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汉语,有时别人一个小问题都会把自己弄懵了。特别是我们习焉不察的常用说法,有的是表达习惯,有的却隐藏着某种规律,但是我们一下子可能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说我们常用的“差点儿”或“差一点儿”,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先看两组句子:
A组:
昨天干了一天的活儿,差点儿把我累死。
昨天干了一天的活儿,差点儿没把我累死。
B组:
我弟弟差点儿考上清华大学。
我弟弟差点儿没考上清华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心的师友会发现,这组说法相似,都是用“差点儿”和“差点儿没”来表述。但是,两组句子的表达意思却出现了变化。A组的“差点儿把我累死”和“差点儿没把我累死”,结果当然都是没死!B组虽然与A组用词相同,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出现了分歧,“差点儿考上清华大学”意思是没考上,“差点儿没考上清华大学”意思是考上了。所以,两组的表达效果是这样的:
A组:
差点儿把我累死——没死
差点儿没把我累死——没死
B组:
差点儿考上清华大学——没考上
差点儿没考上清华大学——考上了

那么,问题来了同是用“差点儿”和“差点儿没”,为什么会出现表达上的差异呢?其实这和我们的心理期望有关,我们不期望发生的事情,用“差点儿”和“差点儿没”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我们期望发生的事情,用“差点儿”和“差点儿没”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差点儿被车撞上/我差点儿没被车撞上,意思都是没被撞,因为这是我们不期望发生的事情。
我差点儿得一等奖/我差点儿没得一等奖, 前者就是真的“差点儿”,意思是没有得到一等奖,后者是得到了一等奖,因为得一等奖是我们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