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宋朝的大清官,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当时的人们所称道。而后世的人们认识包拯大多是在《包公案》这本书得知,这本小说虽然加上很多作者虚构的成分,增添了神怪的内容,但是书中的包拯公正廉明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这么多年来,人们依然把包青天作为各时代廉政为民官员的称谓。对于包拯如何智勇断案的故事想必都已经深入人心,但对于包拯的家庭生活未必很多人了解。不过,以包拯这么一个被民众的爱戴的清官,他在家中也定是一位受家人尊敬的家长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子包拯

包拯的父亲包令仪是个员外郎,从小包拯就得到较好的教育,而包拯自小也是个十分勤奋的孩子,28岁的时候考中进士,这代表着他可以继承父业继续为官,这故然也是父母欣喜的事情。只是当时他作为朝廷官员要接受派遣,让他出任外省的知县,包拯顾念父母年迈,家中又只有他一个儿子,故请求留在附近县就职。但随着父母的病重,越发地不能离开儿子,包拯就干脆辞官回家照顾父母,非但如此,在父母相继去世后, 更是辞官为父母守孝三年,在古代,守孝是在父母的墓地旁边搭建茅屋“陪在”父母身边,这样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可见包拯是个十分孝顺的人,他对家庭观念很是看重,对传统伦理纲常也是恪尽本分。

从包拯的孝顺也可以看出父母对包拯的教育十分严格,这也奠定了包拯为人正直的性格,在包拯做官后,也十分感恩父母。

婚姻美满

包拯既是孝子,在婚姻上也势必听从父母的安排,包拯的第一任妻子李氏虽然是个大家闺秀,包拯与之也十分恩爱,但可惜李氏命不长,过早地离开了包拯。也因为其身体不好,未能为包拯留下一儿半女,这应该是包拯的一大遗憾。幸而包拯那时还十分年轻,很快包拯又迎娶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董氏,董氏可谓十分的懂事,不仅心地善良,又聪慧过人。可以说包拯事业上的成功有董氏的一半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氏知道包拯是个孝子,为了丈夫,她就尽心尽力地侍奉公婆。在包拯外出做官的时候,她默默地在家照顾年老体弱的的公婆,后来包拯决定辞官回家亲自照顾父母,董氏不但没有反对,还支持丈夫的决定,和包拯一道无怨无悔地在家照顾双亲,直至为包拯的父母送终,并陪其守孝。

后来包拯继续回归仕途后,董氏就一直是包拯的贤内助。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也支持包拯敢于对皇帝进谏的勇气,这么好的妻子可以是中国贤妻的典范。而董氏不光是贤妻,她也是良母,她一共为包拯诞下一儿二女,把三个孩子都抚育长大成人。

儿子和孙子早逝

尽管包拯的婚姻是美满的,但也有令包拯感到伤痛的就是后继无人。尽管包拯有三个孩子,但在古代,男孩才是传香火的,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可偏偏包拯的儿子包繶在20来岁时过早地离去,这让包拯夫妇俩悲痛不已,常常为思念儿子而寝食难安。唯一觉得欣慰的是儿子死前已经娶妻崔氏,而崔氏也为包家延续了血脉,就是包拯的孙子,但没想到孙子未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在他年仅五岁时就夭折了。这让本就悲伤的包拯夫妻更是雪上加霜,董氏更是一病不起。

不得不提的是崔氏,在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后,依然恪尽儿媳的职责,尽心尽力地照顾公婆,尽管包拯觉得这样对崔氏不公,但是崔氏一再地坚持,包拯也只好让崔氏留下,这也不难看出包拯一家是个和睦的家庭,家训家规的教养到位。

未必绝望

包拯在孙子死后已经是六十岁,在古代封建社会大家都遵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对于包拯这个孝子来说几乎是到了绝望的境地,因为他的家已经没有儿子来继承血脉了。幸而儿媳心细,看到公公整日的愁眉苦脸,急着要把一个好消息告诉包拯:他还有一个已经出生的儿子!

包拯听后觉得不可思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董氏在嫁给包拯的时候,是有一个陪嫁丫头的,这个陪嫁丫头也叫同房大丫头,就是可以直接伺候男主人的,这也就相当于包拯的妻妾,这在现在看来不合理,但在当时是合法的。这个包拯的妾室叫孙氏,她其实也一直陪伴在包拯和董氏身边,只是后来包拯孙子死后,他觉得不必再把孙氏留在家中就打发了她回家乡,但万万没想到其时的孙氏已经怀有包拯的骨肉。孙氏走的时候不好意思告诉包拯这个消息,但是素来和孙氏要好的崔氏却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来孩子出生在乡下,开始都由崔氏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氏觉得这对于包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消息,可以给年迈的包拯带来新生的希望,要知道包拯那时已经将近60岁,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能老来得子。崔氏告知这个消息后把孙氏接回,这个孩子回家后取名叫包延,意思指延续下去,后来改名为包绶。包绶也是宋朝的一位有名的官员。

结语

包拯一生为民,生活方面却是一波三折。但总算好人有好报,让晚年包拯有了继承的男丁。虽然包拯陪伴幼子的时间不多,在包绶五岁的时候,包拯就病死了。但包拯一家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董氏,崔氏也是用这套家风家训来教育包绶,包绶也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在官场上勤政为民,敢于进谏,也是一个为民众所爱戴的好官。值得一提的是,包绶后来的子孙兴旺,这让包拯一家后世的香火鼎盛,继续地延续着包拯的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