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心理学书籍是为了彰显优越感,有的心理学书籍是为了普渡众生,本书属于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心理学书籍:作者以权威的身份,深入严肃地剖析着种种病态的情绪,他们分析起源,流派,擅长分门别类,下定义,作诠释。他们会言之凿凿地告诉你,你病了,你病得很重,你属于哪一类病人,却唯独不给你对症的良药,只叮嘱你以后要注意自己的病,放轻松点儿。于是合上书后,你暗骂一声:流氓!自此愈发焦虑,无所适从。

佛教有云,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本书的作者胡慎之,一位被壹心理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的专业人士,给出了几个“法门”,让你能够从容应对身边的至亲至爱之人。

我是不信一本书就能让生活现状改变的。当我挑剔地翻开《与家人相处的秘密》这本书,并且准备好讥嘲时,它却给了我一种迥异的阅读体验。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深秋的午后,一个亲近的闺蜜拉着你在铺满落叶的林荫路上漫步,和煦的阳光轻触着你的面庞。你们边走边交换着各自的秘密。

起初,你是不肯说的,她却轻轻道出了自己难以启齿的过往。慢慢地,你被打动了,开始打开心防。你将伤痕累累却依旧血肉模糊的躯体亮给她看,她凝重地搂住你,“亲爱的,你不妨这样疗伤…”

那静静地诉说,时而让你后背直冒冷汗,时而让你泪盈于睫。你不敢相信,世上竟有人如此懂你!多年累积的不甘,委屈和惶恐瞬间爆发,你想大笑又想大哭,内心深处突然有了破旧立新的勇气…

直戳要害,角度独特,用平静的语调为你拨开云雾,逼你正视淋漓的鲜血,《与家人相处的秘密》这本书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化的父母,控制欲太强的妻子,拒绝沟通的丈夫,缺爱又都没有安全感的夫妻,当讨好型人格遇见情感暴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解开自己的心结,学会与家人相处,坦然面对必要的牺牲、取舍和妥协。作者用真实,有代表性的案例,细数个人与父母,伴侣,孩子的典型问题,教会读者爱,界限与规则。

01对父母: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探究过去?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令人意想不到。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生命初初的时光似乎奠定了生命的基调。很多人童年过得不快乐,成年后有心理缺陷便在所难免。我们见过太多的人把生活现状的不如意和原生家庭的影响联系到一起。

然而,作者却一刀见血地指出:一个人深入了解,分析自己的过去,不过是为了推卸责任。是的,有些人追溯过去只是为了给现在生活的不顺利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本质是想把自己现在过得不好归咎于别人,从而部分抵消因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失落与挫败。是不是很意外?

笔者的一位发小,从小生活在父亲酗酒,家暴的阴影下,用她的话说:“只要我爸一端起酒杯,我和我妈就得准备上(挨打)了。”这样的原生家庭确实可怜可叹。可如今她已经三十多岁,早已成家独立了,依然习惯性地抱怨着父母,把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挫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

于是,不爱社交,没有人脉是因为原生家庭;收入少,婆媳不睦是因为原生家庭;工作上浮皮潦草,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也是因为原生家庭。聚会闲聊时,只要她一起头,大家都知道她又要开始抱怨原生家庭了。

一次,忍无可忍的我打断了她的抱怨:“那些都过去了,别再抓着不放了,你已经是大姑娘了!”她深深看了我一眼,什么都没说,仰头就干了手中的啤酒。如今想来,她未必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只是不想面对罢了。

诚如作者所言,不断提及那些过往,一次又一次暴露痛苦,是为了获得爱。我这么痛苦,多多体恤、怜悯我吧,最好能改变对待我的方式,无条件地满足我—有些人是这样的心理。

更有甚者,探究过去竟然是为了缓解空虚。重新翻出那些旧事,就像撕开伤口上的血痂,还有什么能比疼痛更能增强人的存在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在特别无聊或特别焦虑时更容易被痛苦的过往侵袭。

当然,有些人探究过去是在准备原谅。是曾经伤害我们的父母变好了吗?不,只不过原谅于我们自己有好处。原谅意味着放下,意味着剥离那些不堪和沉重。

我们选择原谅,选择与自己和解,过去的事不管是好是坏,都真心接受,然后与过去告别。在作者看来,这种原谅也是一种“分离”,原谅了对方,就意味着不能再让对方为自己当前的状态承担责任,要自己对自己负责。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是时候了断过去,给自己一条生路了。

02对伴侣:婚姻是自己的,谁痛苦谁改变。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婚姻都是Ta自己的,既然选择与伴侣在一起,就说明Ta有一部分很适合自己。婚姻中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都是双方互动的结果,这个时候不要去归责,因为归责是在评判其中一方做得是好是坏,是为了指责对方,推卸责任。真正有建设性的做法是,谁痛苦谁改变。

很多人会问“凭什么要我改?”其实,这种付出感或者说牺牲感大可不必。因为改变是为了我们自己,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受益而改变。想在亲密关系中收获爱与温暖,那么,认真经营、维护这段关系就变得顺理成章。

而当我们真正对自己的婚姻负责时,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自省,调整,不会感到委屈,也不会对伴侣充满怨恨。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就像坐跷跷板,一旦一方做出了改变,另一方想继续维持平衡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正如作者所说,“一旦将改变的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很多事情都会大不一样。”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有个叫陈屿的经济适用男,乍看勤勉顾家,人畜无害,细看自我封闭,拒绝和妻子沟通,活得像座孤岛一样。偏偏,妻子钟晓芹又是个心中有着小期许,小浪漫,想要很多很多爱的女孩。

在那个宛如一潭死水的二人世界里,男人目光流连在手机和鱼缸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对妻子的关注。妻子想沟通,他回避,妻子有期待,他也不回应。嫌隙日积月累,矛盾终于在妻子流产后爆发了。昔日的恩爱夫妻,变成了离婚不离家的室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目睹了别的男人对前妻的追求,陈屿失去了方知珍惜。他痛定思痛主动改变,最终挽回了两人的关系。影视剧中有的是峰回路转,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能用幸福去做赌注。

03对孩子:我焦虑怎么了!

在作者看来,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孩子。相信很多焦虑的父母在瞥见这行字时,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这个教育急功近利的年代,父母们对于孩子的焦虑实在太普遍了。更糟的是,我们往往一边焦虑着,一边鄙夷着自己,内心不堪重负,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自己加上去的。

作者认为,焦虑有时能促使父母做好风险防控,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这并非是什么坏事。所以,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种情绪,只要不走向极端就好。

没有谁生来就是十全十美的父亲或者母亲,我们没有必要不断提醒自己没能做到什么,这么做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更何况以理想化的标准要求自己,本来就很难做到。面对亲子关系,我们只要思考四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回应,如何投入,如何脱离,如何感受。

只要我们遵循孩子的节奏,而不是自己的节奏,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克制自己的控制欲,享受与孩子的互动,注视,陪伴,感受,和谐的亲子关系并非难事。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有很多详实的案例,那些无所适从、寻找答案的人们仿佛就是我们自己。而作者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智者,他娓娓道来,教会我们如何厘清爱,界限与规则。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误解和困惑,当此时刻,不妨看看我们到底被怎样对待了,我们是不是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这便是读这本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