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发现自己总是陷入一种奇怪的现象里,而越思考越发现,类似的现象其实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

这个现象呢,叫做“知识的诅咒”。

它是一个心理学名字,描述的是类似“我都已经说的这么清楚了,为什么你还不理解”、“我都说了这么多遍了,为什么你还不明白”这样的状况。

我想,这两句总能听到的话要比那个极具神秘学意味的名词更能引发一些共鸣,那不介意的话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之前看到过一支短视频,内容是一位母亲在辅导自家孩子写作业,辅导的内容是减法。

视频中那位母亲说:“个位不够减的时候,可以向十位借一位,然后就能减了”。女儿听了之后则一脸天真的问:“如果它不愿意借呢”。

这句话说完,视频就开始晃悠了,接着传来的是这位母亲极致压力的声音:“今天它愿意借得借,不愿意借也得借。”

虽然没有骂孩子,但是也能从晃动的画面与极致压抑的声音中感受到母亲的惊讶、不解与恼怒。

母亲在这个社会上已经生活了三十年左右,早已经被人类文化中的条条框框给驯化了,所以,当她遇到“做减法个位不够减”这个问题时,会直接想到“我现在需要向十位借一位”,并且也会认为“这就是客观规律,这就应该遵守”;

同时,因为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多的是在跟同龄人、成人打交道,他们也都经过了社会长时间的驯化,所以,只要母亲提及“涉及减法”的问题,与她打交道的人会自然计算出结果,不必要她再去教对方“你要从十位借一位”、不必要先有“我得借一位”的思考,就能产生机械化的运算,这样的经历再次强化了“减法就只能这样做”的认知;

孩子尚未经历“社会的驯化”与“机械化”,所以在他的认知中“个位不够减”这个问题,并不是只对应着“向十位借一位”、“十位向个位借一位”也不是那么的理所应当。于是便有了那“天真一问”。

而母亲面对这“天真一问”,实际上面对的是“习惯的生活被打破”、“惯性的认知被打破”、“内化了的对与错遭遇挑战”,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情绪。

这便是为什么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总能被气的头疼的原因。

在父母眼中,他们认为“我已经讲了这么多次了,你应该能明白了”,这预设了“讲这么多次,换别人早就明白了”的刻板印象与经验,但忽略了“孩子不是自己平时接触的成年人,他的认知能力还非常的低”;

在父母眼中,“我都已经讲的这么细致了,你应该听明白了”,但这份细致如果是对同龄人讲,同龄人多半是能够理解的,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认为的‘细致’,往往是带有抽象部分的、往往也有一些细节上的省略,而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等,还不足以支撑他理解过分抽象的东西、自动填补我们省略的部分”;

然后,期待的“孩子听明白了”、“立刻就有所改正”等结果并没有出现;

接着我们就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可我们又反复思考、反复检查,得出“我这样说真的已经特别特别细致”、“我想要表达的结论已经非常清楚的表达”等结果,这不仅加深了怀疑,也让我们把怀疑的目标放到了孩子与他人身上,而这种“我认为我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但实际上对方并未完全明白或者并不明白,然后我又想不清楚‘为什么对方没明白’”的状况,就叫“知识的诅咒”。

而类似的情况还有:

“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么清楚,怎么还做成这样,难道这么简单的事儿你都做不好吗”;

女朋友说“给我带杯奶茶”,可当你带着奶茶回来的时候,她却问你:“小蛋糕你没买吗,怎么就带了奶茶”……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在自己的习惯中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会机械化的使用自己的表达习惯与表达方式、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陈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当我们站在自己的习惯中去看自己表达的内容时不会察觉出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的习惯与他人的习惯往往是不同的。

活在自己的认知中

交流并不是单纯的言语交流、情绪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认知的交流。在文化统一的大背景下,我们说“橘子”,没人会想到“苹果”,可对于缺乏相应认知与经历的人来说,我们陈述的东西,对方可能连“那是什么”都不知道;而在细节方面,我们为某样东西贴上标签的同时,他人也给它贴了标签,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标签理解,却未曾在表达自己的时候考虑到他人标签的不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虽然我们也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可在现实生活中又鲜少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把这句话纳入参考信息的范畴,并且还不自觉的活在“我就是对的”、“你就应该听我的”、“我就要你听我的”、“你有不同意见,不仅是你不对,还是你有毛病”等状态里,一边希望能获得理解,一边又不去主动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听起来还是蛮头疼的,不是么?

而如果想要改变以上状况,那可能需要考虑以下转变:

1、 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除了关注自己的想法,也适度进行换位思考;

2、 不要活在自己的表达习惯里,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认知习惯去选择“对方能听懂的”、“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和内容;

3、 善用贴合实际的例子,讲话尽量不要形而上;

4、 面对确实不懂、不理解、第一次接触的人,尽可能的把每个细节都讲清楚,这看似辛苦,但却会为随后减少麻烦;

5、 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图片、思维导图等增加说服力;

6、 丰富阅读和自己的经历,进而更好的表达自己等。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