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令王志文演技封神的诸多角色中,《黑冰》中的郭小鹏无疑是大众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不仅源自这一角色颠覆了过往所有毒枭形象,更因王志文迷人的台词功底让满口金句的郭小鹏拥有强大的“现实扭曲场”,哪怕贩毒,在他的讲述中也显得那么正义,以至于不少观众真的希望郭小鹏能在剧中逃脱法网。

或许这就是戏剧所能营造出的魅力,从莎士比亚时代开始,“复杂的多面性”最能赋予角色多样的色彩,尤其“有一点坏的好人”和“有一点好的坏人”最易令观众着迷,因为他身上有着一种“危险的魅力”。

戏剧人物如此,现实中的传奇人物亦如是。郭小鹏最重要的人物原型——刘招华,同样因集滔天罪恶与天才能力于一身,被众多网友反复解读。

01

刘招华是一个能激起大众“解谜”兴趣的矛盾体。

他幼年辍学,却痴迷于研究化学知识,能借助简单原材料与简陋设备制出高纯度冰毒,“科研攻关能力”非同一般,哪怕被捕时,他还随身带着一本《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

他经历丰富,先后做过武警、法警,还曾从事过市政府的招商工作,但下海经商后几乎时时想着如何在违法活动中谋取暴利,走私、贩毒、洗黑钱无一不沾。

他胆大包天,敢将11吨冰毒同时堆放在闹市仓库中,却又心细如发反侦察能力极强,9年逃亡生涯多次在缉毒干警的眼皮底下溜走,斗智斗勇了好长一段时间。

他面容和善,常常嘴角带笑,很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却又极端自负心狠手辣,对自己的“伙伴”毫无道义可言。

他事母甚孝,曾为了期盼患病的母亲早日康复而吃斋念佛,却对三任妻子、四个孩子毫无感情,用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推卸掉全部责任。

他罪恶累累,却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似正义的犯罪理由,“只将毒品卖给外国人,要用毒品打开外国的大门,就像曾经外国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刘招华的复杂多面,让他一度成为“毒枭界”的网红,就像在电视剧《黑冰》结尾处竟然有人希望郭小鹏能逃出法网那样,很多人亦曾对刘招华产生同情乃至钦佩,即使那是极度荒唐的。

02

1965年,刘招华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本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刘招华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也相当不错,并很早展现出在化学领域的天赋,曾获得福建省中学化学竞赛二等奖,对一个农村娃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贫困最终还是阻碍了刘招华的学业,父亲去世后,刘招华不愿体弱的母亲承担全部压力,在高二时选择辍学,去做了一家汽修厂的学徒工。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幼年的贫困经历让刘招华终其一生均对利用金钱改变命运极度渴望,且敢于为此承担极大的风险。

满18岁后,刘招华应征入伍进入福建省武警边防支队,由于聪明乖巧,提干的速度也很快,比同期入伍的人更早成为了正排级干部。

但野心巨大的刘招华对此并不满意,总是想着转业到收入更高的岗位,刘招华天生的赌徒气质第一次被展现出来。

由于当时规定武警边防干部需服役满15年后才能申请转业到地方,等不及15年的刘招华自然要想办法破坏规定,只是迥异于常人能想出的“走后门”等手段,刘招华直接来了一个“大杀招”——贪污145元公款,受行政记过处分,借机提出转业。

最终刘招华转业到了福安市人民法院成为一名司法警察,期间因勤恳工作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再后来,刘招华被调往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南部神州,这是长见识、长资历的“肥缺”,频繁接触外商,同样为刘招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久后,刘招华辞去公职,成立了一家主营塑胶的公司,实际上则是以收购塑胶废品等名义发展走私生意,并结识了另一位“毒王”陈炳锡。

03

陈炳锡大刘招华9岁,同样出身贫苦、幼年丧父,但脑子活络的他又是典型的“先富一起来的一批人”,凭借斗笠厂和服装厂发家,且致富后因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而享有极好的口碑,家乡小学的“载德馆”中陈列着他的照片。

没人能想到,陈炳锡背地里是一名毒枭。

甚至连刘招华也没想到,最初因走私生意结缘的二人,最后一起从事的竟是毒品。

结识刘招华前,陈炳锡已组建起成熟的贩毒网络,其与有“缅北毒王”之称的谭晓林建立合作关系,主要进行贩毒,而很少涉及制毒。

虽有“缅北毒王”的江湖绰号,谭晓林却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因家境贫寒幼年辍学后长期在云南边境一带打工,机缘巧合下成为缅甸毒枭杨国栋的女婿,巅峰时期拥有一支270余人的私人部队,2001年在缅甸被捕并引渡回国,2004年被执行枪决。

彼时陈炳锡只贩毒而不制毒并非出于安全考虑,而是缺乏技术骨干,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化学天才刘招华的加入则迅速弥补了这一空白。

《黑冰》中的另一位“故事大王”G先生曾向郭小鹏总结,“鸦片占领世界一百年,而海洛因只红了一二十年,21世纪一定是;‘冰’的世纪,要不断推动产品迭代才行”,刘招华正是那个帮助陈炳锡完成从海洛因向冰毒升级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全世界的毒贩制作冰毒均以麻黄素为原料,因此麻黄素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严格管制,刘招华则通过研究发现,洋葱精与冰毒的结晶方式类似,在以谎称研究洋葱精用来制作减肥药的名义从一位高校教授那里学到结晶方法后,刘招华最终掌握了以苯基丙酮为前体材料,化学合成冰毒的方法,更隐蔽、更暴利。

当然,刘招华并不会去做陈炳锡的马仔,而是回到福安老家自己制毒,同时从陈炳锡那里获得资金、原料、渠道支持,双方共同合作。

事实证明,刘招华还真是一位“量产小能手”,在福安市塞江边用一幢3层别墅做掩护建起制毒工厂后,刘招华仅一年间就合成出了31吨冰毒!

依照国家法规,凡制造、携带或贩卖冰毒50克以上即可判处死刑,31吨,足够枪毙刘招华2小时。

04

但如果毒贩都能一直顺风顺水,简直没有天理。

首先是陈炳锡以手袋厂为掩护的制毒基地面临暴露,试想毒贩哪会有什么环保意识,直接将“毒水”排到了旁边的池塘中,导致池塘鱼苗大量死亡,池塘主与陈炳锡起了冲突,最后陈炳锡进行赔偿后火速将制毒设备迁往宁夏(刘招华出于担忧,也提前在宁夏进行了运作)。

其次,手下贩毒马仔被警方抓捕后,陆续将陈炳锡、刘招华等人供出,但由于陈、刘二人提前做了准备,待警方赶到制毒窝点后,二人早已逃之夭夭。

经此风波,刘招华、陈炳锡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长到坊间纷纷流传二人早已逃出国境。但对刘招华来说,收手是不可能收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收手的,2年后他再次以令人震惊的姿态进入警方的视野。

1999年4月,广东破获一起400公斤海洛因毒品案,但在调查过程中,警方有了更大的发现——可疑的仓库中竟然堆放着12吨冰毒,创下世界之最。这些冰毒均由刘招华在宁夏的基地制造,而刘招华本人正住在广州的一家酒店中!

警方马上对刘招华所在的酒店进行了包围,此时外出的刘招华也恰巧回到酒店,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可如果像其他小毛贼那样见到警察抓捕撒腿便跑,那就太小看刘招华了,他反其道而行之,跟着警方便衣一同坐电梯上楼,但选择提前一层下电梯,确认已经暴露后,离开酒店逃离。

此时刘招华早年的从警经历开始发挥用处,明白在酒店搜索无果的警方会下令全城搜查,所以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开车或直接打车,而是骑上一辆自行车离开市区,最后在郊区拦下一辆出租车逃逸。

05

经此一役,警方对刘招华这位狡猾的对手有了新的认知,对其发出A级通缉令,刘招华则逃去了桂林。

在桂林,刘招华依旧释放着自己的豪赌天性。在市招商办工作过的他,深知许多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者的喜爱,遂先后化名刘彬彬、刘森、刘林场在桂林多地寻找投资机会,以期为自己披上“合法外衣”。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刘彬彬、刘森、刘林场这几个化名,都非常强调“木”的存在感,这是因为刘招华找“高人”算过,他命里缺“木”。

最终,刘招华以“李森青”这个名字,成为桂林森森生物有限公司的老板,租下了2万4千亩林场,并谎称还要追加投资1亿元在当地开办洋葱精生产企业,背地里则已经开始在林场的山洞中筹划制作冰毒。

不仅如此,胆儿肥的刘招华在没有整容的情况下,还敢公然登上本地报纸。

登上报纸的原因,是因为刘招华做了一件见义勇为的好事。2003年2月6日,《桂林晚报》整版报道了一则居民勇斗小偷的新闻,还在醒目位置刊登了当事人的正面照,而没几个人看出,这个勇抓3个小偷的“优秀市民”竟是大毒枭刘招华(报道中引用的名字是李森青)。

后来,一次刘招华去楼下烟酒店购物时,电视上正播放着警方对他的悬赏通缉,但他也并没有马上离开,还同在场的众人打趣道:“我是不是和电视上的那个人挺像的?”大家全当这位“老好人”在开笑话。

06

好在,桂林也有很多“朝阳群众”,陆续有举报电话打到公安局,经核实后警方决定于2004年11月24日对刘招华进行抓捕。

可惜,刘招华这次又逃了。

原来,看到对自己的通缉令后,随着时间推移,刘招华内心越来越焦躁不安,遂决定出逃。

刘招华先于警方2小时驾车出逃,但跑到一座废弃的雷达站中后,又觉得私家车太容易暴露,遂命同伙驾车原路返回,将车辆丢弃在桂林火车站附件后,再乘坐公交车会和,用以迷惑警方视线。

刘招华就这样为自己争取到了喘息之机,随后买上一些食物,躲进山洞之中。

这一躲便是16天。

刘招华也十分清楚警方早晚会找到这座山洞,所以临走时还专门在洞中写下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挑衅意味浓厚,十分自负。

07

再次逃脱法网后,刘招华选择回到福安老家,暂避风头。

他先让自己的第三任妻子李晓青回到福安“踩点”,显然李晓青并不具备刘招华那样的反侦察能力,在租房的过程中被警方发现,而此次警方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先让李晓青向刘招华发出福安“很安宁”的消息,将刘招华吸引回来,再实施抓捕。

·李晓青,刘招华被捕后同样入狱,年仅1岁的儿子被送到刘招华的二姐家中抚养

果不其然,先前两次逃脱抓捕内心膨胀的刘招华此时放松了警惕,于2005年除夕夜回到了福安,随即被警方布控。、

为了能毕其功于一役,警方精心制定了“啄木行动”,并于2005年3月5日将刘招华成功捕获。

·刘招华被捕现场

或许是深知自己所犯下的罪恶已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或许是内心的自负傲慢依旧作祟,在受审过程中刘招华没有表现出一丝悔悟,反倒继续跋扈,随时企图以脸上笑嘻嘻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智力优越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奈何,穷途末路时的镇定,只能被视为变态或另一种脆弱。

08

2009年9月15日,经最高法院核准,刘招华被执行死刑。

一切都像刘招华自己说过的,“从你干上毒品的那天起,死亡就是最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