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兵家圣典《孙子兵法》,由孙武始作于春秋时期,著成以来一直繁荣流传了数千年。在《孙子兵法》的用间篇中有云:“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在《三十六计》中也有相同的一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它们讲的都是反间计,此计谋诞生以来,在史书中,如《史记》、《战国策》中多次被古人实践,对军事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史记》记载,反间计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中多次被使用,许多名将与谋士都因反间而死。到了战国后期礼崩乐坏,反间计更是大行其道。那么反间计到底应该如何实施?这个“阴谋诡计”,坏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与道德观念,它的价值又在于何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间计逐渐盛行的背景与原因

战国时期的战争比起春秋,在作战方式与作战规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时长与耗费的国力,更不是春秋时期能比。《齐策》有云:“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费也”。揭露出战争带来的种种危害,长时间的征战,即使获得了胜利,自己一方也会付出惨重代价。而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夺取胜利,历来就被兵家反复钻研。所以孙武就曾表示,用计比之用战,是效率最高代价最小的取胜之道。春秋时期众诸侯争霸,打仗攻伐都会注重兵法书籍的论著,其中最盛行的《孙子兵法》中,专门讨论了战争中,如何运用细作的的问题。孙武反复强调反间的重要作用,到了混乱的战国时期,又涌现出了许多兵法著作,战国时期的军事理论发展十分繁荣,这为反间计的“流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环境。

战国时期混乱动荡,礼崩乐坏人心思变,传统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日益降低。当时各知识分子广泛著书立说,百家争鸣也是此时兴起。儒家以道德观念为中心,已经无法维持国家的秩序,也难以实现国家的大统一。战国纵横家则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有两大“法宝”,即游说与用计,尤其喜欢用间取胜。诸如秦国就非常重视连横合纵,与“卧底战”计策,以此来瓦解六国。此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在战国同样适用,战国受接连不断的战争影响,百姓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人们日益渴望安定的环境,而无暇顾及道德观念。所以即使使用反间计的“小人”军事计谋,也变得无关紧要了,这就是反间计在战国盛行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间计的内容与类型

孙武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惑之,反为我所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反为我所用也”。孙武在这里指出,实施反间计主要分为以下情况,第一是用重金收买敌人的细作为我所用,第二是故意捏造敌方将领的谣言,达到让敌方内部互相猜疑分化的目的,第三是发现敌人细作之时,我方故意散播假消息,诱使敌人上当。反间计是春秋战国时期谋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将帅谋士精心策划,巧妙实施反间计,有效地配合了军事斗争,达到掌握战争主动,克敌制胜的最终目的。兵法家提出此反间理论,而各国的将帅谋士,则完美掌握并使用了这条“杀伤力”极大的计谋。

中反间计郁郁而终的魏公子

魏公子曾经带领五国联军大队,击败了秦国大将蒙骛,并且势如破竹,一路追击秦军的残兵败将到函谷关下,吓得秦军不敢再出关挑战东方五国,此战也成就了魏公子的赫赫威名。秦王对魏公子恨得“牙痒痒”,一心想除掉这个坏自己大事的心腹之患,随之决定派人带着重金,到魏国施行反间计以谋害魏公子。《史记》记载:“秦王乃行金万斤于魏......令毁公子于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秦国细作在编造魏公子的谣言之时,又多次实行反间计,利用在秦国的魏国细作,假装不知情向魏公子询问是否已经自立为王,并且还对之热情祝贺。时间一长魏王自然对谣言信以为真,派人接替了魏公子的兵权,而魏公子自知以后不会有好下场,索性称病不再上朝,整日饮酒作乐搞垮了自己的身体,四年后就因中了反间计而郁郁而终了。

一代名将廉颇因反间计失去报国机会

在长平之战中,廉颇带领赵军筑堡垒防御,面对秦军拒不出战,秦军一时间无法突破赵军防御线,不得以寸进。双方如此僵持了整整三年,秦军粮草早已经无法及时供应,眼看就要不战而败,这时秦国宰相范睢认为,廉颇是造成此僵局的关键人物,应该从他身上入手解决问题。于是秦国派出细作,携带重金前往赵国施行反间计。《史记》记载:“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其间。秦间曰:‘独畏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赵王本来就对廉颇屡不应战不满,加上秦国宣布廉颇要投降的谣言,结果让赵括代替了廉颇攻秦。廉颇被罢免后,权势尽失门客散去,而赵国也因此被秦国击败,四十万的降卒尽被秦军坑杀。

第二年秦军围困邯郸未果,又欲再次攻伐赵国,当时的齐王与赵王正好朝拜秦王,在咸阳把酒言欢。秦王想要找理由攻击赵国,派王敖带重金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让其建议赵王驻守魏国邺城。如此一来,秦国便有了攻打赵国的理由,赵国群臣建议召回廉颇抗秦,但郭开怕廉颇坏了秦王的事,不愿意廉颇回到赵国。就蛊惑赵王先派人去试探廉颇是否值得信任,郭开趁机趁机收买试探廉颇的使臣,让其回来报告赵王廉颇已经无法胜任要职,就此廉颇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失去了为赵国带兵抗秦的机会。廉颇临死之前说:“我思用赵人”,能看出他仍然心系赵国,对赵国忠心耿耿,但赵王听信了谗言不再重用他。身在楚国的一代名将廉颇,最终被秦国的反间计,扼杀了炽热的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因反间计身死的李牧与乐毅

除了上述二将,赵国大将李牧也是因为中反间计而死。《史记》记载郭开为秦反间之后,又散布谣言说李牧欲作反。糊涂的赵王再次让人取代了李牧的兵权,李牧对此拒不受命,最终被赵王杀死。古代功臣并不都是能得善终,他们为国禅精竭力,征战四方最后却死于自家君王的刀下,李牧正是这种悲情人物的代表。其实也并不是糊涂的赵王,容易中反间计,燕惠王也高不到哪里去。他早与名将乐毅有隙,在燕昭王死后,齐国田单利用他们的矛盾,派出细作到赵国反间。细作四处宣扬:“乐毅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意思是说乐毅故意拖延战机,以待时称王,齐国最怕的就是燕国另派大将。燕惠王听信了谣言,立即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不敢回国害怕燕惠王加害自身,就投奔到了赵国,最后死在了赵国。无论是忠心还是才干,乐毅都称得上是一代名将,最终毁于反间计下,令人不胜唏嘘。

反间计的正反评价问题

反间计是个歹毒的害人计策,它有很多缺点在内,但对历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一反间计一旦实施成功,往往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秦国在消灭赵国与齐国、楚国之时,都用上了反间计,让秦国的战事获得大转机,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统一的步伐,避免国家陷于长期的战争泥潭之中。第二反间计最初只是一种军事谋略,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反间计还被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职场与商业的竞争中,就不乏反间计的身影。有的人为了争夺权力晋升职位,故意诋毁那些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竞争对手,还有的人故意制造竞争对手工作上的失误,以便使其失去晋升机会。另外还有人为了夺权谋利,用反间计去套取竞争者的商业机密。这些社会中的反间计,无疑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违反职业道德与商业道德。甚至严重的还触及了法律,破坏了社会中的友善与和谐气氛。

第三反间计揭露了人类的多疑心理,从而衍生出信任危机。《三略》中曾说君不疑臣,臣必不负君王。但纵观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后来的君王并没有引以为鉴,《史记》中记载的反间计,多到让人毛骨悚然。并不只是君王多疑臣子,于国有功的重臣因反间而死,帝国也因此败亡,更是反间计让人认识到了人性的弱点,毕竟反间计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人心的考量与揣摩。其实反间计也不是什么复杂高难度的计谋,很容易被人识破,而战国的许多君王一个赛一个“入坑”。他们之所以中计,一是因为心中多疑摇摆不定,二是对属下没有足够的信任,用人不专,三是因为目光过于短浅,气量不够大。此外乐毅、李牧、魏公子与廉颇等人,有的功劳甚至盖过了君主,有的桀骜不驯难以驾驭,君臣之间已经存在,可下手反间的条件。

尾声

《黄石公三略》有云:“非阴谋无以成功”,所谓兵不厌诈,能成功使用反间计也是自己的能力。而例如讲究仁义的宋襄公,在宋楚泓之战中,等到楚军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被楚君杀得大败。如果一味地在战争中求取仁义,这是一种毫无谋略的低能表现,更是对国家与百姓的不负责任。动荡的战国时期,各方谋士充分发挥才智,使用过许多诡谲的计谋,以谋略少胜多弱胜强,不断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反间计能轻易扭转战局,也能引导错误的社会道德观,非常值得后人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史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