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智慧“教科书”《智囊》中收录有一个故事,说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驻守雁门抵御匈奴。李牧每日训练士兵,却对部下说如果匈奴来犯,千万不要与他们正面交锋,首先要保护好牲畜,如有违者斩首示众。于是每当匈奴侵扰,李牧的士兵都赶着牲畜回营,长此以往匈奴都认为李牧是个懦夫。赵王听闻将李牧革职,但新将领却在边境连连败仗,赵王又欲重新任用李牧,这时李牧说,如果大王要用我,必须请大王准许我像以前一样行事。赵王应允后,李牧再次实行避战政策,时间久了,连自己的部下都觉得李牧胆怯,心有报国之心却无处施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存实力伺机一战而定胜负

李牧见时机已到,挑选五万精兵、十万弓箭手加紧训练。并将城内牲畜放出去,在匈奴来犯之时,李牧军假装被俘。匈奴单于听闻觉得有机可乘,带领大军攻打雁门。早已准备好的李牧,排列了许多奇阵,左右夹攻匈奴,十万匈奴大军被李牧杀得惨败,此后的十多年间,匈奴都不敢再犯赵国边境。《智囊》评译此事说,李牧对待部众恩厚宽仁,部众的报答心也很重,这样能提高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李牧蛰伏数年,而只用了一战,就能定胜负,而不用深陷战争泥潭,解决赵国的边境难题,《智商》盛赞了李牧与隐忍与智慧。然而这位支撑赵国的大将,最后没有战死沙场,而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死在了自己人手中。李牧为何会悲剧收场?这大部分是自己“作”的。

前后两个阶段同样战功赫赫

关于李牧的复杂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驻守雁门一带抗击匈奴,也是《智囊》中故事的发生时期,后期主要抵御秦国为主。在北部边境抗击匈奴的事已经讲过,运用“能而示不能”的策略,待到时机成熟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决定性胜利。赵悼襄王元年,老将廉颇被逼逃到魏国后,赵国任命李牧为大将军,总领抗击秦军兵务,开始了他后期的生涯。在抵御秦军的阶段,李牧同样取得傲人的战绩,在宜安一战中大破秦军,获得“武安君”的称号。还接连打败燕国、韩国、魏国,一系列的进攻,靠着赫赫战功成为战国时期的名将之一。

中反间计被害赵国因此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侵犯赵国,兵锋直逼都城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二位大将抵御秦国,秦国见在正面战场久攻赵国不下,就决定出“阴招”使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与司马尚这两个劲敌。秦国派人携带重金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诬陷李牧与司马尚作反。赵王昏聩听信郭开谗言,令李牧立刻卸甲回朝,李牧见抗秦形势大好,自己却被诬陷,被迫交出兵权,眼看努力成果就要付诸东流。所以李牧就以社稷安危为由,拒绝交出兵权,继续在前线奋勇作战。愤怒的赵王,与郭开在暗中窥探李牧,乘其不备将李牧诱捕斩杀,接着还罢免了司马尚。失去最后大将的赵国,在三个月后被王翦攻破邯郸,活捉了赵王,赵国正式宣告覆灭。关于李牧之死的问题,必须要结合赵国的国情来看,赵国中反间计是有“前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国连续两次中反间计

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赵国就曾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在大战前夕临阵换帅,将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换成了只会纸上谈兵,且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因此导大败,赵国40万大军惨遭坑杀,赵国元气大伤。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赵国连续两次犯了同样的错误,肯定有自己的深层原因。据《史记》记载赵国从立国到被秦国攻灭,历经十二代国君,其中发生了九次大规模变乱。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施行大规模军事改革,但也没有彻底根治此顽疾。频繁的军事变乱,对赵国君主与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最后一次变乱中,三朝元老号称赵国“定海神针”的名将廉颇,率军攻打乐乘,无奈之下乐乘逃走。接着就是赵王听信谗言,逼走了廉颇,使得廉颇客死他乡,赵国也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国的特殊国情复杂问题

可见赵国君主,对于外姓大将一直不信任,这就是导致赵国屡次中反间计的原因。李牧的悲剧,正是发生在赵国常年变乱的背景下,其实这种局面,连赵国英明雄主赵武灵王也不能幸免,遭遇沙丘之乱后,被幽禁到活活饿死。另外赵国的法制也不健全,赵国虽然是个中原国家,但在北方与多个游牧民族接壤,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结构,造成了农业与游牧经济并存的局面。经济上的多样,在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催化”下,很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赵国的地理环境很特殊,导致自身危机不断,非常容易受到外敌攻击。赵国民风逐渐剽悍崇尚武力,所谓“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就是由此而来的。

李牧时期的混乱赵国朝政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带来的社会矛盾可想而知,一遇到矛盾就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整个赵国从上到下,政令不通法令不行,张仪当年游说秦王之时,就指出了赵国这个大问题。赵武灵王虽然大刀斧阔的改革,但都是军事上的事,未触及到法制层面,所以赵国的国君,在处理国事的时候非常随意,李牧被杀的原因,也有赵国法制不健全的因素在内。赵武灵王励精图治,为赵国“续命”,但到赵孝成王时,赵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李牧活在赵孝成王时期,朝中奸臣当道,赵孝成王偏偏宠信郭开这种奸佞。这个时期赵国内部秩序混乱,外交方面也是一塌糊涂,李牧就是这种国情下的牺牲品。

李牧的自身性格导致悲剧

李牧被害也有很大一部分的自身原因,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他杀匈奴败东胡,在雁门关打造的铜墙铁壁,让强敌毛骨悚然。在抗秦战场上,他一次次挫败如狼似虎的秦军攻势,可以说李牧是拯救,行将覆灭的赵国的“救世主”,也是东方六国中独一能抗衡秦军的大将。而且在他领军期间,往往都是身兼官员任免权、财政税收大权,手下更有数十万精兵悍将。如此将才与权力,即便李牧居功不自傲,也不拥兵自重,但也会被他人视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而且偏偏李牧在这方面“情商”有点低,不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倔强的性格缺少变通,最终酿成了自身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倔强的性格注定为赵王不容

在李牧驻守边界之时,远离京师与国君,养成了独断专行的办事风格,他抵御匈奴的策略,保存实力伺机而动,还要保密,这势必会引起赵国君臣的质疑。《史记》曾记载:“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短短几句话,就能看出李牧的倔强,也可以理解赵王,对“叛逆”的李牧,不将自己的话放在眼里的行为,心里该有多愤怒。正如《智囊》中所讲,不难看出李牧极有个性,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就要坚持到底。再结合赵国的特殊国情,满脑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思想的李牧,注定会为赵王所不容。虽然李牧的策略是正确的,但他的行为也的确值得商榷。在李牧第一次被召回之后,导致边关连连失守,在万分危急之下,赵王意识到了李牧的重要性,并亲自去亲请李牧出山。

一系列问题给了秦国用计的机会

战事告急国君亲自来请,李牧还没有收敛自己的性格,先是闭门不出,后来称病拒绝,这种行为可以说是蔑视君王,赵王自然不会接受。但毕竟只有李牧才能镇守边境,赵王用尽办法来报复李牧,这时候李牧依然不给赵王面子,还对赵王说要用我,就得一切听我的,对赵王讨价还价,直到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后,才答应上任出征,可见李牧的性格不是一般的固倔强。正是这种目无君长的做法,引起赵王的反感,最终导致了赵王,对李牧的不信任。赵王纵是再昏聩,也是一国之君的身份,一旦他的威严,受到李牧的蔑视,那么李牧的厄运就为时不远了。秦国施展反间计,可谓是天赐良机,那些嫉妒李牧大权在握的赵国奸佞,也有了绝佳的可乘之机。

李牧错过最后一次避险的机会

秦国的反间计,正是利用赵王与李牧,他们性格缺点的基础上施行的,赵王中计也是情理之中了。更重要的是,在赵王将李牧从前线召回的时候,李牧还未醒悟到自身的危险处境,拒绝交出兵权回朝,赵王到了这里对李牧的杀心到达顶点,也可以说李牧亲手,葬送了最后一次自保机会。李牧擅于谋国,而不擅长谋身,注定会以悲剧收场。李牧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独一支撑危局的名将,他死后赵国也只有,走向灭亡的唯一结果,如果李牧不死,那么赵国也不会迅速灭亡。所以司马迁将李牧,与赵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还对李牧寄以深切的同情,同时对听信谗言的赵王,与赵国奸佞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尾声

李牧之死,也给赵国判了“死刑”,李牧的悲剧是赵国的具体国情,与自身对机缘把握不住,不识时务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李牧不是没有避险的机会,如果他能听命交出兵权,或许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至死都以国家安危为重。李牧虽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却会遭到了杀身之祸,“栽”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秦国的反间计,轻易就能使赵王的李牧产生猜忌,我们只能替李牧感到惋惜,感叹他的生不逢时,未能遇见明君了。

【参考资料:《智囊》,《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