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6日凌晨,已经下了几场雪的太原城看上去一片苍白,说它苍白不仅是因为雪色的单调,还因为城内外看不到一丝炊烟,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座死城,如果离得近一点,从城关向城墙望去,可以看到密密麻麻满是沙包,铁丝网和鹿砦的阵地,再近一点,可以看见地堡的枪眼中隐约露出的黑洞洞枪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头转到城北,十几名身着黄军装,荷枪实弹的士兵费力地打开鹿砦,5辆挂着帆布篷的美式吉普车车队从城内鱼贯而出,沿着汾河边的公路向北疾驰,到达汾河大桥后,往左一拐上了大桥。

车队穿过汾河大桥后,又转向西南,朝着圪僚沟机场方向疾驶。

由于武宿机场已经被解放军占领,因此山西王阎锡山在城南和城西加紧修了两个新机场,城南的叫亲贤机场,可以供运输机起降,城西的机场建在圪僚沟,这是个临时的备用机场。

今天的太原,从汾河大桥到圪僚沟村有环城高速相连,当时则是一片荒芜,吉普车队在这片荒芜地带疾驶,快到圪僚沟机场时却突然停了下来。

从第二辆和第三辆吉普车中先后跳下四个宪兵,他们分别把住车两边的车门,其余三辆车上出来几个宪兵和军官,他们从第二、三辆车中拽出两个被五花大绑的人,一个四十多岁,身着没有军衔的国军将军服,另一个约三十岁,身着便衣。

便衣虽然被五花大绑,却一点都不屈服,对领头的宪兵副营长强硬地说:“那么麻烦干啥,在哪里死都一样。”副营长眼睛一瞪说:“行,你骨头硬。”向身边的宪兵一摆头:“拉过去枪毙。”

便衣一听:“架什么?我自己走。”说着一边迈动双腿向前方野地里走去,一边对同伴说:“敌人要下毒手了,记住我们是为人民而死的。”他正要高喊口号,被身边早有准备的宪兵堵住了嘴巴。

宪兵副营长呵呵一笑:“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你。”命令将两人重新押上车。车队启动后一路不停地开到了圪僚沟机场,不多时,一架运输机在跑道上滑动起来,一溜烟飞上了高空。

两位被绑的人,身着将军服的是国民党军第30军军长黄樵松,身着便衣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1兵团8纵司令部参谋处长晋夫。

一、一个意外的情况,让华北军区1兵团准备争取30军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10月初,华北军区第1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周士第和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三人发出了“打进太原去,活捉阎锡山”的政治动员令。

此时的太原城防御体系相当严密,要打进太原,谈何容易?

在全国所有的军阀中,山西王阎锡山对山西的统治别具一格,自成一体,非常严密,此时此刻,经过八年抗战和两年解放战争,除了三支军阀军队,全国其他各地的军阀军队都已经被蒋介石中央化,这三支未被中央化的军队,一支是西北马家军,一支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军,第三支就是阎锡山的晋绥军。

阎锡山是山西辛亥革命的元老,统治山西已经长达36年,而他对山西的统治颇有成效。从全国范围来说,山西省在教育,经济和军事各方面都处于前列,这也使得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相当稳固。

阎锡山统治的稳固,体现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在政治上,阎锡山在山西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没有任何反对力量。军事上,阎锡山以乡土情结将军队打造成他的私家军,俗话说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他身边的将领都是以五台籍为主的同乡。政治和军事的稳固,就使得太原的防御非常坚固,而且阎锡山军的特点就是重防御。

日本投降后,阎锡山用了日军12个步兵联队负责打造太原的防御体系,形成了三道防线的环形大纵深防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比较大的是东山方向的牛驼寨、淖马、小窑头和山头4个大据点,有核心工事100多座,而且每个阵地都能经得起1万发炮弹的轰击。

打下太原城,是华北军区1兵团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因此太原城防虽然坚固,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对太原的地形,阎锡山有打油诗做形象的比喻:

太原形势象人样,东山好比太原头,手是南北飞机场,两脚伸在汾河西,太原好比是内脏。

东山距离太原城4,5公里,长度约8公里,从这里可以俯瞰太原城,要拿下太原,必须先拿下东山。

10月16日,徐向前下达太原总攻令,以7、8、13、15四个纵队向东山发起进攻。其中8纵24旅72团猛冲猛打,攻克老虎山,方家山碉堡群阵地后,于19日夜包围了驻罕山守敌的一个团——雪耻奋斗第八团。当72团正准备向这个“奋斗八团”发起攻击时,接到了这个团发出的投诚谈判信。

“奋斗八团”曾经被解放军全团俘虏,之后教育释放,重回到阎锡山阵营后被冠名“雪耻奋斗第八团”,但这个团早就军心涣散。解放军发起进攻,这个团立刻表示投诚。

面对“奋斗八团”发出的投诚信号,72团参谋长庞克昌、侦察参谋胡兆瑞和敌工干事杨琦三人进入敌营进行谈判,“奋斗八团”于当晚21时让出阵地,撤退到解放军的指定地点集结。解放军不发一枪就接收了罕山阵地,为随后攻克小窑头据点创造了有利条件。

“奋斗八团”的投诚,让徐向前,周士第和胡耀邦看到了解放太原的另外一种方式,即可以通过瓦解敌军内部力量获取胜利。和阎锡山同为五台老乡的徐向前还清楚,阎锡山的嫡系部队很难被瓦解,为此,他和周士第,胡耀邦将目光放在了国民党中央军第30军军长黄樵松身上。

二、30军的前世今生,如何来到了太原

第30军属于中央军系列,但是这个军的根子却是西北军的吉鸿昌第30军。

当年冯玉祥的西北军在中原大战中遭到重创而面临分崩离析,第8路军总指挥孙连仲向蒋介石输诚,得到蒋介石的认可后收罗西北军余部成立了第26路军,下辖第25和第27两个师,其中第27师79旅旅长就是黄樵松。

后第26路军围剿中央红军时,发生了第25师在73旅旅长董振堂领导下的宁都起义,董振堂带走了第26路军的大部分主力,因第27师大部已经被红军打残,因而没有参加这次宁都起义,使黄樵松与红军队伍失之交臂。之后总指挥孙连仲为了扩充队伍,吞并了吉鸿昌第30军,孙连仲自己兼任30军军长,黄樵松就成了27师师长。

抗战爆发后,黄樵松和八路军的交往较为密切,他和朱德,彭德怀和贺龙都有不错的交情,尤其和朱德相见恨晚,他的第27师容纳了不少共产党员,为此遭到国民党上层的忌讳,之后被调任68军143师师长。一直到抗战结束后,在蒋介石新式整军行动下,黄樵松才又回到老部队30军,只不过这时30军已经整编为30师,黄樵松任副师长。

黄樵松是一员勇将,参加了赫赫有名的台儿庄战役,他麾下158团3营7连和8连组成的大刀敢死队打出了西北军的威风。抗战后期,黄樵松率部驻扎南阳,为了表示抵御日军向南阳,老河口和襄樊进犯的决心,他准备了一口上写“黄樵松灵柩”的棺材。

抗战结束后的黄樵松有了厌战情绪,为了避免卷入国共内战的纷争,他请假回河南老家长住,但是奈何不了师长鲁崇义频频发电报催促,本着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返回,随整30师驻扎陕西渭南,归胡宗南麾下。不久师长鲁崇义升任集团军总司令,黄樵松担任了整编30师师长。

时代将黄樵松推到了华北军区的对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7月15日,华北军区1兵团向中央军委请示,待兵团完成榆次作战后,即北上包围太原并相机夺取太原,16日得到中央军委表示同意的复电。几乎同样的时间,黄樵松被胡宗南命令率领整编30师1万余人增援太原。

黄樵松率领30师抵达太原后不久,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针对前一阶段整编师的二二制不适应战场,恢复军级编制的三三制,于是整编30师又恢复为30军,黄樵松任军长。

对黄樵松这支中央军的到来,阎锡山是非常高兴的,不仅仅因为太原城增加了一支万人军队,更因为中央军有着阎锡山军无可比拟的强悍战斗力。阎锡山对这支部队高看一眼,优先提供物资装备,因此,黄樵松的30军比阎锡山所有部队的待遇都高一筹。

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待遇高,自然承担的责任就会重,30军被阎锡山安排在最具战略价值的东城方向,扼守大小东关。

30军也没有让阎锡山失望,在9月中旬到10月初期间,趁着解放军战役休整,30军以损失4000人的代价从解放军手中夺回了风格梁和大小窑头等据点,这让阎锡山大大高兴了一番,为了鼓舞城内军民士气,也为了更加激励各军,命令太原城内各个剧院免费招待第30军士兵一天,对中上层以上的军官,更少不了花天酒地。

黄樵松很清楚自己牺牲了4000人的胜利是怎么回事,也很清楚阎锡山的用意。眼看解放军在全国已经开始了战略上攻势,特别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时表现出的攻坚能力,黄樵松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济南守军是悍将王耀武的精锐中央军,战斗力比阎锡山军强悍得多,济南城尚且不保,更何况已经成为山西孤城的太原?

黄樵松苦闷中写下了“济南噩耗,大势去矣”几个字。太原被解放军攻陷是迟早的事,他黄樵松又不是阎锡山系统的人,没有必要为阎锡山陪葬,更何况阎锡山本人也不会和太原共存亡,思来想去他很清楚,自己只是阎锡山的炮灰。

黄樵松彷徨无措,正在苦闷之际,有人送来一封信,他打开一看,是他的老上级高树勋的来信。

三、黄樵松和解放军有怎样的来往?

当黄樵松担任孙连仲第26路军的79旅旅长时,高树勋是他的顶头上司27师师长,后来第26路军的第25师发动宁都起义,使得第26路军成了空架子,两人才正式分开。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不愿意成为内战的牺牲品,率领所部新8军起义,之后担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归属晋冀鲁豫野战军。此时,高树勋是华北军区副司令员。

黄樵松和高树勋的这层关系,被1兵团司令员徐向前考虑到了。

“奋斗八团”的战场投诚,让徐向前考虑内部瓦解阎锡山军的可能性,他突然想到了黄樵松和高树勋的关系,于是专程请高树勋来到太原前线,让他做黄樵松的工作,希望黄樵松举行战场起义。

高树勋给黄樵松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辗转到了黄樵松手中。黄樵松虽然不看好国民党的前途,但毕竟是投入到对立面,他在内心斗争了很久,最终做出了起义的选择。

促使黄樵松做出选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少不了他昔日战友的榜样。黄樵松在第26路军的同僚董振堂宁都起义后担任了红五军团军团长;直属上级高树勋在邯郸起义后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来自第26路军宁都起义的李达,更成了刘邓中原野战军的参谋长,这些战友被重用的现实,让黄樵松下定决心战场起义。

10月31日晚,黄樵松派他的中校参谋兼谍报队队长王震宇和随员王玉甲到小窑头的解放军8纵24旅阵地进行第一次接洽。第二天晚,王震宇又奉黄樵松命再次来到24旅阵地,在这里见到了8纵司令员王新亭和副司令员张祖凉,双方达成初步的意向性协议:30军让出东北两个城门,接引解放军入城。

8纵的两位司令员是奉了徐向前的命令来打前站,在这么重大的事情面前并没有拍板的权力,当他们认为王震宇确有诚意后,就带着王震宇见了专程来24旅指挥所等候的兵团政治处主任胡耀邦和华北军区副司令员高树勋。

搞情报工作的王震宇一见到胡耀邦和高树勋,就看出两人是真正关火的人,他先接过了高树勋写给黄樵松的第二封信,之后表示了起义的决心,提出了黄樵松交代的4点要求:

1、起义后,黄樵松要进入新政权的山西省省政府任职;

2、保留30军的编制和番号,不得裁撤;

3、对30军进行后勤补充并使30军得到休整;

4、暂不将30军调往别处。

对王震宇提出的这4点要求,胡耀邦全部答应。胡耀邦也从与王震宇的交流中认可了黄樵松的诚意,他最后将徐向前写给黄樵松的一封信交给了王震宇。王震宇接过信看了一遍,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解放军方面的完全信任,便开始将起义计划全盘托出:

黄军长决定先以交换体整为名,将第一线阵地上的部队留一小部,为贵军布置进出城关走廊。原二线部队向大东门附近移动,全军集结于城北享堂一带,准备届时控制大小北门和大小东门,接应贵军进据东关和北关,切断阎军的外围各点。同时,三十军与贵军由大小北门并肩入城,一部占据东北城角,监视驻扎该地的阎军部队;主力部队以后小河及鼓楼为据点,包围阎锡山的绥署,隔断阎的城内布置,进而用兵谏方式,着阎下令停止战斗,放下武器,和平解放太原。

黄樵松太想立功了,但是他的计划被胡耀邦一眼就看出不具备可操作性。

胡耀邦委婉地对王震宇说用不着黄军长做这么多事,只需要给解放军留出入城的通道即可,至于对阎锡山实行兵谏迫使投诚,这个需要根据战斗情况而定,但是以阎锡山的作风,要做到这点很难,因此有必要使30军的任务简单化。

最终双方敲定,30军的任务是留出大小东门的通道,放解放军由此通道入城,一旦解放军入城,30军就算完成任务,应立即撤出城外接收改编。

关键的协议敲定后,王震宇要求立刻回太原汇报黄樵松,他考虑到方便沟通联络,提出解放军派一名联络官一同入城,由30军保证安全。王震宇的要求来得有点突然,胡耀邦事先没有这项预案,他立刻电话徐向前,电话中表示自己要亲自陪王震宇去一趟。

胡耀邦的请求让徐向前感到为难,因为以胡耀邦兵团级的级别,要去敌营必须经过中央军委批准,而徐向前想在兵团内部把这个事情解决,因此要胡耀邦另外选派一个级别低一点的人过去。胡耀邦打完电话就和8纵司令员王新亭商量,要王新亭在8纵抽调一位政治军事双过硬的人做代表前往黄樵松军营。王新亭派遣8纵司令部参谋处长晋夫和侦察参谋翟许友随王震宇入城。

接到命令后的第二天,即11月3日拂晓,晋夫和翟许友换上便衣和王震宇一同向黄樵松军营走去,他们并不知道此时黄樵松已经身陷囹圄,而他们也正走在自投罗网的路上。

四、黄樵松是如何失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樵松性子很急,当他的代表王震宇还没有回来,还没有将解放军和30军的分工呈现在他面前,他就开始着手起义了。黄樵松向27师师长,自己最信任的戴炳南全盘托出了计划。

戴炳南跟了黄樵松16年,是黄樵松把他从营长一路提到了自己老部队的27师。在黄樵松心中,戴炳南是他最信得过的心腹,但是,黄樵松却忽略了一点,戴炳南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阎锡山的部下,从交情上来说,戴炳南和阎锡山的关系不次于黄樵松。

在30军起义这个重大而且隐秘的事情上,黄樵松的行动则显得太轻率。

首先,黄樵松接到高树勋的信决定起义后,曾探过戴炳南的口风。黄樵松说国民党在东北失利,丢失济南,徐州也不妙,不如早做打算,戴炳南轻描淡写地说了四个字:“时机未到”,这样的对话其实已经表明了戴炳南的不同态度,黄樵松却没有对戴炳南采取任何措施。

其次,在11月2日王震宇第二次进入解放军的阵地进行联络时,黄樵松,戴炳南以及30军参谋长仝学曾到建设厅厅长关民权家吃午餐。席间,关民权忧心忡忡问黄樵松解放军打进来怎么办。黄樵松说打进来你还是做厅长,关民权以为黄樵松说笑,说连脑袋都保不住了,还做什么厅长。黄樵松却话里有话地说了句:“我保你!”在这样的危机时刻说这样此地无银的话,无疑就是自泄机密。

第三,这次午餐之后,明知戴炳南对起义有不同意见,黄樵松依然对戴炳南全盘托出起义计划。黄樵松攻打阎锡山的计划本不具有可操作性,这种飞蛾扑火的计划吓住了戴炳南。戴炳南认为阎锡山正兵强马壮,30军和阎锡山军硬碰只能招致全军覆灭,要求黄樵松再认真考虑一下。对戴炳南的畏惧情绪,黄樵松视若罔闻,强制命令戴炳南回去传令下属各团行动。

戴炳南领受任务后很犹豫,他回去后找副师长仵德厚商量。仵德厚是台儿庄战役的敢死队队长,他也认为30军对阎锡山军作战没有胜算,结果一定是全军覆灭,与其背个叛乱的罪名而死,不如将黄樵松告发。仵德厚的表态还没有让戴炳南下决心,他又找来自己亲信团的团长商量,团长也认为和阎锡山作战没有胜算,于是,戴炳南定下了出卖黄樵松的决心。

11月2日当晚,当王震宇和胡耀邦正在谈判时,太原城内的戴炳南也正在向阎锡山汇报黄樵松的起义计划。听了戴炳南的汇报,阎锡山立刻布置抓捕黄樵松,他亲自给黄樵松电话,要黄樵松到绥靖公署开会,并派汽车到30军军部迎接。

这个敏感时候被邀请开会,又是阎锡山派的汽车来接,稍有心眼就会想到消息泄露,可是黄樵松一点都没有朝这方面想,而是应邀前往,结果一到公署就被逮捕。黄樵松被俘后,阎锡山立刻调整部署,在王震宇和晋夫回来的阵地上部署宪兵,当王震宇三人刚进入阎锡山军的阵地就被逮捕。

五、事件后续及评价

黄樵松是中央系,因此阎锡山不敢私自处理,只得将黄樵松,王震宇、晋夫和翟许友四人送往南京。南京的国防部特别法庭进行了两次会审,将黄樵松,王震宇、晋夫三人判处死刑。翟许友则被判无期徒刑,幸好不久以后全国解放,他得以活到解放后。

出卖黄樵松后,戴炳南接任30军军长,还得到了阎锡山奖励的3万元现金,在太原城将被解放军攻破时,戴炳南让他的卫士李士杰散布他已经战死的消息。太原解放后,公安局突审李士杰,得到戴炳南的藏身地点——开化市阴阳巷二号院,最终公安人员在壁柜中抓获藏了九天的戴炳南。

出卖黄樵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27师副师长仵德厚也在城破后被俘。太原军管会特别法庭经过审判,判戴炳南死刑,判仵德厚10年有期徒刑。之后仵德厚得到了善终,他出狱后回老家泾阳县担任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九十年代后以抗战英雄的形象见诸各大媒体,一直到2007年去世,享年97岁。

这次事件中的主角黄樵松若能活到解放后,抗日和起义双料英雄的头衔将让他尽情享受新中国的成果,可惜却牺牲在太原解放前夕,其遭遇让人唏嘘不已。这场起义的失败,从本质上看,还是黄樵松性格上的弱点。

黄樵松性格急躁轻率,他的亲信下属和胡耀邦都看出只有5000余人的30军不足以抵挡阎锡山军,黄樵松本人却急于起义立功,以致决定轻率,没有等到王震宇带回和解放军的谈判结果就仓促行事,最终导致失败。

试想,如果黄樵松等来王震宇和解放军的协议再行动,让他的下属们知道30军只让开通道给解放军入城,而不是和阎锡山作战,这场起义成功的概率将大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