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虽然历来备受推崇,但真实历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反而《三国演义》中的配角吴国有真实历史上的“江表十二虎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表十二虎臣

当然,所谓的江表十二虎臣也是好事者根据陈寿撰写的《三国志 吴书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中提及的“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徐盛、潘璋、丁奉这十二人一起被称为江表十二虎臣。

鲜为人知的潘璋,实际上是孙权最早提拔的心腹

潘璋

提起潘璋就不得不提马忠,不得不提起其人生巅峰的一战,临沮斩关羽。可以说成也关羽,败也关羽,潘璋马忠历史有名是因为抓住武圣关羽的幸运玩家。《三国演义》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义绝被名不经传的潘璋马忠擒获,自然潘璋自然被黑的体无完肤,诱杀黄忠的“罪名”也被按到潘璋名下,其后更是被关羽显圣吓到,被关定杀死。

说起马忠实际上,只是潘璋部下的军司马,除了在俘获关羽上历史有名,其人物经历并不显于史册。但潘璋则不同,潘璋可不是历史上的简单角色,而是孙权最早的心腹爱将,能力和地位都是吴国显赫的一位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俘获关羽

父亲的早死,让孙策和孙权都早早的成熟起来,年仅十五岁的孙权就被任命为阳羡县长,而潘璋在这一时期就开始跟随孙权了,可以说是最早的“从龙功臣”。

孙策遇刺身亡之后,孙权十八岁接手江东基业,潘璋被任命为吴郡刺奸。可以说孙权在接手孙策基业的时候,将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交给了潘璋,刺奸顾名思义最早是由王莽设立,延续到东汉、魏、晋时代,权限和指责一直有所改变,但都有探查刺客、奸细、督查官员、盗匪的作用。

潘璋担任吴郡刺奸,显然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而潘璋做的非常好,一时之间吴郡盗贼绝迹。孙策之死实际上和吴郡世家是脱不开关系的,潘璋担任刺奸,不仅是要抓奸细和刺客,更是要监视吴郡世家中的不法分子。因此可见潘璋的能力和地位并不是一般将领可以担任的。

潘璋也因此成为捕盗专业户,西安县毗邻刘表的地盘,时常有盗贼、间谍作乱,潘璋因为在吴郡的表现抢眼,被任命为西安县长,盗贼再度绝迹。邻县建昌却开始盗贼猖獗,潘璋转任建昌,加威猛校尉,一月之间,将盗贼平定收编,得到八百人回到建业。

豪奢贪财,禁令肃然,好立功业

潘璋马忠

潘璋和东吴的其他将领是非常不同,因为江东世家的缘故,东吴多的是彬彬有礼的儒将,即使是淮泗集团的周瑜、鲁肃等人也是一派儒将范。吕蒙虽然前期也是猛打猛冲型的,后来被孙权劝学之后,也成长为今非昔比的智谋型将领。

潘璋是比较另类的,可以说是和甘宁类似的人物,甘宁早期当过锦帆贼,是当时最为有名的江盗,潘璋虽然并没有当大盗的经历,但其为人却性情豪奢。

《三国志》:性博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辄言后豪富相还。

早年潘璋出身家贫,却喜好饮酒,时常赊账,债主上门就豪言说“日后富贵了,自然会还”,少年时代的贫穷,让富贵后的潘璋非常贪财。到了晚年更是变本加厉,但是孙权因为其功绩而并不过问,孙权虽然晚年薄凉,因为二宫之争,杀死了不少臣子,但早年对对吕蒙、凌统、蒋钦、周泰、鲁肃、潘璋这些自己的亲信和心腹还是非常好的,陆逊如果不是身份和地位和孙权有厉害关系,甚至还和孙策有仇,想必下场也不会如此。当然晚年孙权的确薄凉不提。

《三国志》:征伐止顿,便立军巿,他军所无,皆仰取足。然性奢泰,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

如果仅仅是缉拿盗贼的功绩,自然入不得孙权的眼,潘璋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军功的。吴国是私人募兵性质的,潘璋贪财实际上也是有养兵这方面的原因,潘璋的兵员不多,但是几千人却能当万人来使,是东吴少有的精锐。所以在擒拿关羽的时候,是潘璋的部下马忠成功,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说擒拿关羽也是运气的话,夷陵之战又是潘璋部下斩了刘备的先锋冯习,显然潘璋的军队质量是非常高的。

《三国志》: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

甘宁死后,其部下也给了潘璋,吴国后期的元老丁奉也是先后跟随甘宁、陆逊、潘璋的,可见潘璋部下人员构成是比较复杂的,早期长期担任刺奸(军统、保密局)的经历,让潘璋的部下多是盗贼、间谍出身,潘璋能将这些骄兵悍将收拾的令行禁止,敢为人先,自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于禁因为斩杀作乱的青州兵,收拾溃兵,而成为曹操的爱将,而潘璋也有类似的经历

于禁

合肥之战,是孙权,也是江东最大的梦魔,孙权因此得到一个孙十万的绰号。可以说孙权虽然倾巢而出,名将云集,但很多将领都拉胯了,而潘璋没有,虽然没有凌统和甘宁表现亮眼,但却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三国志》: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权甚壮之。

张辽率领八百人突袭东吴军阵,陈武战死,宋谦、徐盛都被击溃败走。潘璋在其身后,亲自驰马斩杀宋谦和徐盛的逃兵两人,溃兵这才返还和张辽交战,孙权因此非常赞赏潘璋。

潘璋不仅作战勇猛,而且粗中有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然

曹丕发现孙权并非真心臣服,也一直推脱送质子之后,大举伐吴,潘璋在这一战大放异彩。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人将南郡的朱然围困,诸葛瑾、潘璋等人奉命营救。

诸葛瑾等人数次进攻,未能有取胜,潘璋认为:“魏国军队真正势头上,而江水又浅,决战的时机还没有达到。”就率领军队去上游五十里处建水城,又砍伐芦苇做火筏,想顺风放火,烧毁魏国的浮桥。

夏侯尚等人久攻朱然不下,江水刚长,就引军退还,潘璋之策未能成行。实际上夏侯尚等人有意继续进攻,是曹丕谋士董昭等人进言,江水将暴涨,浮桥太过冒险,曹丕这才命令魏军撤退,这才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

差点晚节不保,后继无人

孙权

晚年潘璋不仅更加贪财,在用兵上也有所退步,差点兵败身死。黄初六年,孙权率众攻石阳,回归的时候,让潘璋断后。夜晚出现错乱,被魏军追击,幸亏有孙权的老同学朱然搭救,这才幸免于难。

早年潘璋在作战间隙的时候,在军中设立市场,士兵们都在他这里采买走私物品。晚年更加贪财,杀死富裕的将士,夺取财富,很多次都不遵守法令,监察的官员上告给孙权,孙权因为爱惜其功绩而不加过问。

但潘璋死后,其子因为行为不端,被流放到会稽,其部下交给了吕岱。其妻居住在建业,孙权赐于田地房屋和免除赋役的佃户五十家。

总体来说潘璋是一位东吴悍将,和孙权的君臣际遇也有始有终,当得起陈寿评价的“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