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祖宅救了一家人,去世多年后,儿子中了状元。

张辰与沈巍同门师兄,沈巍的文章一向比张辰做的好。

这一年,两个人同时去参加国考,皇榜下来之后,状元竟然是张辰,而沈巍只中了第三名探花。

中了状元,自然要去叩谢恩师。老师很奇怪地说:“说实话,你的文章没有沈巍做的好,为什么皇上偏偏点中你呢?”

老师见张辰也一脸茫然,就告诉他一个小道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当时皇帝审阅卷子的时候,沈巍确实是排在第一,看看到沈巍的字体过于纤秀,有阴柔之气,就放在一边。

看张辰的卷子的时候,虽然觉得文采不如前面两位,但字体刚劲有力。这时候,正好有一位王爷求见,这位王爷在京城是有名的“顽主”,估计又得了什么新鲜的玩意儿,想献给陛下。

因为和皇上关系好,王爷便凑过去看皇上审卷,他拿起沈巍的卷子,看了又看,觉得有些眼熟。

皇上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他原因。

王爷一边说卷子好像一位风流才子的,一边如此这般的吩咐侍卫。

不大一会儿,侍卫回来,手中拿着一把团扇,扇子上是一首情意绵绵的艳诗,写的略微露骨。

与沈巍卷子一比较,字体一模一样。

原来这把扇子的主人是一名花魁,前几天为王爷去和朋友吃花酒,见花魁大冬天还拿着一把扇子,知道是情郎送的,王爷就多看了几眼,因而记住了字体。

皇上听说以后,心下不悦说:“这样风流轻浮,自然品行不端,怕是中了状元,也不是栋梁之才。”

说着递给王爷张辰的卷子,王爷说:“这张辰的字体刚劲,肯定是耿直的性子,怕是不好驾驭!”

皇上瞪了一眼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王爷,说:“国家就需要刚毅正直的人!”

于是,皇室就点了张辰为第一名。

老师对张辰说完这个小道消息,接着问他:“你是不是做过大善事?”

张辰摇了摇,老师说:“那肯定是你祖上行善积德了。”

张辰回到家,母亲高兴的老泪纵横,张辰就把老师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母亲。

母亲说:“是你那早死的爹,为你积的德啊!”

原来,张辰的父亲走街串巷,挑着针头线脑、糖果小玩意等,换破烂杂物为生,这天晚上回来,张辰的母亲替他收拾东西,看见一件破棉袄中有100银钱,就问他怎么收了这些东西也不知道。

张辰的父亲回忆说,当时天色已晚,生意又多,就没仔细看,应该是在刘村兑换的这件棉袄。

于是,张辰父急忙拿了棉袄就去了刘村。

正好村头有家人亮着灯、门也没关,张辰父亲就走了过去,只见正中房梁上,直挺挺吊着三个人。

张辰父亲立刻跑过去,一一解救下来,幸好来的巧,三个人都没死,其中的一个老翁正是兑换破棉袄的人。

“你们要是因为丢了银钱,我给你们送回来了。”张辰父亲说。

老翁摆摆手说:“这笔钱就是送给你的,你拿走吧!”

张辰的父亲很奇怪,哪还有自杀前把银钱送人的道理?更何况三人自杀,炕上还有一个熟睡的婴儿。

老翁见张辰父亲一再追问,就说:“我们两夫妻有一个儿子,年前借了一笔钱去做生意,客死他乡,人财两空,单单剩下我们老两口和一个儿媳,以及幼孙,“

“当初做生意是借的钱,债主一再来催还,无奈之下,把媳妇卖给了一家赌场老板做妾,得了100银钱,但这些钱还是还不上欠款,而且媳妇不舍得孩子,也不愿嫁过去,走投无路,只好自杀了。“

“你时常来我们村,我们看你是一个老实人,而且那个赌场老板平时祸害了很多人,那他这100银钱,权当为他积福了。”

张辰父亲和感动,就对老翁说:“那么不要自杀,既然不愿嫁,就把这写银钱送回去,那300银两我来想办法!”

回家之后,张辰父亲把祖上留下的几间房屋卖了250银钱,又东凑西借,凑够了300钱,急忙给那家人家送去,救了那一家人的命。

那家人是山客,过了两年,老翁去山上挖药材,挖到一颗千年人参,卖掉之后急忙把欠张辰家的钱还了。

听了母亲的讲述,张辰感慨万千,自言自语说:难怪古训有云:积金遗于儿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与儿孙,儿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中,词万事传家之宝训也!

注:故事改编自《孟婆传奇之桑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