在悄悄产生变化,要知道不仅仅现在青年观众在迭代,过往我们印象中的“中老年”观众也开始年轻了,毕竟现在很多95后的父母,可能他们的年龄段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生人,也都是在年轻时候“疯狂过”、“畅想过”,他们对于电影院接受能力已经大大好于传统意义的老年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好,李焕英》(2021年春节档上映)

如果就地过年真正影响到青年人带父母观影,其实如果在宣发侧重点上调整为“给父母买一张电影票”、“让父母重温他们青年时代的电影院约会”也是未尝不可的。

其实今年春节档内地还是积攒了一部分针对就地过年的有效策略,无论是继续激励留守的年轻观众、还是对这部分观众选择在初六七之后观看非头部影片(暨除了《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之外的影片)都积累的一定的经验和手段。

从目前的仅四五个省市倡议了就地过年,到最终可能有多个省市地区会提出该举措,电影行业还是要秉承以不变应万变的手段,毕竟内地几乎不会在因为个别地区的疫情反弹而停掉全国的电影院,这表明未来的春节档仍旧是去年最值得期待和有所作为的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