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中很多字都充满了古人的造字智慧,正所谓"一字一世界"。甲骨文金文的"墉"字就包含了古人对古代建筑的浓缩和描绘,甚至有人说该字概括出了中国古代最富有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也有几分道理。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墉"字的字形、字义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墉"字最初为象形,但是对该字学者们的说法值得商榷

"墉"字为形声字,从土,庸声,但是该字甲骨文金文已经存在,为象形字。"墉"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骨文金文“墉”

及至小篆"墉"字变为形声字,从土从庸。

篆书“墉”

有学者认为,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看"墉"字形似古代穴居之所。《甲骨文字典》对"墉"的解释如下:

像古代穴居有台阶旁出,台阶上并有覆盖之形。口为穴居之室,其旁之形为台阶。古代营穴居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穴旁有台阶以供出入,为免雨水下注,其上必有覆盖。

《字源》也认为,从"墉"字形体可见,中间方形为穴居之室,而形体上下部分形似台阶、垣墙且上被覆盖。这一说法也值得怀疑,中间部分其实并非穴居之室,上下部分有台阶之形但无垣墙之象。《说文解字》把"墉"字之篆文释为城郭之"郭",又以为是"垣墉"之"墉"的古文,其实郭、墉二字初为一字分化。许氏认为"墉"同"郭",所释也不是"墉"之本义,而是后来"墉"之意义的引申。

古文字垣、墉、城、郭、堵等其义均源于墙壁,古人傍河而居,在黄河下游的广大平原营穴而居。先民或许为了避免洪水来袭便筑垣墉防备,但是墙各有别,有矮墙亦有土墩形建筑。《北史·勿吉传》有记载:

其地卑湿,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此说从先民穴居生活的源头释"墉"字,这种方法值得称道,但是"墉"字的形体已经告诉我们当时的建筑形式已经不是穴居了,而是发展成了更高级的建筑形式。"墉"字同高、京、亯等字形一样展示出这些建筑的形式为在地面上筑台,台上再建造房屋的建筑形式。"高""亯"字形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骨文“高”

甲骨文“亯”

“高”“亯”其下皆为高台之形,“亯”为高台上有建筑,为祭祀之所。二字高台为侧视之形,"墉"字中心高大的夯土部件则是俯视所见。

甲骨文金文"墉"字大多学者释本义为"城",也是值得商榷的

"郭""墉"二字本于一字,后来用为城郭之意,这已经被许多学者接受。初始字形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参1):

“墉”(郭)字形发展分类

从甲乙丙字形三个阶段的发展可见,甲类字为最古之形体,保留了殷商时期的整体构成,整个像台榭结构的夯土核心。最初字形放大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早的甲骨文“墉”字

从此字形看,甲骨字形正像四面有屋檐的方形夯土墩台,后来至金文有刻写为实心方块图形的“墉”字,更能说明中心并不是空间,而是一种土墩实体物。

但是很多学者对"墉""郭"甲骨文金文的解释,却以"城"义作解,认为甲字形的中心表示内城,而方块形轮廓和四周之亭当是城墙。认为乙丙类的形体则相对简略,不再具有完整的四亭,而是以两重亭相对表示城郭。这种解释从字形上和后来城郭的发展角度来看似乎有几分说服力,因为后来"郭""墉"字确实有"城"义之用例。《释名·释公室》:"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广韵》释"郭":"内城外廓。外城称郭,"高鸿缙《毛公鼎集释》曰:"古墉字,城垣也,象形。""墉"又指城,《诗·大雅·皇矣》:"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毛传:"墉,城也。"

但是,"墉"作城义讲是比较晚的,大概到先秦时期仍不释为"城"。后来不少学者把"墉"之初始义释为城,认定该字为城的形象,中心方形为城垣,两面或四面为城门楼,这显然是后来建筑发展成熟而有整座城布局之后的事情了。其意义的阐释多受“墉”字后来常用为“城”义之影响,而且字形也从甲类逐渐过渡到乙丙类,更似有两座相向城楼的城池了。

其实,考察古文献我们便可知"墉"之本义与宫室、殿堂里的墙有关。《诗经》中"墉"字多次出现:

以伐崇墉…崇墉言言……崇墉仡仡。(《诗·大雅·皇矣》)
其崇如墉。(《诗·周颂·良耜》)
实墉实壑。(《诗·荡之什·韩奕》)

从以上文献可知,"墉"最早其实不是什么城,而是高大的夯土部件。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夯土的部件到底是什么呢?有学者就从记录商周古制的典籍中找到了答案,《礼记》中就有两处关于"墉"的记载:

君南乡于北墉下。(《礼记·郊特牲》)
君升自阼阶,西乡,祝负墉,南面,主人中庭。(《礼记·士丧礼》)

很显然,此两处的"墉"专指的是堂中北墙,而其他几个方向的墙仍称之为"墙"。如此我们也可以大致确定"墉"之本义当为殿堂北面之墙。

西周之时布政的主体殿堂多为高台建筑,这种建筑以土结构为核心,然后围绕中央的夯土部件(夯土墩台)四面筑防雨庇檐建造而成(参2)。而最重要的明堂为朝南光线充足的厅堂,从明堂的内部看,北墙与东西墙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其实北墙并非一般的墙而是刚才我们所说的夯土部件的壁。因此,北墙便有了独特的名称"墉"。

说到这里,我们基本明确了"墉"指的是商周时期的夯土部件,最初四面有屋檐的甲骨文形体就是对这个夯土墩台的写照。后来,"墉"也指称带状的墙或城墙了,而后意义进一步扩大指称城。

可是,这种以墩台为基础在周围及台上建宫室的高台式的建筑形式并没有延续太久,原因就是结构面积太大,建造起来非常费力,后来就被较为易造省力的建筑形式所取代(参2)。"墉"字因此也便失去了其原始之义,而后的学者们也以释"墉"为城者居多,皆因不明"墉"之字形描画的是依靠土台而四面建屋。

中国文字博物馆似甲骨文的"墉"字,体现了当时建筑的典型形象

殷商时代已经建造了这种似“墉”字形的高台建筑,且四周设有屋檐,中央是一个较大的夯土墩台。坐落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也采取了古今结合的设计方式,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

整座建筑取像于象形文字的"墉"字,主体采用殷商时期的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特征。喻维国等编著的《建筑史话》中,谈到商周的建筑形制时,提到了"四阿重屋",阐释比较清楚,内容如下:

“四阿重屋”是四坡顶、两重檐——在四坡屋盖的檐下再设一周保护夯土台基的防雨披檐。其重叠巍峨的造型,产生一种崇高庄重的效果……从建筑形体上看,似乎是两重屋盖,因而把它叫做“重屋”。

中国文字博物馆正是"墉"字初形的真实再现,四面被房屋所环绕,重屋的特点非常突出,为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最富有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对此类型的建筑也有论述:"中国古代颁布政令,及祭祀、宣教的礼制建筑。传为黄帝所创。夏称世室,商称重屋,周改为现称(明堂)。……设于镐京近郊,列为五宫之一。空间布局平面呈方形,中为夯土台,称墉。依台四面建屋,屋顶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