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黄奕和女儿的一段对话上了热搜。

女儿铛铛提出想买两把瑞士军刀,理由是别人买,自己也想要。

黄奕拒绝并严肃地教育道:“买东西是自己需要才买,人家的东西是人家的,为什么人家有你就一定要有?你是赚钱了还是努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消费需求应该来自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部的因素,而对于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的小朋友来说,确实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影响。

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人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人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过分要求,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而孩子的自我评价,多数来源于成人和同伴的评价。孩子们多数认为:爸爸妈妈说我是这样,那我觉得我就是这样;我的同学因为穿了名牌鞋而得到关注,那么我也想要买一双让大家关注我。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小学生互相攀比,有些孩子一看到父母就是要钱,跟风消费。

物质富足的时代,攀比消费比比皆是

有人说,攀比心是人类的本能,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躲不开、逃不掉,只是看你怎样去看待。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这其实也是一种攀比心理,而孩子们之间的社交也成了攀比的角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下面这条新闻,智能手表成了孩子们攀比的对象,因为孩子的同学买了智能手表,于是他成了班级社交圈的中心,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就会相继模仿,谁没有智能手表谁就落单。

原本用来保持联系的智能手表成了孩子们攀比的对象。那么价值1000元的智能手表,你会给孩子买吗?如果你不买,孩子会被孤立吗?

而这样的攀比心如果一再助长,变成了一个人的做人准则,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前段多名未成年女生被诱导劝酒”的新闻被很多人关注,山西国际商贸学院附属中职学校有8名学生从今年11月起多次被人诱骗去多家KTV陪酒,年龄15岁左右。

其中一个孩子的爸爸声称,自己在女儿手机上发现很多红包转账记录,从200元至1000元不等,有的孩子身上不止一部手机,通过警方的调查也发现,这些孩子们过分追求物质、虚荣心和攀比心极强。

当然,我们并不是把犯罪的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而是去分析,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被引诱,身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吉姆·菲在《带着爱和逻辑来育儿》里面曾经提到,孩子拥有攀比心理并不可怕,但是过度的攀比,会让孩子内心变得过度膨胀。这种膨胀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碍,要么极度自卑,要么极度自大。

那么,孩子的“攀比式消费”到底是从哪来的呢?这其实跟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着孩子

孩子萌生出攀比心理大部分是由于以下三个心理因素导致的:

1.模仿行为

模仿行为出现在幼年阶段。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爱模仿,而且他越在意的人,认同感就越高,越要去模仿。

所以,除了同伴之外,父母是孩子们最爱模仿的对象。有时,爸爸妈妈正在闲聊,并没有对着孩子说话,而孩子却在旁边无意中听见了,他会模仿和内化你传达出来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有的人喜欢聊家常,不经意间羡慕起别人的生活,或者互相谈论起品牌,谈论价格,这些话题都会引起孩子的好奇:“爸爸妈妈聊起这样的话题都眉飞色舞的,我也想听一听他们都对什么感兴趣。”

我们不希望孩子盲目跟风、追求物质,那么我们自己也要放弃攀比消费的想法,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样不仅能给孩子带来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当孩子发现同伴之间有攀比消费的现象时,我们还能以身作则,很有底气地纠正孩子的想法。

2.不自信地伪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爱面子”,一旦觉得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就想要急着弥补,或者用别的方式“扳回一城”,“买东西”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手段。

直白地说,这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种表现,越是不自信,越需要用其他外部条件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显得很强大。这种急切的想法,很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无法回头。

小林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花了大价钱把他送进当地的贵族学校上高中。妈妈总会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为了让你上学,咱们家倾尽全力,你去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妈妈节衣缩食也要供你上学。”

看着周围同学们吃穿用度都很“高级”,自己却捉襟见肘,因此他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内心特别自卑,生怕被别人瞧不起。

偶然一次与同学发生矛盾,对方还因为他寒酸而嘲笑他。他实在气不过,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他发现班级里总有马马虎虎的同学,身上的钱到处乱放,小林就趁大家不在的时候,翻同学的桌子,总能摸出几百元钱。慢慢也开始给自己买“名牌”,追求“新款”。

好景不长,终于有一天东窗事发,同学向老师告发他经常偷别人钱的事情,这回连学也上不下去,妈妈也陷入绝望,为送孩子来这个学校后悔不已。

3.精神慰藉

很多孩子攀比消费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我们都知道,孩子在成长阶段很需要爱和关注,但是有些父母可能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内心需求,孩子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他们就会转头去追求物质,以弥补内心的空虚。

几年前,央视推出了一个公益广告《提款机爸爸》:妈妈带着女儿彤彤去取钱,像往常一样跟她说:“爸爸给我们钱,可以去买东西了”。

从抱在怀里到自己会走路,妈妈每次取钱都会带着彤彤,而彤彤对爸爸的记忆就只有这台提款机。于是她经常幻想,提款机爸爸会突然活过来,陪着自己荡秋千、骑自行车、写作业、一起睡觉……。

然而随着过年的鞭炮声,彤彤醒来发现原来这都是梦,爸爸今年又忙地回不来了……然而真正让人心疼的不是彤彤的伤心和落寞,而是她那句懂事的“爸爸,新年快乐”。

这个广告让我印象很深,孩子的世界没有精神的陪伴,只剩下金钱,那么她只能去追求物质来获得家人的关注。很多家长觉得我辛辛苦苦挣了血汗钱,都给了你,就算是尽义务了。

那么,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攀比消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孩子关注自身的需求,丰富精神世界

我们不希望孩子关注点都在外部的物质世界,就需要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心灵。下面三个方法能帮助我们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来,放到自己的身上。

1.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有通过努力成功的经验

之前我们说到“自卑”的问题,避免自卑的好方法就是,给孩子“成功感”。让孩子觉得,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是追随别人的脚步,那么他就会在有外来诱惑的时候转而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所以我们要避免做“专制型父母”,在孩子自己的生活问题上,多问问孩子的意见,让他有自己掌控的感觉,这样才能避免跟风攀比。

2.给孩子“理财”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金钱来之不易,攀比消费是一种过度的浪费,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告诉孩子“金钱的价值。”尝试给孩子一些“生活费”,在可控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体验支配金钱的感觉。

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会理解周围生活中的商品都是什么价格,需要买什么不需要买什么。当想买贵重一点的物品时,需要节省一点,有计划地花钱。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观摩父母的工作状态,甚至可以尝试着让他体验一下挣钱的感觉,让孩子了解金钱来之不易,孩子就会慢慢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3.足够的爱和陪伴

避免孩子形成攀比消费的心理,我们还需要告诉孩子,他的价值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那么家长首先就不能总是用金钱来应付孩子,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拿出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

有人会说,我现在没命地挣钱,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将来啊,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正如颜如晶在《奇葩说》中说的那样:“孩子的人生是一部电视剧,从一集到二十集你不看,你问我,现在演到哪里了?我怎么告诉你?谁能告诉你?”

连续剧不看,我们可以补,但我们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你不看,就永远看不了了。

有一本书叫做《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作者提出了“黄金时间”的概念。

当我们拿出半小时,放下手机、放下工作、专注地陪伴孩子,看看他在做什么、他在聊什么,他是怎么玩的、专注地跟他互动,“黄金时间”就形成了。

如果你在出差,工作的间隙,拿出手机给孩子打上10分钟的电话,问问他的生活,表达对他的思念,即使不在身边,也能创造出“黄金时间”。

当你在专注地陪伴孩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当你给他回应的时候,他就得到了心灵的滋养。在你一次次的回应中,孩子就明白了,爱比金钱更重要。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在喧嚣的物质生活中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坚定地走下去。

-END-

策划:M T

作者:娜娜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