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来给您聊一个有意思的事儿,这就是鼻子闻不着味儿,香臭不闻。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还不明白吗?是鼻炎呗!

但是按照鼻炎治疗,真的管用吗?

来,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故事,可有意思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22岁,姓陈。

这个人啊,从20岁那年开始,鼻子就香臭不闻了。别管是啥味道,好的或者坏的,人家都闻不出来。

怎么回事呢?有人怀疑是鼻炎。毕竟,患者还伴随鼻窍不通的问题,而且眉额之间胀痛。

但是,也有人说了,患者虽然鼻塞,但是没鼻涕。清稀的鼻涕没有,黄浊的鼻涕也不见。而且,就算按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标准来看,也不够。所以,还可能不是鼻炎这么简单。

再检查,是不是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之类的病?事实证明,也不是。

查不出毛病,患者就心急。于是,把能吃的药都吃了,管它什么病呢,有药吃就行。结果,全都无效。

这咋整?后来经人介绍,家人陪患者就看中医。

谁承想,到了中医那里,医家看了看,就说:“你这个是鼻聋”!

鼻聋?啥叫鼻聋?难道鼻子也能聋?

医家没说啥,只是仔细辩证。刻诊,见舌红,苔黄,脉数,患者长期以来口苦咽干,心怀郁闷。于是,一张方子就开出来了。但见——

桑白皮24克,地骨皮12克,藿香叶(猪胆汁拌)16克,炙甘草10克,粳米1撮,3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药之后,发现眉毛额头之间的胀痛感消失了,嗅觉有所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投用。患者到最后诸证悉平,随访三年未曾复发。

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于业内很有影响的一张医案。我读了以后,爱不释手,今天拿出来和你分享。

这里头怎么回事呢?我先得给你解释,到底啥叫鼻聋。

鼻聋这个词儿,最早应该出现在《外科大成》里头。顾名思义,耳朵聋了,人听不见声音。鼻子聋了,人就闻不到气味。所以这个病,专指嗅觉丧失和减退。

这个病怎么来的呢?我们都知道,肺开窍于鼻。鼻子和肺气的关系最密切。如果肺气宣降有序,通利自如,则鼻窍功能正常。如果肺气失和,则鼻窍就容易发生病变。

那么,上文中医案里的患者,她的肺到底怎么了?

我告诉你啊,是胆火伏于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啥意思?你看,此人长期以来心怀郁闷,而且口苦咽干。这个就是肝胆有火,胆气上逆的表现啊。尤其是这个口苦的现象,我们多次讲到了,和肝胆有关系。胆火上来以后,它埋伏在肺里。患者舌红、苔黄、脉数,这都是有火的表现。肺气为胆火所扰,宣降失常,所以鼻子就香臭不闻呗。

所以说,这个病,表面在于肺热,实际在于胆火。

怎么办?清肺热、去胆火。来,你看看上文医案里的配伍——

桑白皮24克,地骨皮12克,藿香叶(猪胆汁拌)16克,炙甘草10克,粳米1撮。

这配伍,其实是古方泻白散的变化。

泻白散,是中医里头的清热剂,它可以清泻肺热,本来是用于止咳平喘的。它的基本组成,就是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和粳米。其中,地骨皮和桑白皮都是清肺热的。甘草和粳米,固护脾胃之气。脾土,可以生肺金啊。健脾有助于恢复肺气。

所以说,上头医案里,就是把清肺热、补肺气的事儿,交给了泻白散。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一个藿香叶。

藿香叶,用猪胆汁拌,这个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叫做奇授藿香丸。原方就是用藿香细末,和猪胆汁一起拌匀而成的。它有很好的清胆火、开窍的作用。中医常用它来开窍通鼻。也就是说,清胆火的事儿,医案里交给了奇授藿香丸。

如此一来,患者肺热得解,胆热得散,肺气恢复正常,鼻子当然也就通利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说起来非常浅显。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您参考借鉴吧。

其实,对于鼻子香臭不闻这个事儿,主要的因由,还应该考虑是鼻炎,或者其他鼻子里的相关疾病。不过,胆热上伏于肺,使得肺气宣降不利,这个中医理论下的病因病机,倒是也给了我们一条思路。它不见得百用百灵,但的确源于临床,因此就值得我们重视。长期受此类疾病,困扰的人,如果也伴随口苦、郁怒、舌红,苔黄,咽干,眉额胀痛等现象,不妨也可以借鉴一下。当然,前提,还是需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进行。专业读者,你就拿它当个临床思路,以资借鉴吧。

按说,这人间的病啊,千奇百怪。有的时候,的确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摸不着头脑。但是,你仔细一琢磨,这里头往往暗藏一些道理,或者线索,可以让我们来捕捉。翻开中医浩瀚的史料,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文老师把这些东西一一挖出来,我们利用闲暇时间来学习,这多好啊。

嗯,关于此,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