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末的一天晚上,广州市公安局东区分局保安前街派出所门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神色慌乱,满头大汗的中年男子。他先是急匆匆地向派出所走去,但在快要到达派出所门口时,又停了下来。他仿佛犹豫了一下,随后佯装是乘凉的行人,从门口慢慢走了过去。而他一边走还一边东张西望,还时不时地回头打量一下。直到在确认没人跟踪后,他才又调过头,走走停停。在接近派出所大门后,他突然一闪身冲进了派出所的大门。
这个中年人自称名叫刘仁德。他向值班民警声称,有重要情况报告,需要当面和派出所领导汇报。民警看见他神色紧张,不像是信口开河,于是立即找来了所长。刘仁德随后就向所长报告了一个惊天情况,从而引出了一桩日后被称为建国初期“羊城第一大案”的国民党特务间谍案。

潜伏的敌人贼心不死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和最现代化的城市,其解放的时间却较晚,是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解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人民夹道欢迎解放军

在中国大陆的北方解放后,各地的国民党残兵败将、地主恶霸、流氓混混等纷纷南逃,逐渐汇聚到广州及其附近地区,企图进一步逃往港澳台和海外地区。

在广州解放后,许多没来得及外逃的人就不得不暂时潜伏下来,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了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严重治安隐患。

随着建国初的剿匪和镇反运动的全面展开,这些恶势力先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广州的治安随即恢复了正常,但潜藏的敌人并不肯善罢甘休,仍然在寻找机会伺机进行破坏,并努力拉拢哪些原旧政权人员下水。

这次来报案的刘仁德就是敌人的目标之一。他本是一名原来在旧政权里工作的小职员,平日工作谨小慎微。在解放后,原旧政权人员除了部分留用外,一律被人民政府遣散。

刘仁德没了工作,只能在一家小吃店打杂。由于工作繁重,比不得之前在旧政府里清闲懒散,因此他颇有怨言。

在经常来小吃店的食客中,有一个叫做吕薄冰的算命先生,听口音不是广州本地人。因为常来常往,吕薄冰很快就和刘仁德熟悉了。

他经常听刘仁德的抱怨,有时也附和几句。但是在刘仁德报案前一天的晚上,吕薄冰突然来到刘仁德的住处。在一番寒暄后,吕薄冰突然单刀直入地谈到自己正在策划劫持船只去台湾的行动,要刘仁德一起参加。

广州解放初期的风貌

镇反运动让人弃暗投明

刘仁德虽然平日里有些牢骚怪话,但是他对参加这种危险性极大的劫船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而且当时镇反运动高潮刚过,刘仁德是知道公安机关的厉害,因此他本能地就想拒绝。

可是当他注意到吕薄冰的眼神阴森森的时候,他估计对方很可能已经做了灭口的准备。于是他灵机一动,说此事重大,自己需要慎重地考虑一下。对方这才堆起笑脸,建议他想清楚了再答复。

胆战心惊的刘仁德越想越不对劲,他是本地人,见识过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镇反运动的决心。多少在广东当地横行一时的坐地虎和地头蛇,在政府的打击下就此覆灭。

他根本就不相信吕薄冰的行动能成功,于是他决定去派出所报案。

第二天晚上,他顾不上吃饭就来报案了。所长听到有劫船的阴谋也很吃惊。

他一方面鼓励和表扬和刘仁德的报案行为,同时让他先回去,装作没事的样子,以麻痹吕薄冰和可能派来监视他的其他敌人,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来所里报告,并答应刘仁德暗中派民警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派出所所长在目送刘仁德离开后,立即拿起电话报告了广州市公安局。市局在接到报告后,当即成立了专案组,由分管侦察工作的副局长专门负责此案,同时市局还抽调了一批政治素质强,对敌斗争经验丰富,尤其是善于进行化装侦察的老侦察员充实专案组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吕薄冰就再也没有和刘仁德接触,跟踪保护的便衣民警也没有发现有人在跟踪他。于是专案组让便衣民警在上班时间装作是吃饭的食客,通知刘仁德在下班后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详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解放初期的风貌

被拉拢对象成我方卧底

刘仁德在谈话中交待了更多的材料,吕薄冰和自己只是普通食客和店员的那种点头之交。但在听到自己抱怨生活不如意后,就开始变得“热情”起来,不但附和刘仁德的不满,还添油加醋地发泄对人民政府的不满。

可能在此期间,刘仁德的表现引发了吕薄冰的错觉,认为刘仁德是一个可以“争取”的人。于是就经常请他吃喝,还给他算了一卦,称他不久之后就会飞黄腾达,一鸣惊人等等。

同时吕薄冰还向刘仁德交了“底”,吕自称自己曾经是国民党军队的师长,现在却沦落到在街头摆摊算卦。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也比较擅长抓住一般人的心理,所以颇有一些人相信他算的“卦象”,是江湖上小有名气的“小神仙”。

吕薄冰要刘仁德参加劫船后,为了显示自己手里有很强的力量,吹嘘说自己认识很多暗藏的国民党旧人员。他表示这些人分散在珠三角地区,甚至还有人混了人民政府内部,因此共产党一举一动他都知道,劫船绝对没有问题,等等。

专案组的侦察员对刘仁德举报吕薄冰的行为予以肯定和赞赏。同时专案组要刘仁德可以主动和吕薄冰接触,假装积极参加劫船行动,伺机从对方那里套出有价值的情报,包括对方要劫哪一艘船,在哪里下手,劫船的具体时间和参加人员的名单等等。最后配合公安机关里应外合,将这伙暗藏的特务一网打尽,争取立功受奖。刘仁德非常感动,表示愿意配合公安机关侦破此案。

广州市中央公园

刘仁德随后根据专案组的安排,主动和吕薄冰接头,声称要参加劫船行动去台湾等。吕薄冰非常高兴,一方面让刘仁德回去,继续在小饭店工作,一方面则开始“考验”刘仁德。

专案组根据刘仁德的情报,对吕薄冰的住所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几名老侦察员分别在其住处附近的几个有利地点,都安设了秘密的观察哨,不分昼夜轮班监视。

监控中钓出“大鱼”

在监控中,侦察员发现和吕薄冰一起住的还有一个男人,他叫陈国栋。经过秘密跟踪和调查后,专案组发现陈国栋的真名名叫吴宗健,是不久前才搬到这里的。

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派出所办理手续时,这个狡猾的家伙耍了鬼把戏。在迁出地的派出所填要迁入的地点时,他写的是“xx街道87号”,但他在迁入地的派出所办理手续时,他在地址栏上加了个“1”,变成了“xx街道187号”。可见他妄图以这种小把戏来摆脱公安机关对其的监控。说明身份很可疑。

在专案组的深入调查中,吕薄冰和吴宗健的真实身份也被查清。吕薄冰是原国民党特务机关“中统”的处长,而吴宗健是伪“国防部交警总局”的少校。

广州解放时,这两个家伙没有来得及逃往海外,就暂时潜伏下来,等待时机。现在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勾结起来,策划了这起的劫船阴谋。

停泊在广州港的客轮

当时广州正是9月份,虽然已经入秋,但天气依然炎热。侦察员在监控中发现吕薄冰和吴宗健的外出越来越频繁,而且都是早出晚归。而且这两个家伙都是特务出身,反侦察能力很强。

他们有时是单人行动,有时是两人配合行动。在出门时两个人一个在前,在走出一段路后,第二个再出门跟在第一个后面,这样子如果我侦察员马上跟上第一个人,就很可能被第二个人察觉;他们在街上一起活动时,往往会在一个人多的十字路口突然分别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快速脱离,迅速混入人群或者藏入小巷,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甩掉。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侦察中,专案组逐渐查清了以吕薄冰和吴宗健两人为首的一个反动团伙。这个团伙有三十多名成员,多数是从全国各地逃到广州的原国民党旧政府人员、土匪、地主恶霸以及其他对人民政府有仇恨的人。

和试探刘仁德一样,吕薄冰和吴宗健通过在日常的交往中,查看有谁对现实不满,然后就故意在这些人面前散布一些对新社会和人民政府不满的言论,对其进行试探,然后再加以引诱。

他们称一旦劫船成功,到了海外,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利用这些人的贪念,逐步地将这伙乌合之众拼凑在一起,组成了这个团伙。

此外,刘仁德也在与吕薄冰和吴宗健打交道的过程中,得知他们两个人想带着团伙登上从广州驶往海南岛的客轮,然后在公海上实施劫船杀人,再把船开到台湾去。

他们还想以所谓“中国人民控告代表团”的名义到国际社会上,尤其是去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污蔑和诽谤中国政府,以此讨好台湾和海外的反华势力,从中谋取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安部队逮捕的匪特

吕薄冰和吴宗健多次召集了包括刘仁德在内的团伙成员进行长时间策划。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多在广州中央公园的僻静处或者团伙成员的家里进行密谋和聚会,讨论劫船的具体行动计划。

吕、吴二人还准备了指南针,航海图,并仔细研究了船只的航线和劫船的地点。同时他们还人在采石场工作的同伙准备了铁钎、铁锤等工具作为凶器。

策划劫持客轮、制造国际影响

1954年9月13日,吕薄冰和吴宗健在经过讨论后,决心在国庆节前后实施劫船,以制造所谓的“国际影响”。

于是,他们召集了全部团伙成员秘密开会。会上,吕薄冰宣布自己担任行动总指挥,吴宗健是副总指挥,然后将团伙成员分成几个组,并一一分配了任务。

吕薄冰让团伙成员分头去买船票,然后单独出发。他们打算先向码头相反的地方走,尽可能多绕几个圈子,在确定没人跟踪的情况下,再折回码头上船,以此避开公安机关的注意。

在登船后,成员要先装作不认识,等开船后,再集合成几个行动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控制一层船舱。

根据刘仁德向专案组提供的情报,行动中团伙中还有两个女性成员。她们将负责勾引和拉拢船上的乘警一起到船上餐厅去用餐,并预先在酒菜中下安眠药,骗乘警吃下,使其无法做出快速应变。

解放初广州街头的公共汽车

在统一行动前,吕薄冰会到各层舱室去查看情况,同时提醒同伙准备行动。

为了识别,所有团伙成员会在左臂上绑上白毛巾。当各小组准备好后,吕薄冰会到餐厅,以摔杯为号,指挥餐厅内的其他成员先用生石灰粉撒向乘警和船员,然后用凶器将他们杀害,并夺取乘警的武器。

到时候,吴宗健将带着另外一组直接冲击驾驶舱和电台舱,胁迫驾驶舱人员将船只掉头驶往台湾,并控制电台。

他们还计划劫船成功后,要在桅杆上升起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并打出“中国人民控告代表团”的横幅。吴宗健则会使用电台向台湾发电,要求台当局出动海空军掩护和接应。

吕薄冰和吴宗健为了加强同伙的信心,还向同伙出示了据称是他在庙里求来的一支“上上大吉”的签,并且吹嘘说这次劫船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筹划,共产党方面对此一无所知,有心算无心,一定可以成功!

同时为了鼓舞同伙的斗志,吕和吴还竭尽所能地向同伙描述了海外的“幸福生活”。以“富贵险中求”来煽动这些人的贪欲,参加这次亡命之旅。

一句闲聊暴露关键线索

根据刘仁德的情报,专案组决定调集警力准备收网。但根据现有的情报,要想将敌人一网打尽还有点困难。

因为除了吕薄冰和吴宗健两个组织者,其他团伙成员之间基本互不认识,刘仁德也不例外,而且每次开会也不清楚人员是否全部到齐,另外敌人要劫持哪艘船,何时动手也不得而知。

虽然刘仁德在公安机关的指示下,多次旁敲侧击地打听,但吕薄冰和吴宗健即使是面对刘仁德这种“积极分子”,口风仍然很紧,没有透露出一点风声,只是强调会在行动开始前统一告诉大家,并且要大家不要着急。

珠江上的一片繁忙景象

1954年9月22日,刘仁德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一个团伙成员的家里与吴宗健接头。但左等右等,吴宗健一直没有来,刘仁德耐心地一直等到深夜22时,才看见满身大汗的吴宗健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赶了回来。

他显然是赶了远路,一进门就要水喝。当同伙给他递水的时候随口问他去哪里时,他一不小心地说漏了嘴,说去民生公司找一个“麻子”去了。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再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刘仁德见他警惕性很高,也没有问。

刘仁德回去后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公安机关。第二天,专案组立即直扑民生轮船公司,在保卫部门的配合下秘密地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大范围的排查。

敌特阴谋劫持的“民俗”号客轮,船长50米宽7.6米吃水2.7米,2200马力的双推进蒸汽机客货轮船,排水量975吨

在调查中,专案组发现民生公司里的确有一个绰号是“麻子”的人,他曾经在广州至海南岛的“民俗”号轮船上担任船工。后来因为查出他有历史问题,已经被调离“民俗”号,改为担任普通的码头工作人员。

在对“麻子”进行进一步调查时,专案组又发现这个“麻子”曾经和吴宗健两人登上“民俗”号,并且和一名餐厅的厨师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由于他们谈了很长时间,还引起了船上乘警的注意,并且对两人进行了盘问。

现在看来,敌人应该是在拉拢这个厨师,并且借以了解船上的情况。至此专案组已经可以肯定敌特要劫持的就是“民俗”号客轮!

随后公安机关加强了对整个珠三角所有客轮售票网点的监控,同时向每艘船上都加派了便衣武装人员,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伙歹徒的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劫船案首犯之一吕薄冰被侦察员押往公安机关

但就在此时,我公安人员在对吴宗健进行跟踪时,不慎被其团伙的一名成员发现,敌人对公安机关的侦察已经有所警觉。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制造事端,专案组立即决定收网!

国庆时收网,成电影原型

1954年10月1日下午,吕薄冰和吴宗健两人再次出门到中央公园附近活动。傍晚18时许,两人故伎重演,一前一后向住处走去。

在经过长时间的跟踪后,公安人员已经对两人的活动规律和路线了如指掌。由于他们会经过东区公安分局的门口,于是专案组的侦察员就埋伏在分局大门附近。

在前面的吴宗健一拐弯接近大门时,3名侦察员立即冲上去扭住吴宗健,吴一面喊欲提醒后面的吕薄冰,一面拼命抵抗。但公安人员用手枪将其逼住,吴宗健只得束手就擒,随后走在后面的吕薄冰也被拘捕。

专案组随后立即对这两个首犯进行了审讯,在强大的压力下,他们被迫先后交待了其他同伙的名字和住处,并且供出了隐藏在轮船公司内部的内线。

公安机关根据他们交待,迅速出击,经过两天的奋战,将全部团伙成员31人全部抓捕归案,彻底地粉碎了这起劫船的阴谋。

当年《羊城暗哨》的电影海报

到了1957年,海燕电影制品厂根据这起案件,出品了一部反映建国后反特的电影《羊城暗哨》。影片描述了我公安机关侦察员打入特务组织内部,破获了一起潜伏在广州的国民党特务企图劫持船只到台湾,以制造国际影响的案件。

由于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因此该片在1957年公映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好评。而这起案件,也由于巨大的影响力,被称为建国初期的“羊城第一案”。

参考资料

《广东省公安志》

《羊城暗哨》与“广州第一大案” 》----《党史博采(纪实)》201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