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著有一部处世奇书——《智囊》。这本书在明代天启年间编撰而成,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时期,1200多个智囊故事,其中的人物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冯梦龙在开篇序言中,认为真正的智慧,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有很多所谓的聪明人,固守陈规吃了大亏,而愚昧的人偶尔也能做出上等的选择。所以冯梦龙收录了许多智囊故事,列举出来以提高读者的智慧水平,以及对事物更深的理解与选择。《智囊》第一部“上智”中,冯梦龙讲述了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众所周知儒家至圣先师孔子,一生提倡仁义,那么他为何要杀了颇有才华的少正卯呢?孔子主张仁义道德,这件事证明了他的虚伪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罗列少正卯五条罪状

书中说孔子与少正卯处于同一个时代,而孔子的弟子们,曾多次受到少正卯言论的蛊惑,离开孔子投奔了少正卯,导致孔子的学堂上渐渐空虚。等到孔子坐上了大司寇的官位,第一件事就是急不可耐地杀死了少正卯。孔子的弟子子贡看不下去,说少正卯在鲁国有着很高的名望,老师杀了他会不会不太合适?孔子语重心长地回答说,人有比盗窃还严重的五种罪恶,第一心思通达而为人阴险,第二行为乖张固执不改,第三言辞虚伪而偏能蛊惑人心,第四观点怪异却旁征博引,第五包庇别人的错误还为其辩白。如果一个人身上有此五种罪恶,那么就会被真正的君子所杀,而少正卯就是集这五种罪恶于一身,是小人中的小人,所以自己必须要杀了他。

对孔子杀少正卯的质疑

在世人看来提倡仁义道德的孔子,做上大官之后,就杀了与自己有异见的人,实在是有点不光彩。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件事子虚乌有根本没发生过,关于这段公案古往今来都是众说纷纭,这件事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事件本身,所以十分有必要探究一下它的真伪。孔子杀少正卯,最早见于《荀子》与《说苑》的记载,“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史记》、《汉书》、《孔子家语》等史籍,也都记载过这件事。直到南宋年间,朱熹与叶适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孔子诛少正卯,不是圣贤的实录,《论语》与子思、孟子都没有提过这件事,而且儒家不会用杀,来解决思想上异同的问题,孔子本人也反对用杀用刑。清代的文人崔述 也说圣人不贵杀,哪会上任七天就杀了一个士大夫的?自此之后关于孔子诛少正卯一案,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语》与弟子未提及此事的原因

朱熹说《论语》与孔子的弟子,都没有提过诛杀少正卯的事,以此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其实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记载的原因也很容易解释。《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儒家著作,若记载孔子亲自杀人,难免会有损圣人形象。无论因为何种原因,杀人的行为毕竟有伤仁爱,再加上儒家有避尊者讳的传统,孔子弟子自然不太好提起这件事。同时记载这件事的文献也有很多,如《史记》、《汉书》等可信度较高的史籍,若是他人早就定成了铁案,之时事关圣人孔子,才引起了后世的广泛争论。值得一提的汉代之前的史籍,大多都记载了这件事,在当时并未有人质疑过,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孔子的地位与日俱增,若是毫无依据,汉代学者们绝不敢抹黑孔子。最早记录这件事的荀子,其本人也是个儒学大师,以传承弘扬儒学为己任,尽管他对孔子与孟子都提出过批评,但批评地确实言之有理,不至于对孔子进行刻意重伤栽赃陷害。

春秋时期刑罚泛滥

春秋时代处于早期文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野蛮与残暴的一面,而刑罚杀戮是当时统治者,最喜欢用的统治手段。《论语》有过记载,说孔子选择侄女婿的条件,竟然是免于刑戮,可见当时刑罚的泛滥成灾。崔述说春秋诛杀士大夫是一件很难的事,更何况身为士大夫的孔子,去诛杀另一个士大夫呢?其实这个说法并不能成立。因为孔子虽为鲁国司寇,但权力都集中在鲁国国君,与专权的季氏家族手中,孔子杀少正卯正是统治集团,借着孔子之手施行的一个阴谋。例如一些清代学者就曾说过,孔子虽然是大司寇,如果不请命岂敢专杀少正卯呢?对此也有人解释说,诛杀少正卯是诛杀大夫乱政,少正卯的异端学说为统治者所不容,孔子以教育家的身份做了大司寇,所以他来出面杀了少正卯,是最合适的人选。

儒家对其他学派思想的态度

春秋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于后世王朝是比较宽松的,但如果说春秋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那就谈不上了。春秋战国时代,有着自己的自由局限性,周王室实行集中权力统治,并没有过任何的民主理论与实践,这些古代王朝严惩思想犯罪,例如晋国的伯宗被杀,也是因言获罪。晋国的范文子替代其父范武子上朝,回到家给其父说有秦人卖弄隐语,唯独自己将其说破,气得范武子当即举起拐杖就打。由此可见在古代,因言获罪的现象比比皆是。儒家是个实践性极强的学派,他们对其他学说也很排斥,尤其是一些与儒家对立的学说,孟子就骂过杨朱与墨子无父无君。

少正卯的奸佞形象

孔子对犯上作乱的盗贼,是主张诛杀的,对于少正卯这样思想上犯上作乱的人,孔子也是十分痛恶不会手下留情,因为追求思想上的统一,正是孔子的毕生目标。从孔子罗列少正卯的五条罪状来看,少正卯思想极为活跃激进,言辞大胆又富有很强的号召力,企图在政治上获得完全的自由。这种思想与价值观,可谓是与孔子水火不容,孔子最痛恨的就是利口的奸佞小人,他认为这种人可以覆邦家,使国家陷入危殆。东汉学者高诱在注释《淮南子》之时,也说少正卯是“鲁之谄人”,东汉思想家王充,也在著作中认为少正卯是个奸佞。所以孔子大权在握之时,本着救国家于危殆的原则,杀了少正卯这一个佞人,当然是理直气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在刑杀上的现实一面

《诗经》有云:“小人成群,思足忧矣”,所以像少正卯这样的小人多了,就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荀子作为儒学大家,深喑圣王之道的精髓,一语道破孔子杀少正卯的本质,而一些后人还天真的以为,儒家不会用杀来解决思想上的异同争端问题。孔子这样的守旧派,对于一些异端邪说也是同样痛恨,所以他拥有了权力,自然会杀掉少正卯了。其实孔子虽然不放弃杀,但他也对刑杀持有一定的反对态度,他认为最重要是教化,道德教化远比刑杀更有效,他曾说过“不教而杀谓之虐”,认为不加教育就杀人是暴虐的行为。但同时孔子在现实刑法上,也有十分现实的一面。他说“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 就是说,君子心中时刻敬畏法律,而小人总是心存侥幸。

孔子救火彰显其法家思想

孔子赞成刑罚是先王治理天下的工具,这是不必憎恶的事,孔子也曾经多次在讲学的场合,谈到刑罚治国的必要性。鲁国人有一次火烧积泽,火势趁着北风蔓延到都城,鲁哀公号召百姓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并不愿意救火。鲁哀公连忙请教孔子,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清轻松也不会受到责罚,但救火有生命危险还没有封赏,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救火。孔子接着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如果要行赏的话,把国都赏给救火的人都不够,那么就要用刑法,下令不救火的人,按照降敌定罪,只驱赶野兽的人,也会因此坐牢。鲁国国都的大火,就被孔子的一条法令灭掉了。孔子的这些话,表现的是不折不扣的法家思想,可见孔子在危急之时,不会迂腐到先用到道德教化,赏赐的手段号召百姓救火,所以儒家不会天真到认为刑法是多余的。孔子认为刑罚不可少,但也不能滥用刑罚,他主张“中罚”,认为刑罚要适中,不能倚轻倚重,这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反映。了解孔子的刑罚观念,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杀少正卯没有思想上的障碍,反而是必然要杀掉少正卯这种人。

尾声

况且手中有了权力,推行自己的思想会更加便利,这诛杀少正卯一事上,孔子将那些高谈阔论抛在脑后直面现实,这也是一种必然的事。孔子七日杀少正卯,也不代表没有教化少正卯,而少正卯自恃其高冥顽不化,出于社会稳定方面的考虑,只得使用极端手段了。再看冯梦龙在《智囊》里的评译,他说如果小人没有才能,就不能祸乱国家,而小人有才能且愿意接受国君的指挥,那么对国家是有益的,而君子也应该尊敬他们。可是少正卯蛊惑世人,连孔子的弟子都“把持不住”,号召力比孔子还厉害,那么孔子定不会与这样的小人共事。所以孔子只有狠下杀手,才能阻止少正卯因口才言论,扰乱朝局的状况,也为后世君主,诛除言论祸国的小人,做出了榜样。少正卯看似夸夸其谈,但是没有什么用,一般的奸佞小人,君主可以发现他们并予以制裁,但对于一些所谓的高人隐士,只有圣人才能发现他们该死的理由,所以李治杀少正卯,正是与圣贤的作风相吻合,冯梦龙的点评可谓是直达本质了。

【参考资料:《荀子》,《论语》,《智囊》】

冯梦龙用一则则小故事,以史为鉴向世人展示了真正的智慧,通俗的语言与文风,在轻松的气氛中,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般地开导提高。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与恩怨,所谓人斗其乐无穷,即使有一些阴谋诡计我们不使用,但也十分有必要了解掌握。每一个在社会上打拼的人,都应该仔细阅读《智囊》一书。这本书始作于明天启年间,收录了自先秦到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运用智慧与计谋为自己助力。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用聪明才智,解决社会问题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慧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