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一名中学生从小就是《火影忍者》的粉丝,为了集齐手办,攒了长时间的零花钱。

虽然手办很昂贵,但他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买齐了28个《火影》的手办。

可是,没过多久,父母没经过他的同意,悄悄把这些手办送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他向父母讨说法时,父母却不屑一顾:

“这些玩具都是小孩子才玩,你都多大了?多花点心思在学习上,不要老惦记着玩具!”

父母的话让他心寒又愤怒。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狠招”...

既然你毁我手办,那我就倒你茅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咬牙,他把父亲珍藏的几瓶茅台酒全倒光了,要让父母感受一下失去珍藏所爱的滋味。

对此,大部分网友为这孩子的“狠心报复”点赞:“做得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有人觉得惋惜:“典型的「两败俱伤」,谁也捞不到好处。

是呀,孩子一时的报复行为,看似痛快,实则伤人损己。

可想而知,父亲事后肯定不会饶过儿子,儿子又不服从,无疑是把激烈的亲子关更推向风口浪尖。

很多时候,父母以「教育孩子之名」,行着野蛮粗暴的方式,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

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他可能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

——教育家卢梭

父母爱子之心毋庸置疑,但实施“野蛮教育”的手段,才是给孩子未来埋下更大的隐患。

01

野蛮教育

是一场可怕的循环

在《变形记》中,有一个暴力叛逆的14岁少年梁佳铭。他说“我的世界只有一个朋友,那就是游戏;我的世界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梁天凡。”

而梁天凡正是他的父亲。

他要求父亲给他买最新款手机,还发了一条气势汹汹的短信:如果没买到手机,我看不起你,贱人,你去死!

忙碌一天的父亲没有理会儿子威胁性的无理要求,结果一回家,失望的儿子扯嗓辱骂:“你没买手机回来干啥?我抽死你!”

疲惫的父亲气愤之下,扇了儿子一巴掌

两人顿时扭成一团,厮打起来。

父亲拿起板凳去敲打儿子的头,

儿子揍了父亲一拳,嘴角都打出血了。

父亲甚至拿出菜刀,直言:我要杀了你这个逆子!

心痛万分的母亲在旁劝架,却丝毫没起作用。

温馨有爱的家庭,变成了父子二人凶狠的搏斗场。

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遗传式暴力」

爷爷打父亲,父亲打儿子!如今,叛逆的儿子学会打父亲!

童年时,梁佳铭就不断遭受父亲的打骂,哭泣的母亲也会成为父亲的撒气筒,对此,长大后的他对父亲只有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不顺心,拳头马上落到父亲身上。

孩子是大人的监视器,他们日夜看着你,从你的一举一动中学习。——美国亲子专家罗娜•雷纳

而父母暴力式教育,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复制到下一代身上。

当我们经常不问缘由对孩子以暴制暴,总把“你再不听话,我就打你”挂在嘴边时,

你可曾想过?

终有一天,孩子长大后,会不自觉活成父母的模样,而这些拳头会落在自己身上?

其实,没有天生暴力叛逆的孩子,只有野蛮无理的父母。

02

滥用家长的权威

是毁掉亲子关系的原罪

曾看过一位妈妈的求助帖:女儿一岁时,她就进行严厉的管教。

孩子不肯吃饭,她就把饭倒掉;

孩子不肯穿衣服,她就把衣服剪碎;

孩子不肯背古诗,她就用罚站。

在她的严厉下,孩子确实变得言听计从,按时吃饭,好好穿衣,还会背很多诗歌。

可是,才四岁的女儿在外面变得胆怯,不敢交友,不敢和亲戚打招呼。

在家里对长辈发脾气,也不再向她撒娇拥抱。

甚至经常虐待家里养的小狗,踩踏尾巴,用脚去踹,看小狗痛苦的表样子,她却很开心。

她不明白,温柔善良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蒙台梭利博士说过, 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这位妈妈利用自己的权威,去控制孩子的行为,打压孩子的天性,试图纠正孩子的一切。

这不是爱的教化,而是爱的「驯化」。

父母把孩子当成随心所欲支配的木偶,长久下去,孩子的本性被压抑,性格就会发生转变。

而孩子所做的偏差行为,都是潜意识中对父母权威的“报复”。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就是自我教育。

父母只有教育好自己,才能学会教育孩子。

黄磊在采访中说:“我从未把多多当做一个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自己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在《爸爸去哪儿》中,贝儿想和多多的小狗玩,去征求黄磊的意见,他对贝儿说:“这是多多姐姐的东西,你去和她商量。”

贝儿玩了很久,多多不放心,来询问黄磊,他把主动权交给孩子,笑着说:“多多,你是姐姐,你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父母认为,儿女要“孝顺”,“顺”就是服从对父母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实不然,父母滥用权力,就会导致失去权威的可接受性,让孩子心生反感。

孩子最需要的是「爱的供养」,而不是爱的驯养。

03

“野”中有温情

才不会把家变成围城

于雪葳,从东北考到清华大学,托福考了满分120分,后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求学,以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她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平等民主」的交流方式。

她边听音乐边写作业,父母不管;

她和异性打电话,父母也不管;

到了高三要学吉他,父母更不管...

他们从不利用权威去强迫孩子,也不会用“棍棒”去驯服孩子。

父母的开明和支持,成功让孩子敞开心扉,有什么困难和心事都会和父母倾诉,有目标和理想也会和父母分享。

在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中,于雪葳能心无旁骛地学习,直至成功。

妈妈说:“你对孩子‘野蛮’,她就比你更‘野’。打伤体,更伤心,还会容易引发孩子的愤怒与仇视,加深亲子间的隔膜。

父母对孩子实行“野蛮教育”,其实是一种奈何不了孩子的无能表现。

父母们几乎都不理解权威的实际含义,或者它对孩子的影响。——戈登博士

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恶语相向,辅以棍棒,想用暴力征服孩子,树立家长的权威。

反而会加深两代人鸿沟,让孩子更叛逆,更灌输了「暴力解决问题」的观念,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

孩子身上已经背负着繁重的学业压力,我们更要为孩子营造温暖舒适的港湾,让他们随时可以停靠休憩。

而不是把家变成一座围城,充斥对抗的火药味,让孩子变得绝望,无路可退。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二分“野蛮”,还要有八分温暖。

拒绝野蛮教育,愿我们都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