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

自工业革命使全球步入工业时代后,人们的价值观正在一步步沦陷扭曲,看看如今的热点吧,一个公众人物只要足够有钱也足够好看,那么他做什么都能够被原谅,都有人追捧;但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去敬佩、去发自内心喜爱的人,却在大众目光中消失了。

今天要讲的这位老人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去致意崇高敬意的人,一位可爱又可敬的人,他名为卢文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文焕默默生活在小山村,像个普通老人家一样过着农家日子,生活虽然清贫却整天乐呵呵很是满足。直到他正好在90岁去世那年,子女们从他的物件中找到了张''破纸'',这才揭晓其真实身份。

卢文焕是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人,出生在1931年。当时正值国内军阀混战,百姓日子越发艰难,饿死、病死、因战乱而死,人命在此时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卢文焕的父母就在此时离世。

卢文焕虽然年纪小,但也明白了失去父母的含义,为了活下去他擦掉眼泪,暂缓心中悲痛,进了当地一户地主家当长工。当长工的日子虽然很累,但总算保住了一条命,他方才有机会在日后加入解放军。

好不容易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内战又随之而来,1949是不平静的一年,国军溃败已成定局,他们连像样的反扑都不敢,集中精兵一路向南逃窜;但逃跑需要时间,需要有人拖住解放军,因此那些各地的土匪就成了他们的''挡箭牌'',李子奎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子奎出生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15岁就开始当土匪,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他的行为引起了当地红军跟干部的不满,为了保证百姓的利益,遏制李子奎的恶黑势力势在必行。但讽刺的是,为了跟红军作对,国军直接对其任命,纵容他进一步犯下各种恶行。

1949年,华夏各地已经陆续解放,那些未来得及逃走的散落在各地的零星国军势力不过是负隅顽抗。在灵宝、阌乡两县解放后,李子奎知道自己再无希望,曾经犯下的种种罪行不可能逃得过组织的制裁,干脆放弃乡镇直接带领残部逃进深山中,继续为非作歹。

李子奎顶峰时一共有12股势力,高达7000多人,全部听从他指挥号令,尽管后来陆陆续续打散了很多,但剩余人数依旧不少。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这一心腹大患,浩浩荡荡的剿匪行动开始了。

三次剿匪行动大胜彻底剿灭了两县的土匪势力,但李子奎这个匪首却像条滑不溜秋的泥鳅,每次都能躲过去。1949年12月,根据线索显示,逃跑的匪首李子奎正躲在今函谷关镇马家寨村地主建治安家窑洞中。

虽然确定了李子奎的位置,但碍于他手中的枪支,精锐战士们并不敢轻举妄动,卢文焕却管不了这么多。在窑洞外他瞥见了一个黑影一晃而过,想都不想立刻追赶上去,在李子奎手握枪支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将其抓获。

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对卢文焕的嘉奖自然不会少,他获得了开国上将陈再道曾亲手签发的奖状,被授予人民解放军特等功臣的荣耀。这样的事迹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足够其吹嘘的,但卢文焕不一样,他觉得自己就是做了一件每位军人应当做的普通事,不值得将其当成功勋拿出来夸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卢文焕复员,他没有选择那些安排好的工作,而是回到家乡继续务农。对他来说曾经的自己只能给别人当长工,吃不饱穿不暖,但现在自己有地耕种有房居住,已经很满足了,以至于随着时间流逝,后来的村民包括他的孩子们,都不知道他曾经立下过怎样的功勋。

直到2011年卢文焕正好90岁,身体骨已经不太好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在收拾物件时无意间发现一张''破纸'',打开一看发现竟是当初的那张奖状,这才揭晓自己父亲真实的身份。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眼中有金钱、有美色、有无数的诗与远方,却没有地里的庄稼、消失的动植物、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却无私奉献的人。或许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