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跟朋友聊到“五一的规划”,朋友说:“去年憋了一整年了,这个五一一定要出去玩”。

我想了想就反问他:“如果出去后,你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数不清的人、太阳下的暴晒、无论做什么都要等待,那你会后悔今年五一出去玩儿吗?”

他想了想,但张张嘴并没有接话。

然后在5月3号的今天,他已经身处外地。

其实不需要对社会和现实有多深刻的理解,就能知道“今年五一会有报复性的出游”,而那位朋友也意识到了“出去可能真的要遭罪”,但他内心里对出游、对远离当下、对收获快乐的渴望,最终战胜了“出游可能要遭罪”的判断。

去年确实“憋坏了”,现在好不容易遇到合适且安全的机会,曾经的自我压抑悄然转化为“我们做决定的动力”。

而这时候的“出游”,既是对“诉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的补偿,也是对“只能选择压抑,没有去用其他形式完成自我满足的自己”的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呢?

直白点说,就是“出去玩儿能让我感受到快乐”。

“你这不是说的废话吗?”

还请稍安勿躁。

就像谁对我们好,我们就对谁好、我们跟谁相处愉悦,就会继续想要跟对方相处一样,我们对于“舒适的感受”、“适宜的环境与氛围”,以及“快乐和愉悦”等有一种天生的渴望。

这份渴望促使我们努力改造环境、努力接近相处舒适的人、努力去寻找快乐,借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看到这里会否让你有一种“就算我没操心自己,也还有其他一些我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在努力保护我、努力协助我更好生存”的感受?

人在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并没有预装有关这个世界、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等知识,所以,在一边学习、一边努力提高自己的路上,协助我们生存和成长的,除了我们的父母外,还有我们的本能、诉求、欲望与情绪。

感谢它们,让我们拥有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可能。

而又因为学习与成长均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在人生的大段时光里,我们要么被它们控制、要么被它们影响。

于是你会看到,即便在成年,甚至成年几十年后,我们依旧被欲望驱使着,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依旧被情绪控制着,稍有不顺心就大发雷霆,只想待在契合自己标准的地方、依旧只盯着自己的诉求,看不到他人的想法与感受。

那接下来,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小时候即便任性,我们也能收获外界和身边人的理解与包容,长大后依旧如此,只会惹人嫌弃,被人排挤。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则会被受伤和委屈包围;

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在我们小的时候,它的存在是协助身边的人理解我们、协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可当我们逐渐深陷情绪中了之后,不仅自己会承担情绪太多所带来的压力,也会给身边人带来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可能让自己的生活与健康出现涟漪;

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原本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努力生存”,可有了一定生存能力后却依旧如此,则会让我们难以拥有稳定、健康的关系。

这时候本应协助我们生存的种种,又反过来让生存变得愈加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说“这就是追逐快乐”的代价,你是否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呢?

小时候,我们欠缺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在欲望、本能、内心诉求等的影响下,通过“追求满足”与“获得满足”来保障自己的生存。

可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有那么一些生存能力了之后,它们的存在虽然不能说已经“由好变坏”,可也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方面影响。

比如,一开始提到的那位朋友,内心里的渴望已经到了“非出去不行”的程度。而这种“非出去不行”,不就代表着:

1、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大部分的时候都处于自我压抑和自我勉强的状态,内心的诉求总是得不到满足,所以,我迫切想要得到满足;

2、 我对自己的压抑和勉强,已经有些超过我的承受能力,所以,我的焦虑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和面对问题时该有的理性;

3、 过去的一年,我不仅在勉强和压抑自己,同时,也没有从身边人、当下现实,亦或是自己身上收获“满足”,所以,我迫切的想要“远离当下的环境”;

4、 除了“远离当下的环境”、“满足内心想要远离当下欲望”这两个途径,我在现实生活中既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如何自我调整”,也缺乏相应的能力给自己减压,所以,我“必须出去”。

这是否就相当于“我所生活的地方和我的生活持续地在消耗我”,以及“我并不能从中收获支持与力量”?

人是需要力量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一开始我们通过“追逐自己想要的”、“诉求得到满足”来从外界和他人那里收获快乐与力量;而当我们拥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后,就需要学着从当下、身边和自己身上去发掘力量、快乐与支持,进而实现“自我满足”和“自我支持”。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后者比前者好得太多,而是这两种模式我们都得有、后者能够冲减前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怎么做呢?

可以考虑这样几个方向:

1、 保持一颗发现的心,主动挖掘生活中细碎的美好,而不是抓着“我想要这个”不放;

2、 增加需要去做的事情,逐渐减少想要去做的事情,并适时给自己鼓励;

3、 有计划、有节奏地梳理自己的过去,在淡化过去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学着从中汲取力量;

4、 尝试接受当下的自己,在接受的同时直面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并有计划地去自我优化;

5、 逐渐袒露真实的自我,在袒露的过程中,承担该承担的代价,优化该优化的地方;

6、 不拘泥于个人的观念、对错,尝试完整地看待自己、自己的过去和当下。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