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前,我也有过一段抑郁的时候。

那时我刚从学校毕业,加之前一段时间去到了上海面试,却发现自己中学阶段就开始的“想要从事游戏行业”的期待,对于当时我的家庭来说有些过分沉重,所以,在脱离了“只要看书学习就好”的、被安排的生活后,一时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往哪个方向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主导自己的人生。

但所幸,人的本能中并不包括“坐以待毙”这个选项,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一边与电脑和游戏为伴、一边顺应着父母的想法,看着公务员考试的书、一边思索着“人生走向”。

在迷茫的时候,人总是想要得到一盏“明灯”的,所以,就着之前学生时代就存在的对心理学的兴趣,我也买了心理学研究生的书。

你也知道,人在迷茫的时候,基本上做什么都难以持续、难见成效,所以,虽然看起来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最终的结果是游戏没玩爽,书也没读好。

同时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的精神和心理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

当然,并不是有什么精神病,而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会感觉特别特别的压抑”、“非常惧怕自己的房间与这种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虽然接触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但也仅仅只是接触,既没有相应的觉察能力,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也没有相应的认知能力,去看到“是什么原因才带来的这种状况”,甚至连“自己究竟是怎么了”都不知道。

所以,在当时就仅仅只能通过“待在自己房间里所感受到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和极度的不安”,感受到自己的状态不对。

这其实就是一种抑郁状态。

现在再回过头看自己的过去,则能很轻易的就意识到“当时带来抑郁状态的原因大概有什么”。

在刚刚已经提到了“看起来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这句话其实对应的是,每天虽然都在做着一些事情,但又因为做的都比较表面、花费在做上面的时间比较多,导致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是:基本上没怎么出过门、时不时的熬夜,以及睡到下午才起床。于是,我让自己处于一种既与现实割裂、又与当下割裂的状态里。

这怎么理解呢。

就好像是,虽然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是你并没有与周围产生紧密的联结与互动、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当下的世界,所以,待在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房间里,才会“被熟悉的环境排斥”、才有极度的压抑与陌生感。

而在这里也要感谢“人的生存本能”,因为虽然当时自己并不知道问题在哪儿,但还是碍于“趋利避害”本能的影响,开始在每天夜里都出门散步、在有空的时候就去爬爬山,见见朋友,逐渐让自己和现实、当下又有了一些联系。

接着一段时间后,状态也就恢复了。

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我们都身处在现实中与当下里,所以,人与现实和当下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假如我们总是厌弃、排斥、否定现实与当下,那负面的情绪和状态就会如影随形、折磨我们;

假如我们是我们,现实与当下是现实与当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那缺乏与现实和当下链接的我们,既会失去存在感,也会失去宣泄情绪、获得温暖的主要途径,这时候伴随我们的就不再是负压状态,而是低落与压抑;

所以,还是要试着密切自己与当下和现实的关系的。但似乎平时我们确实没有在意这件事。

在刚进入心理咨询师这个领域的时候,就时常被告知,做咨询的时候一定要“把持住自己”。一开始没有很理解这句话,现在逐渐有了一些感受。

比如,很多朋友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在他们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也没有去提升过自己,所以,初次接触心理学或接触心理辅导的时候,会给他们一种“打开新的一扇门”、“找到救命稻草”、“原来我的人生还有希望”的感觉。而这样的感受会让他们对咨询师有非常多的认可与夸赞。

这时候咨询师如果把这些“功劳”都归咎在自己身上的话,那就很容易陷入“自我膨胀”与“自恋”中。而这样发展下去未来就会变得盲目,同时,“栽跟头”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了。

而类似的情况,其实每位朋友都会遇到。

比如,我们会把“时代本身的安稳”当作自己拥有安全感、会把“时代本身的便捷与高效”误认为是“自己很厉害”。

这时候我们就会看不清楚“当下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当下的客观现实究竟是什么”。

虽然上面有提到“在生存本能的促使下,我开始出门”,这歪打正着的缓解了当时的抑郁,可这份“幸运”并不会时常存在,所以,想要密切与当下和现实的关系,还是需要对自己、当下和现实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完整的认识,不能拿着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往自己脸上贴金。

毕竟,我们对当下和现实坦诚,它们也才会如此对待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为了更好的密切与当下和现实的关系,我们可能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走出“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可能听到这儿,有些朋友就会不开心了,“怎么,人连期待都不能有吗”。

人若没有期待,就很容易陷入“没有动力继续生活”的状态里,所以,期待可以有,并且也需要有。

只是就像,只想得到符合自己标准的男男女女,往往会孤独很久,并且情路艰辛一样。当我们活在自己的期待中时,就相当于“眼中只有自己想要的”,陷入一叶障目的状态,既看不清楚当下遇到的这个人,除了符合我的标准外,在其他方面怎么样、我们俩的相处,在现实层面,究竟能走多远,也看不到那些“虽然不符合我们的期待,但依旧熠熠发光,甚至于特别利于感情存续”的闪光点。

以一叶障目的状态进入感情,这样与赌博无异的状态,最后的结果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不过也就像前面说的“期待是需要存在的”,只是我们不能因为有期待,就活在期待里。期待是一个远期目标,我们往往距离远期目标的实现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走的过程中呢,我们需要披荆斩棘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不舒服就调节自己、被委屈与失败笼罩时自己给自己力量、不知道路往哪儿走时,沉下心打磨自己。而这些都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或者说,只有当我们与当下和现实的关系比较紧密,能够看到那些“期待”之外的光芒、恩赐与快乐时,这条路上的黑暗与艰辛才会褪去一些。

那么,这里的走出期待,其实是指“我们要与现实和当下成为朋友,在踏实的做好现在需要做的每一件事的同时,偶尔看看自己的远期目标,然后在计划上做出一定的修正,接着继续如勤恳的黄牛一样,脚踏实地的耕耘自己、当下与现实”。

人始终活在当下与现实里,而你与它俩的关系如何呢,是相互消耗,还是互相成就?

如果偏向于前者,那可能需要考虑“拥抱”、“密切”、“坦诚”、“踏实”、“完整”、“走出个人期待与喜好”这几个关键词。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