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中国古代史上,唐朝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耀眼夺目的光芒,提到中国古代文化史,唐朝文化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上,唐代经济繁荣,无论是国内的商品贸易还是对外贸易往来都十分繁荣。政治文化上,唐朝统治者思想开放,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各种外来优秀文化,这一时期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无论儒者还是戏曲表演者自身技艺技能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唐朝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鼎峰。

“百兵之君”的剑逐渐融入到舞蹈当中,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

“剑”作为中国古代将士常用的兵器之一,常被称之为“百兵之君”。

发展到后来,秦汉时期,剑也常常被用来作为身份的象征之一,上到皇帝下到文臣都喜欢随身佩剑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在朝廷上,剑也会被用来当做荣誉的象征,一般臣子立下大功,皇帝会赐予尚方宝剑给予奖励,这个时候,剑也被用来当做荣誉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宽松的文化氛围为各种文化技艺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秦汉时期“百戏”的发展为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魏晋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中外舞蹈技艺相互交融。

到了唐朝时期,有着前朝的舞蹈发展基础,再加上开放的文化氛围,剑文化和舞蹈技艺相互交融,唐朝剑舞因此达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剑舞表演者的技艺更加高超,各种风格的剑舞舞蹈曲目纷纷涌现。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钟爱这种英姿飒爽的舞蹈曲风,因此在唐朝,剑舞和传统舞蹈一样广泛地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参与剑舞活动的不仅仅有平民百姓还有帝王将相,这种变相地政治鼓励,大大刺激了剑舞技艺的发展。

随着剑舞技艺的不断发展,剑舞从配置上到表演技巧上也逐渐上升到专业的高度。舞蹈对于服装的要求就好比将士对于兵器的要求一样严格。

与传统的舞蹈服装所不同,传统的舞蹈大多是展示阴柔的一面,所要求的服装大多是飘逸唯美为主的。但是剑舞是以剑为道具进行表演的,剑是兵器之一,所展示出来的舞蹈风格是展示舞蹈者英姿飒爽的一面,因此表演剑舞的服装大多是戎装,这种服装华美而独特,表演者往往细腰束带,头挽双髻,造型优美,往往展示出的是表演者的飒爽英姿。

剑舞的独特除了表演的道具和服装之外,还体现在表演场所上。剑舞的表演场地除了传统的梨园舞台给帝王将相和王公贵族带来业余娱乐之外,还可以给驰骋沙场的将士在紧张的战争中带来轻松和愉悦。

军营也是剑舞表演的重要场合之一,但是由于古代军营属于国家机关重地,一般人往往禁止入内,军营里面的剑舞表演者一般都是将士自己。他们通过剑舞的表演舒缓自己紧张的心情,鼓舞自己的战斗士气,在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将士们也会通过舞剑的方式来表示庆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剑成为唐朝军营里面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在唐朝,有很多将士同时也是杰出的剑舞表演者,像唐军大将裴昊就是其中之一。

剑文化不但影响娱乐了当时人们的生活,还是唐朝诗人重要的创作意向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是文学创作素材的来源。唐朝时期,剑舞风靡全国,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热衷这种英姿飒爽的舞蹈风格。自然而然,剑舞也成为了唐代诗人们创作诗歌热捧的对象。

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就曾经以李十二娘的舞姿作出《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描写出李十二娘将剑作为舞器,运用的出神入化,观看李十二娘舞姿人的心情,也会随着李十二娘的舞姿起起伏伏,深入舞境当中。

除了剑舞这一特殊的娱乐方式,剑还丰富了唐朝诗人作诗的其他意向。剑作为“百兵之君”,向来就是武将驰骋沙场作战的兵器。唐朝时期,想象力丰富的诗人将剑与战场和将士们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背景歌颂勇敢杀敌,保家卫国的将士同时也抨击了战争所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别离。

裴旻,是唐朝最著名的将士之一。诗佛王维曾作《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一诗。裴昊是唐代最著名的将士,他作战勇敢,驰骋沙场,曾经一日千里。王维作诗一首,歌颂裴昊的勇敢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将士气概,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裴昊将士的钦佩之情。

在这首诗里面,王维就将“剑”意指裴昊将军,一剑曾当百万师,就是说裴昊将军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住百万敌军。剑在唐诗中,意指将士的例子还有很多。剑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唐诗的文化意象,对于唐诗的发展,尤其是其中战争诗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唐朝诗人们也常常用剑这一文化意象来比喻自己,常常借剑言志。通常来说,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剑做为万千意向之一,也常常被诗人征用,通过剑来表达自己的伟大志向。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是一个舞剑高手,李白从小就喜欢舞剑,在以后漫长的长河当中,剑也一直随着李白浪迹天涯。李白他自己是这样理解剑的,只要一把剑,一杯酒,就是豪气男孩的心愿,曾作诗曰:“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剑在唐朝广泛渗透在社会各个阶层当中,唐诗中的剑文化,不管是表演方式,还是唐朝诗人中的借剑言志,都集中的体现了剑文化在唐朝的盛行。

封建社会中,人的衣食住行都有着严格的封建等级的划分,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剑作为唐朝人生活的一部分,佩剑文化中也出现了封建等级之分。君王和达官贵人能够佩剑,其他的平民百姓不能佩剑,这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这是唐朝中央集权制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

除了政治等级上,在文化界,文人墨客也将剑看做气质和性格的标志,剑上面可以挂佩饰,很多文人都喜欢将自己的名字或者随身携带的代表身份的挂饰装饰在剑上面,有的文人墨客还喜欢给自己的剑取名字,标志这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社会对剑的崇尚,也极大地推动了唐朝制剑工艺的发展。唐朝制剑工艺高超再加上前朝时期制剑工艺的积累,唐朝的剑采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包钢工艺,做出来的剑笔直修长,吹毛立断。唐朝制剑工艺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逐渐传到了日本,唐代工艺技术对后来日本武士刀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作用,日本的武士刀采取唐代制剑工艺的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唐代工艺对日本武士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无论在文化上,政治制度上经济上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不但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还对当时世界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